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康王(赵构)至相,飞因刘浩见,补承信郎。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从浩解东京围,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乃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迁秉义郎,隶留守宗泽。战开德、曹州皆有功,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
康王即位,飞上书数千言,欲复中原。书闻,以越职夺官归。诣河北招讨使张所,所待以国士,借补修武郎,充中军统领。命从王彦渡河,至新乡,金兵盛,彦不敢进。飞独引所部鏖战,夺其纛而舞,诸军争奋,遂拔新乡。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一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飞自知与彦有隙,复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
泽卒,杜充代之,飞居故职。杜充将还建康,飞曰:“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充不听,遂与俱归。时充守建康,金人与贼李合寇乌江,充闭门不出。飞泣谏请视师,充竟不出。金人遂由马家渡渡江,充遣飞等迎战,王燮先遁,诸将皆溃,独飞力战。
会充已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兀术趋杭州,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俘判军首领四十余。驻军钟村,军无见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金所籍兵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飞移屯鄂,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封武昌县开国子。
飞数见帝,论恢复之略。飞方图大举,会秦桧主和。时和议既决,桧患飞异己,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之。桧遣使捕飞父子。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
初,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初,桧恶岳州同飞姓,改为纯州,至是仍旧。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赐钱百万,求其后悉官之。建庙于鄂,号忠烈。淳熙六年,谥武穆。嘉定四年,追封鄂王。五子:云、雷、霖、震、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徇:“殉”,为某种目的而死
B.古良将不能过   过:超过
C.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   梗:阻挠
D,岁暮,狱不成   狱:监狱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最能表现岳飞“智勇双全”的一组是    (    )
①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 ②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 ③飞上书数千言,欲复中原  ④飞独引所部鏖战,夺其纛而舞 ⑤中原地尺寸不可弃 ⑥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
A.①②⑥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岳飞家世代为农,父亲岳和心地善良,经常节衣缩食来救济贫困饥饿的人。岳飞出生的时候,黄河内黄处决堤溃坝,洪水虽将岳飞连同他的母亲冲走,但未淹死,人们也惊异于此。
B.岳飞年少时很是愿意学习兵法,而且还用心向周同学习射箭的本领。师父周同去世后,岳飞每个月都要祭拜师父两次,岳和认为儿子很是仁义。
C.岳飞在侯兆川与金兵作战的时候,率先垂范,冲锋陷阵,身受多处创伤,打败金兵。可是河北招讨使张所不给军粮,岳飞被迫又投奔了宗泽将军。
D.秦桧十分厌恶岳飞,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害,而且把与岳飞姓氏有相同之处的岳州改为纯州,可见一斑。最终朝廷为岳飞洗去冤屈,并封岳飞为“忠烈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5分)
译文:                                                                 
(2)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5分)
译文:                                                                  
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1)岳飞出生的时候,有一只像天鹅一样的大鸟,在屋顶飞过并鸣叫,因此就起名为岳飞(因此就用这个作为他的名字)。(“若鹄”、省略的介词“于”、“因”各1分,句意2分)  (2)(岳飞)率领三百名铁骑前往李固渡试探敌兵实力,打败了敌兵。(“以”、“三百”定语后置、“尝敌”各1分,句意2分)
解析

