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玉昔帖木儿,世祖时尝宠以不名,赐号月吕鲁那演,犹华言能官也。弱冠袭爵,统按台部众,器量宏达,莫测其际。世祖闻其贤,驿召赴阙,见其风骨庞厚,解御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玉昔帖木儿,世祖时尝宠以不名,赐号月吕鲁那演,犹华言能官也。弱冠袭爵,统按台部众,器量宏达,莫测其际。世祖闻其贤,驿召赴阙,见其风骨庞厚,解御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玉昔帖木儿,世祖时尝宠以不名,赐号月吕鲁那演,犹华言能官也。弱冠袭爵,统按台部众,器量宏达,莫测其际。世祖闻其贤,驿召赴阙,见其风骨庞厚,解御服银貂赐之。时重太官内膳之选,特命领其事。侍宴内殿,玉昔帖木儿起行酒,诏诸王妃皆为答礼。
至元十二年,拜御史大夫。时江南既定,益封功臣后,遂赐全州清湘县户为分地。其在中台①,务振宏纲,弗亲细故。兴利之臣欲援金旧制,并宪司入漕府;当政者又请以郡府之吏,互照宪司检底。玉昔帖木儿曰:“风宪所以戢奸,若是,有伤监临之职。”其议乃沮。遇事廷辩,吐辞鲠直,世祖每为之霁威。
至元二十四年,宗王乃颜叛东鄙,世祖躬行天讨,命总戎者先之。世祖至半道,玉昔帖木儿已退敌,僵尸覆野,数旬之间,三战三捷,获乃颜以献。诏选乘舆橐驼百蹄劳之。谢曰:“天威所临,犹风偃草,臣何力之有?”世祖还,留玉昔帖木儿剿其余党,乃执其酋金家奴以献,戮其同恶数人于军前。
明年,乃颜之遗孽哈丹秃鲁干复叛,再命出师,两与之遇,皆败之,追及两河,其众大衄,遂遁。时已盛冬,声言俟春方进,乃倍道兼行过黑龙江,捣其巢穴,***戮殆尽。哈丹秃鲁干莫知所终,夷其城,抚其民而还。诏赐内府七宝冠带以旌之。二十九年,知枢密院。特赐步辇入内。位望之崇,廷臣无出其右。
三十年,成宗②以皇孙抚军北边,玉昔帖木儿辅行,请授皇孙以储闱③旧玺,诏从之。
三十一年,世祖崩,皇孙南还。宗室诸王会于上都。定策之际,玉昔帖木儿起谓晋王甘麻剌曰:“宫车晏驾,已逾三月,神器不可久虚, 宗祧不可乏主。畴昔储闱符玺既有所归,王为宗盟之长,奚俟而不言。”甘麻剌遽曰:“皇帝践祚,愿北面事之。”于是宗亲大臣合辞劝进,玉昔帖木儿复坐,曰:“大事已定,吾死且无憾。”皇孙遂即位。进秩太师,赐以尚方玉带宝服,还镇北边。
元贞元年冬,议边事入朝,两宫锡宴,如家人礼。十一月,以疾薨。大德五年,追封广平王,谥曰贞宪。
(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①中台:官署名称,和下文的“宪司”“风宪”同义,都指御史台。②成宗:指铁穆尔,忽必烈的孙子,后继位,为成宗。下文甘麻剌也是忽必烈的孙子。③储闱:本指太子所居之宫,此代指太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务振宏纲,弗亲细故故:掌故
B.其议乃沮沮:停止,终止
C.宗王乃颜叛东鄙鄙:边境
D.二十九年,知枢密院知:掌管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世祖器重玉昔帖木儿的一组是     (   )
①弱冠袭爵,统按台部众 ②诏诸王妃皆为答礼 ③世祖每为之霁威 ④诏选乘舆橐驼百蹄劳之 ⑤特赐步辇入内 ⑥赐以尚方玉带宝服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月吕鲁那演”是“才能突出的官员”的意思,世祖把它赏赐给玉昔帖木儿,足以看出世祖对玉昔帖木儿的宠爱。玉昔帖木儿也不负世祖厚望,屡立战功。
B.玉昔帖木儿为政勤勉,事无巨细,力求躬亲。担任御史大夫的时候,对有些官员提出的把御史台合并到掌管漕运的衙门中去等不合理的要求,他能够据理力争。
C.玉昔帖木儿足智多谋。在讨伐叛乱的哈丹秃鲁干时,故意放出风声说,等明年春天再进兵,实际上却兼程而行,渡过黑龙江,直捣叛军巢穴,平定了叛乱。
D.在铁穆尔继位这件事上,玉昔帖木儿功不可没。他先是请求世祖把太子的印玺授给铁穆尔,之后又在世祖驾崩之后劝说晋王干麻剌拥戴铁穆耳登基。
小题4: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祖闻其贤,驿召赴阙,见其风骨庞厚,解御服银貂赐之。(6分)
(2)天威所临,犹风偃草,臣何力之有?(4分)
答案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1)世祖听说他是有才能的人,派使者把他召到京城,见他身形魁梧,内心淳厚,就脱下身上的银貂赏赐给他。(采分点:“驿”译为“派使者”,“阙”译为“京城”,语义连贯)
(2)陛下天威所到之处,好比风吹草到,我有什么功劳呢?(采分点:“临”译为“到”,“所临”译为“所到之处”,“偃”译为“倒下”,“何功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解析

小题1:(故:事情)
小题1:(①是说玉昔帖木儿承袭爵位,是一种制度,不能表现世祖器重他;③是说世祖被玉昔帖木儿的正直感动;⑥说的是成宗)
小题1:(“事无巨细,力求躬亲”错,原文是说“务振宏纲,弗亲细问”)
小题1:略
参考译文:
玉昔帖木儿,世祖时曾经受到宠爱,世祖不直接叫他的名字,赐号为月吕鲁那演,在汉语中是才能突出的官员的意思。二十岁时承袭爵位,管理按台山这个地方的官吏百姓,心胸宽阔,豁达大度,没有谁能够猜测他的想法。世祖听说他是有才能的人,派使者诏他到京城,见他身形魁梧,内心醇厚,就脱下身上的银貂赏赐给他。当时非常注重掌管皇宫膳食官员的人选,世祖特意命他掌管此事。在宫廷内侍候天子宴饮,玉昔帖木儿站起来给众人敬酒,天子下诏让诸位王妃都回敬他。
至元十二年,玉昔帖木儿被封为御史大夫。当时江南已经平定,增加对功臣后代的赏赐,天子赏赐全州清湘县户作为他的分地。他在御史台的时候,致力于整顿大的方面,不亲自处理琐碎的事情。急功近利的大臣打算援引金朝旧的制度,把御史台合并到掌管漕运的衙门中去。当权的官吏又请求让郡府的官吏和御史台的官员相互制约限制。玉昔帖木儿说:“御史台是用来阻止违法的事情的,如果像这样和地方官员相互制约,那就会损害它监督的职责。”那些大臣的建议才停止。玉昔帖木儿遇事敢在朝廷上展开辩论,说话耿直,不转弯抹角,世祖在盛怒的时候听他讲话,脸色便变得温和了。
至元二十四年,宗王乃颜在东部边陲发动叛乱,世祖亲自前往讨伐,命令领兵元帅先行出发。世祖行至中途,玉昔帖木儿已击退敌人,死尸多得盖满了原野,几十天之内,三战三胜,捉住乃颜献给世祖。世祖下诏选天子用的二十五头骆驼慰劳他。玉昔帖木儿叩谢说:“陛下天所到之处,好比风吹草到,我有什么功劳呢?”世祖还朝,留下玉昔帖木儿剿灭乃颜的余党,玉昔帖木儿捉到了叛军首领金家奴献给天子,把其他几个作恶多端的同党***死在军前。
第二年,乃颜留下的党羽哈丹秃鲁干再度叛乱,世祖又一次命玉昔帖木儿出征,两次和哈丹秃鲁干相遇,都把他打败,追到两河地区,叛军大败,便逃走了。当时已是严冬,玉昔帖木儿放出风声说,等明年春天再进兵,实际上却兼程而行,度过黑龙江,捣毁叛军的巢穴,贼寇差不多都被***死。哈丹秃鲁干下落不明,拆毁他们的城池,安抚城中百姓之后还朝。天子下诏赏赐内府所藏的七宝冠带以表扬他。至元二十九年,掌管枢密院。天子又特意赏赐他可以坐车进入宫廷。地位和威望之高,朝廷大臣中没有人能超过他。
