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冯唐者,其大父赵人。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之,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国门)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彊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甚众。夫士卒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馀,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高#考#资# (选自《史记冯唐列传》,有改动) 小题1: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大父在赵时,善李牧善:善于 | B.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制:裁决 | C.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飨:犒劳 | D.求贤良,举冯唐举:举荐 |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编四组,全都能证明文帝“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的一组是 ①上怒,起入禁中②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③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④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⑤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⑥复以为云中守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帝经常想起李齐,那是因为他在代郡的时候,曾多次听尚食监高祛说过李齐的才能。 | B.文帝发怒是因为冯唐在众人面前说他即使有李牧这样的贤才也不会任用,使他难堪。 | C.云中太守魏尚因为擅自把军市上的税金全部用来犒赏士兵而受到法办,爵位被削。 | D.冯唐在仕途上一直很坎坷,景帝让他做楚相,不久又免了他的职,武帝求贤时,他已老了。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5分) ②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5分) |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4:(1)孔觊每次喝醉总是整天不醒,对待身边的同事,常有些欺凌轻慢。 (2)江东的事情没有不是我本人策划的,把罪过推给别人以求活命,只有像您这样的人才会去做。 |
解析
小题1:“疑”为迟疑、犹豫之意。 小题2:②⑥都不是直接表现孔觊“不嗜财物,能明辨是非”。 小题3:(A项,司徒左长史一职应在另外两官职之后。B项,“要求皇帝等他酒醒才可召见”错,而是皇帝先派人看他酒醒了才召见。C项,一把火烧尽的不是资助他的财物。) 小题4:略 参考译文: 孔觊,字思远,会稽山阴人。少年时代就正直有气节,把明辨是非作为自己的责任。他性情急躁,酗酒任性,每次喝醉总是整天不醒,对同僚多有欺凌轻慢,尤其不愿曲意侍奉权要得宠的人物,那些人无不对他又怕又恨。他不置办产业,家里经常很贫困,财务无论多少,都不曾在意。他做二府长史,典签谘事时,(手下人都很畏惧他)他不叫上前他们不敢上前,他不让离开他们不敢离开。虽然喝酒的日子居多,但他却清楚地了解政事,酒醒的时候判决,不曾有过阻滞。众人都说:“孔公一月二十九天醉,胜过世人二十九天醒。”世祖每次想引见他,总是先派人看他酒醒了没有。 他性格真诚朴素,不喜文饰,遇到宝玩,使用绝不迟疑,而其他东西即使粗破,也终不改换。孔觊的弟弟孔道存、堂弟孔徽,经营了很多家产,两个弟弟请假向东回家乡,孔觊前往江中的小沙洲上去迎接他们,(见他们随身携带)十多艘的货物,都是绵绢纸席之类。孔觊见了假装喜欢,对他们说:“我近来很贫困,很需要这些东西。”于是就吩咐把它们放在岸边,随后神情严厉地对他们说:“你们总也算是个读书人吧,为什么到了回家去做商人的地步呢?”命令手下人放火焚烧货物,直到烧尽才离去。 孔觊后来做了司徒左长史,孔道存接替孔觊任后军长史、江夏内史。当时东部大旱,京城米贵,一斗将近一百钱。孔道存担心孔觊生活非常困难,就派下属官员运了五百斛米送给他。孔觊叫来那个官员对他说:“我在那里(江夏)三年,离职的时候,连路上的口粮也没有备好。我二弟到那里不久,怎么就能得到这么多的米呢?你可以载上米再回到那里去。”那官员说:“自古以来没有载米逆水而上的,京城米贵,请求你就在这里卖掉吧。”孔觊不答应,官员只好把米再运回去。 太宗即位,当时上游反叛。皇上派遣都水使者孔璪到东部去慰劳。孔璪到了以后,劝告孔觊说:“废帝奢侈浪费,仓库的储蓄已经耗尽,京城财物空虚,用品已经用完,现在南北并起,远近叛离,如果率领五郡的精锐,在三吴招兵买马,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孔觊认为他说得对。于是就发兵起事,传送讨伐的檄文。太宗派遣建威将军沈怀明向东讨伐。孔觊在会稽听说西军越来越近,将士有很多逃亡,孔觊不能再加以控制。上虞令王晏起兵攻郡城,孔觊因为东西同时逼迫,很忧虑,不知道该怎么办。一个随从用一条小船载着他,逃窜到嵴山村。村里的人把他捆起来送给王晏,王晏对他说:“这事是孔璪***,不关你的事,你可以写一封自首书,我会替你向上申报的。”孔觊说:“江东的事情没有不是我本人策划的,把罪过推给别人以求活命,只有像您这样的人才会去做。”王晏于是在东门外将他斩首。临死的时候他要喝酒,说:“这是我平生的爱好。”死时五十一岁。 |
举一反三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①。” 子夏曰:“贤②贤易③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④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①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②贤:尊重③易:轻视④致: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1)孔子认为教育重在培养人的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1分) (2)子夏的观点是怎样的?他的话跟孔子的话有怎样的关系?(3分) |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8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鳄鱼文 韩愈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鱼鳄鱼食,而告之曰:昔先王既有天下,烈山泽,罔绳擉(chuò)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yǎn),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hàn)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麞(zhāng),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抗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xǐn)伈睍(xiàn)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乃止。其无悔!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昔先王既有天下,烈山泽烈:放火烧 | B.以种其子孙种:繁殖 | C.伈伈睍睍,为民吏羞羞:进献 | D.以与鳄鱼从事从事:较量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 B.其率丑类南徙于海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C.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 D.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 小题3: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以韩愈任潮州刺史派官员给鳄鱼送吃的,并警告鳄鱼起笔,表明了韩愈是一个守土有责,面对百姓利害不能坐视的朝廷命官。 | B.第二段中转入现实,先指出大唐的强大与统一,臣民的效忠与尽力,然后表达了自己不愿与种种丑类并处一地的愿望,口气婉转,但棒喝之意明显。 | C.文中例举了鳄鱼吞食民畜等罪状,这是为了说明刺史为什么不能与“丑类“相处的理由,接着又表明不要以刺史的驽弱为可欺,忠告善道,晓以利害。 | D.本文采用了先礼后兵、教而后诛的形式,说理上很有特色,叙述为主,间杂议论,婉转跌宕,层层深入,理直气壮,在“讽喻“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 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 小题5:将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2)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 |
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及三段课外材料,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韩非子说:“舆人欲人富贵,棺人欲人死丧。人不贵则舆不用,人不死则棺不买。非有仁贼,利在其中。”(《韩非子·备内》) 王良爱马,越王勾践爱人,为战与驰。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韩非子·备内》) 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孔子和韩非子的价值观。(3分) (2)、你赞成谁的价值观?为什么?(3分) |
阅读下面诗歌,完下列各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终老不复取:通“娶”,娶妻 | B.何意致不厚:宽厚 | C.何乃太区区:见识短浅 | D.会不相从许:副词,有称代作用,代“你”。 |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 B.还必相迎取/会不相从许 | C.府吏得闻之/便可速遣之 | D.吾今且报府/洵美且异 | 小题3:下列关于文段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段选自汉乐府诗代表作《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它与南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B选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采用民歌中常用的起兴手法,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奠定全诗悲剧基调,同时,在结构上又引起下文的故事。 C、第二段写兰芝诉苦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反映她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有利于激起读者对其的同情。 D、从选文看,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的根源是焦仲卿对母亲的言听计从。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①女还,顾反为女***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而***之。妻止之曰:“②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③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翻译选段中加横线的句子。(每小题3,共9分) ① ② ③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