小题1:D 狱:案件
小题1:C ②间接表现;③报国之愿;⑥管理军队严格,不是很明显的“智勇”
小题1:B  A不是出生时,而是未满一个月。C不是张所不给军粮,而是王彦;D封为“忠烈王”错,建造的是“忠列祠”
小题1: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天的河南汤阴,是嵇康的儿子嵇绍被***死的地方)人。岳飞家世代务农,父亲岳和,(经常)节衣缩食来救济贫困饥饿的人。岳飞出生的时候,有一只像天鹅一样的大鸟,在屋顶飞过并鸣叫,因此就起名为岳飞(因此就用这个作为他的名宇)。还没满月,黄河在内黄这个地方决口,岳飞的母亲姚抱着岳飞坐在大瓮中,被大水冲到河岸边得以幸免,大家对此感觉很神奇。
岳飞小的时候就很有气节,沉默忠厚很少言语,家里虽穷但学习勤奋,很喜欢读《左氏春秋》和孙膑吴起的兵法。岳飞天生就有惊人的力量,还不到二十岁,就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八石的弩。跟(名师)周同学习射箭,学到了所有本领,能左右开弓射击。周同死后,岳飞每到月初、月中都在师傅坟前摆上贡品祭拜。岳飞的父亲认为他很仁义,说:“如果你能够赶上时代浪潮,应该能够报国死义(为国殉难为义而死)吧。”
当时还是康王的赵构来到相州,岳飞通过刘浩的引荐见到康王,后来岳飞被提升为承信郎。(岳飞)率领三百名铁骑前往李固渡试探敌兵实力,打败了敌兵。又跟随刘浩解除了东京之围,跟敌兵相持在滑县以南,岳飞率领一百名骑兵在黄河上练兵。敌兵突然间袭击而来,岳飞指挥手下说:“敌兵虽然很多,却不知道我们的实际情况,应当在他们还没有稳定下来的时候攻击他们。”于是自己先驰马迎战敌人。敌军有位勇猛之将舞着大刀迎上前来,岳飞***掉了他,敌兵大败。后来升迁为秉义郎,归属宗泽将军。在开德和曹州战役中都立下战功,宗泽很惊讶,赞扬岳飞说:“你的智勇才略,古代优秀将领相比也不一定能超过你,但是你喜欢和敌人***,这不是万全之策。”并因此把作战列阵的图本授予岳飞。
赵构继位之后,岳飞上书请战,想要收复中原。奏书传了上去,岳飞却因为这次上书超越了职权而被剥夺了官职,岳飞去拜见河北招讨使张所,张所以国士的待遇来对待岳飞,让岳飞担任修武郎,充中军统领。岳飞被命令跟随王彦的部队渡过黄河,到了新乡,金兵部队众多,王彦不敢前进。岳飞独自率领部下和敌军激战,夺得了敌军的大旗,其他部队因此士气大涨,于是攻下了新乡。第二天,在侯兆川作战,岳飞全身带伤十几处,部下都死战不退,又一次击败了敌人,当天晚上在石门山下驻扎,有人说金兵会再回来,部队中都很惊慌,只有岳飞坚持躺着不动,金兵最终也没有来。这时候军粮耗尽,岳飞到王彦的部队讫求粮草,王彦不给。岳飞知道自己已经和王彦有了矛盾,只好再次投奔宗泽,做了留守司统制。
宗泽死后,杜充代替了宗泽的官位,岳飞还是担任旧职位。杜充要回到建康,岳飞说:“中原一尺一寸的土地都不能放弃,如果现在抬脚走了,这个地方就不再是我大宋国所有的了,他日想再得到这些地方,非得以几十万士兵(来换)不可。”杜充没有听从岳飞的建议,于是(岳飞)跟着他一起回到健康。当杜充守卫健康时,金国军队与贼人李成一起侵犯乌江,杜充紧闭城门不出兵(救援)。岳飞哭着进谏请求视察军队,杜充最终也不出兵(救授)。岳飞哭着进谏请求视察军队,杜充最终也没有出兵,金国军队于是从马家渡渡过长江,这时杜充派遣岳飞等人迎敌作战,王爕先逃跑了,其他将领都打了败仗,惟独岳飞奋力作战。
后来当杜充已经投降金国,手下的将领大多进行抢掠,惟独岳飞的军队丝毫不取。金兀术奔袭杭州,岳飞抗击金兵到广德境内,打了六次仗都获胜了,擒获金国将领王权;还俘虏了叛军四十余位首领。驻军在钟村的时候,军中看不到粮食了,将士们忍受饥饿,不敢惊扰百姓。金国征集来的士兵互相告诉说:“这是岳爷爷的军队。”都争相前来投降归附。后来岳飞转而屯兵鄂州,皇帝授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各州制置使,又封为武昌县国子。
岳飞多次拜见皇帝,论说恢复中原的办法。岳飞刚要谋划大规模发兵,正赶上秦桧主张求和。当时求和的决议已经很坚决了,秦桧担心岳飞不同意自己的求和主张,也认为岳飞不死,最终会阻挠求和决议,自己一定遭到祸害,所以极力谋划***掉岳飞。秦桧派人抓捕岳飞父子。到了年底,案件也没有立成,秦桧手写了小纸条交给牢狱,马上报告说岳飞已死,死时三十九岁。
当初,案件将要上报,韩世忠感到不平,到秦桧那里责事实,秦桧说:“岳飞的儿子岳云与张宪的书信虽然没有明,这案件的主要事情不须具备。”韩世忠说:“‘莫须有’三个字,怎么能够让天下信服?”金国各首领听说岳飞已,斟酒互相庆贺。
起初,秦桧不满岳州跟岳飞的姓一样,改成纯州,到现仍是这样。(后来)宋孝宗下诏恢复岳飞的官职,用相应礼制更换下葬之地,赏赐岳家百万贯钱,寻找岳飞的后全都安排官职。在鄂州为岳飞建立祠庙,称为“忠烈祠”。淳熙六年,封岳飞号为“武穆”。嘉定四年,追封为鄂王。岳飞的五个儿于名为:云、雷、霖、震、霆。
举一反三
翻译下列句子。(7分)
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3分)
                                                                             
②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2分)
                                                                              