至元三十年,成宗以皇孙的身份到北方巡视、统率军队,玉昔帖木儿也跟随前去辅佐他,请求授给皇孙东宫太子的印鉴,世祖答应了。
至元三十一年,世祖崩逝,皇孙从北方边陲南下回朝。宗室诸王在上都集会。在确定谁继位时,玉昔帖木儿站起来对晋王干麻剌说:“先帝崩逝已超过三个月了,帝位不应长久的空着,祖宗之庙不可缺少一代庙主。以前太子的印鉴已给了皇孙,大王你是掌管宗室盟约的人,为什么还在等待而不说话?”干麻剌马上说:“皇帝只要登上大位,我愿面朝背面侍奉他。”于是宗室亲王、大臣等异口同声劝皇孙即位,玉昔帖木儿又坐下说:“国家大事已经决定,我即使死去也没有遗憾了。”皇孙铁穆尔便登上帝位。玉昔帖木儿被封为太师,赏赐他尚方玉带宝服,命他仍旧返回北部边疆防守。
元贞元年冬天,玉昔帖木儿因商议边疆大事入朝,皇太后和皇帝设宴招待他,像对待自家人一样。这年十一月,玉昔帖木儿因病去世。大德五年,追封为广平王,谥号为贞宪。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复征,再迁渔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之。让诉冤于帝,诏膺入殿,御亲临轩,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膺对曰:“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帝无复言,顾谓让曰:“此汝弟之罪,司隶何愆?”乃遣出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弛,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及遭党事,当考实膺等。案经三府,太尉陈蕃却之。帝愈怒,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膺等颇引宦官子弟,宦官多惧,请帝以天时宜赦。于是大赦天下。膺免归乡里,居阳城山中,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
(节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
小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1)鲜卑数犯塞( ▲ )
(2)率将吏卒破柱取朔( ▲ )
(3)事不辞难,罪不逃刑( ▲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是(2分)
A.为司徒胡广所辟
复征,再迁渔阳太守
B.每破走之,虏甚惮慑
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C.付洛阳狱
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
D.再迁青州刺史
考死,妻子徙边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2分)
A.以母老乞不之官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乃使其从者衣褐
C.让诉冤于帝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七日而诛少正卯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李膺作战勇敢。敌寇侵犯边塞时,他常常冒着被流箭和飞石击中的危险,临阵御敌,击退来兵,贼兵非常害怕。
B.李膺执法如山。在张朔***人一案中,他把个人的生死得失置之度外。宦官们对他十分畏惧,连休假日也不敢出宫。
C.李膺敢于担当。张俭事发后,乡人劝说他逃走以避祸,他却认为这样做有违人臣之节,因而主动前往牢狱。
D.李膺颇有声望。樊陵请求当他弟子;荀爽登门拜见,为他驾车;景顾身为门徒,在李膺死后主动上表辞官归隐。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3分)
(2)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4分)
(3)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今人谓贱丈夫曰“汉子”,盖始于五胡乱华时。北齐魏恺自散骑常侍迁青州长史,固辞之。宣帝大怒,曰:“何物汉子,与官不受!”此其证也。承平日,有宗室名宗汉,自恶人犯其名,谓“汉子”曰“兵士”,举宫皆然。其妻供罗汉其子授汉书宫中人曰今日夫人召僧供十八大阿罗兵士大保请官教点兵士书都下哄然传以为笑
——陆游《老学庵笔记》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袁随园君墓志铭
(清)姚鼐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余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①。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陵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不为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己祔②。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君殁,遂为之铭曰:“粤③有耆庞,才博以丰。出不可穷,匪雕而工。文士是宗,名越海邦。蔼如其冲,其产越中,载官倚江,以老以终。两世阡同,铭是幽宫。”                              
(选自《四部丛刊》本《惜抱轩文集》)
【注】:①报罢:未考中;②祔(fù):祔葬,合葬;③粤:助词,用于句首。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觉得……与众不同
B.著才矣,而仕卒不进显露
C.其考自远来县治治理
D.从君游最久交往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部能够表现袁枚文学才能出众的一项是                   (   )
①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
②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③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
④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
⑤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
⑥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
A.①③④⑥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尹文端任总督时,最了解袁枚的才能。袁枚也尽自己的能力办事,没有什么避忌,因此办事没有不成功的。
B.袁枚的古文、骈文,都能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通晓古人的作文之法。至于写作诗歌,更能充分发挥他的才气。
C.文章注意前后照应,比如第四段“在江宁尝朝治事……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写他在江宁为官的情况,这和第一段的”调江宁知县”相呼应。
D.袁枚刚入仕途的时候,曾任溧水县令。上级考官从远方来到溧水,怀疑袁枚年轻,缺乏吏治的能力,曾隐瞒自己的姓名到民间察访。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愍王时,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及燕使乐毅伐破齐,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之。淖齿既***愍王于莒,因坚守,距燕军,数年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日:乎神来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当有神人为我师。”有一卒曰:“臣可以为师乎?”因反走。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卒曰“臣欺君,诚无能也。”田单曰:“子勿言也!”因师之。
每出约束,必称神师。乃宣言曰:“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怒,坚守,唯恐见得。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
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乃迎襄王于莒,入临淄而听政。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
 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选自《史记·田单列传》,略有改动)
(注:淖齿,楚国派将军淖齿救齐,他却乘机***掉愍王,与燕人分占齐国领土和珍宝)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兵熟悉,精通
B.以即墨燕通“拒”,抵抗
C.坚守,唯恐见得看出来
D.而城中鼓噪之跟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田单,齐诸田疏属也②适莽苍,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①唯田单宗人铁笼故得脱②谨拜表
C.①当有神人我师②奚以之为九万里而南
D.①吾唯惧燕军之劓得齐卒②盖余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小题3:下列语段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B.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C.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D.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3分)
(2)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3分)
(3)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9分)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扈跸①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
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诏行之。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
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②,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注】①扈跸:护从皇帝出行。跸:指帝王出行的车驾。②土木:土木堡,地名,明英宗在此被瓦剌军俘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责以督率修缮责:责备
B.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按:巡查
C.诸权贵人不能无望望:怨恨
D.擅举人自代擅:擅自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手书谦名授吏部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请以每岁三月比去,以手阖门
C.而谦每议事京师夜缒而出
D.一动则大事去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小题3: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A.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B.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C.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D.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4分)
(2)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4分)
(3)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