③夫秦王有虎狼之心,***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李迪字复古,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奇: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起: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诛: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弛:延缓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斜体字意思都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①李迪字复古,先赵郡人②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B.①发兵捕,久不得②辍耕陇上
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济②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D.①臣不知皇太后盛德,至于此②无论魏晋,不知有汉
小题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2分)
①迪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B.②③④C.②③⑥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认为太子也有过错,于是废掉了太子,***掉了周怀政。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①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3分)
                                                                                  
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 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①,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②,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③,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后④,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则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                   
所评《离***》、《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遂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斫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而说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馀,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然画龙点睛,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节选自清代廖燕《金圣叹先生传》)
注①   内外诸典: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佛经以外的典籍为外典。 ②缁白:指僧俗,僧衣缁,故称僧为缁徒。四众:四部众的省称。佛教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为四部众。这里泛指听众。③权子母:以资本经营或借贷生息。④鼎革:指改朝换代的重大改革,这里指入清以后。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先生辄起而排之排:分开
B.不意于无意中得之意:料到
C.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迥:远
D.顾不伟耶顾:难道
小题2: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金圣叹先生“倜傥高奇”的一组是
①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②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③甫越月,已挥霍殆尽               ④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
⑤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      ⑥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叙述赏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金圣叹先生博览群书,学问渊博,讲学时旁征博引,极其透彻,让听众叹服。
B.金圣叹一个月花光了好朋友王斫山给他去放贷营生的千两银子,王斫山也只是一笑了之。
C.明朝灭亡后,金圣叹将自己的字改为“圣叹”,自我期许为孔子弟子曾点一类的人物。
D.本文作者既批判了金圣叹的不识时务,又高度评价了他的伟大成就,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伤。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5分)
(2)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散,闻追豫州,轻骑一百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选自《赤壁之战》)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遂与鲁肃俱诣孙权诣:到……去
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国:中原地区,当时曹操占领的地方。
C.必蹶上将军蹶:跌倒
D.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机:关键
小题2:选出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
A.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D.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一段写因形势危急,诸葛亮到东吴劝说孙权联刘抗曹,分析曹、刘情况,坚定孙权抗曹的意志。
B.诸葛亮善于外交辞令,不卑不亢,他直言曹军的强大,也不讳言刘备打了败仗,他采用激将法劝告孙权
C.孙权心怀疑虑,诸葛亮说曹操已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刘备以逸待劳,必将击溃曹军,打消了孙权的顾虑。
D.孙权听了诸葛亮的一番劝说,又加上他也不甘心降曹,于是与臣下谋划抗曹事宜。
小题4:用“/”给下列文段断句。(2分)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小题5:把下列出自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⑴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王莽时为郡吏,政教①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平朝出求食,逢饿贼,将亨②之。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属③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众皆大惊,相谓曰:“常闻烈士④,今乃见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于是得全。
建武初,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攻败郡守孙萌。平时复为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为,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遂解去。萌伤甚气绝,有顷苏,渴求饮,平倾其创血以饮之。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后举孝廉,拜济阴郡丞,太守刘育甚重之。会平遭父丧去官。服阕⑤,拜全椒长。政有恩惠,百姓怀感。刺史,太守行部,狱无系囚,人自以得所。不知所问,唯班诏书而去。后以病免。
显宗初,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荐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至皆拜议郎,并数引见。平再迁侍中。在位八年,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后汉书•刘平传》)
【注】①政教:政令规章等。②享:通“烹”,煮。③属:刚才。④烈士:此指忠勇正直,坚忍不屈的人。⑤服阕:指服丧完毕,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汉代任官者遭父母亡必须离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属与贼期 期:期限
B.贼乃敛兵止敛:搜刮
C.冒白刃伏萌身上冒:冒险
D.狱无系囚系:关押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仲为贼所***困顿不知所为
B.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C.常闻烈士,今乃见之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
D.所至皆理不知所问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具体表明刘平“重诚信”“尽忠义”的一组是 (   )
A.平抱仲女而弃其子。平扶待其母,奔走逃难
B.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C.常闻烈士,乃今见之。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
D.“属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扶清萌丧,至其本县。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从文中可以看出,刘平是封建时代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推至诚,明信义,奉孝养,行德政 。
B.本文主要记载了刘平的三件事情:战乱逃亡,养弟女,弃己子;荒野遇贼,俟母食毕,如约诣贼;太守遭难,舍己为人,送丧到家。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刘平善于治理,政绩突出的一面:他任郡吏,属县有贼,所至皆平;任全椒长,以德役民,政治清明,百姓感恩,皇帝颁布诏书,他才离职而去。
D.全文从德、信、能、绩等不同的方面折射出了刘平的一生,特别突出了他居难而操守不改,处变而笃行节义的精神,而这正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
小题5:把文中画先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4分)
                                                                                                                                                 
(2)贼人见其至诚,哀而遣之。(2分)
                                                                              
小题6: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