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一旦大雪,生为冻馁所驱,冒雪而出,乞食之声甚苦,闻见者莫不凄恻。时雪方甚,人家外户多不发。至安邑东门,循里垣北转第七八,有一门独启左

阅读下列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一旦大雪,生为冻馁所驱,冒雪而出,乞食之声甚苦,闻见者莫不凄恻。时雪方甚,人家外户多不发。至安邑东门,循里垣北转第七八,有一门独启左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列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一旦大雪,生为冻馁所驱,冒雪而出,乞食之声甚苦,闻见者莫不凄恻。时雪方甚,人家外户多不发。至安邑东门,循里垣北转第七八,有一门独启左扉,即娃之第也。生不知之,遂连声疾呼:“饥冻之甚!”音响悽切,所不忍听。娃自阁中闻之,谓侍儿曰:“此必生也,我辨其音矣。”连步而出。见生枯瘠疥疠,殆非人状。娃意感焉,乃谓曰:“岂非某郎也?”生愤懑绝倒,口不能言,颔颐而已。娃前抱其颈,以绣襦拥而归于西厢。失声长恸曰:“令子一朝及此,我之罪也!”绝而复苏。姥大骇,奔至,曰:“何也?”娃曰:“某郎。”姥遽曰:“当逐之,奈何令至此?”娃敛容却睇曰:“不然,此良家子也。当昔驱高车,持金装,至某之室,不逾期而荡尽。且互设诡计,舍而逐之,殆非人。令其失志,不得齿于人伦。父子之道,天性也,使其情绝,***而弃之。又困踬若此。天下之人尽知为某也。生亲戚满朝,一旦当权者熟察其本末,祸将及矣。况欺天负人,鬼神不祐,无自贻其殃也。某为姥子,迨今有二十岁矣。计其资,不啻值千金。今姥年六十余,愿计二十年衣食之用以赎身,当与此子别卜所诣。所诣非遥,晨昏得以温凊,某愿足矣。”姥度其志不可夺,因许之。给姥之余,有百金。北隅四五家税一隙院。乃与生沐浴,易其衣服;为汤粥,通其肠;次以酥乳润其脏;旬余,方荐水陆之馔。头巾履袜,皆取珍异者衣之。未数月,肌肤稍腴。卒岁,平愈如初。异时,娃谓生曰:“体已康矣,志已壮矣。渊思寂虑,默想曩昔之艺业,可温习乎?”生思之,曰:“十得二三耳。”娃命车出游,生骑而从。至旗亭南偏门鬻坟典之肆,令生拣而市之,计费百金,尽载以归。因令生斥弃百虑以志学,俾夜作昼,孜孜砣讫。娃常偶坐,宵分乃寐。伺其疲倦,即谕之缀诗赋。二岁而业大就,海内文籍,莫不该览。生谓娃曰:“可策名试艺矣。”娃曰:“未也。且令精熟,以俟百战。”更一年,日:“可行矣。”于是遂一上登甲科,声振礼闱。虽前辈见其文,罔不敛衽敬羡,愿友之而不可得。娃曰:“未也。今秀士苟获擢一科第,则自谓可以取中朝之显职,擅天下之美名。子行秽迹鄙,不侔于他士。当砻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连衡多士,争霸群英。”生由是益自勤苦,声价弥甚。其年,遇大比,诏征四方之隽,生应直言极谏科,策名第一,授成都府参军。三事以降,皆其友也。将之官,娃谓生曰:“今之复子本躯,某不相负也。愿以残年,归养老姥。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中外婚媾,无自黩也。勉思自爱,某从此去矣。”生泣曰:“子若弃我,当自刭以就死!”娃固辞不从,生勤请弥恳。娃曰:“送子涉江,至于剑门,当令我回。"生许诺。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况欺天负人,鬼神不祐负,辜负。
B.当与此子别卜所诣诣,前往,到。
C.令生拣而市之市,买
D.愿友之而不可得友,朋友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娃敛容却睇整顿衣裳起敛容
B.使其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当自刭以就死若无罪而就死地
D.皆取珍异者衣之五十者可以衣帛食肉矣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李娃颇具心计的一组是
①娃前抱其颈,以乡襦拥而归于西厢
②且令精熟,以俟百战
③愿计二十年衣食之用以赎身
④至旗亭南偏门鬻坟典之肆,令生拣而市之
⑤二岁而业大就,海内文籍,莫不该览
⑥今之复子本躯,某不相负也
A.①②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③④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亲戚满朝,一旦当权者熟察其本末,祸将及矣。
(2)因令生斥弃百虑以志学,俾夜作昼,孜孜矻矻。
答案

小题:D 
小题:B
小题:C 
小题:(1) 荥阳生的亲属遍布朝廷,一旦那些掌权的人知道了他的高姿态详细情况,灾祸将要到了。
(2)于是让荥阳生抛弃各种杂念,专心致志地学习,让他把黑夜当作白天,勤奋刻苦地学习。
解析

小题:点拨:友,结友,名词作动词。
小题:点拨:前一个绝是断绝,作谓语;后一个绝是隔绝,作定语。
小题: ⑤并非写李娃⑥写李娃的情义
小题:见译文
译文:
有一天下了大雪,公子被寒泠和饥饿逼迫,冒雪出去,乞讨的声音非常凄惨,凡听到的人无不凄伧痛心的。当时雪下得正大,人家的大门大都不开。公子到了安邑里东门,沿着里墙向北走,过了七八家,有一户大门恰好开着左半边,这就是李娃的住宅。公子不知道,便连声疾呼:「饿煞啦!冻煞啦!」声音凄切,令人不忍心听。
  李娃在房中听到,对婢女说:「这一定是公子。我听出他的声音了。说完赶快跑了出来。只见公子骨瘦如柴,满身疥疮,已经不像人样了。李娃心里很激动,就对他说:「您难道不是郑郎吗?」公子气愤得昏了过去,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点点头罢了。李娃上前抱住他的颈脖,用绣花短袄裹,扶着他回到西厢房,失声恸哭道:「使你今天落到这个地步,是我的罪过啊!」她哭昏过去,良久方又醒过来。老太婆大惊,奔跑过来,说:「怎么啦!」李娃说:「这是公子。」
  老太婆忙说:「应当赶走他。怎么让他到这里来!」李娃严肃地回头瞟了她一眼说:「不该这样。他是好人家的子弟。想当匆他驾着华丽的大车,带着装满财宝的行李,来到我的屋里,不到一年钱就花光了。我们合起来设下诡计,抛弃并赶走了他,简直不像是人做的事。让他丧失志向,被亲戚朋友看不起。父子之道,是天性,使他父亲恩情断绝,打死他后又抛弃了他。公子如今沦落到这个地步,世上的人都知道是为了我。公子的亲戚满朝廷都是,有朝一日当权的亲戚查清原由,灾祸就会降到我们头上了。何况欺天负人,鬼神也不保佑,不要自找祸殃吧。我做您女儿,至今有十年了。算起你为我花的钱来,已不止千金。现在您六十多了,我愿用您后一十年吃穿的费用来赎身,我要和他另找住处。那住的地方不会远,早晚能够来问安侍候您,您如答应,我的心愿也就满足了。」
  老太婆料想她的志向已经不可改变,只得答应了。李娃给了老太婆赎金之后,还剩下百金。她就在北边角隔四、五家处租了一个空院子。她于是替公子洗了澡,做了衣服。做了汤粥,润通他的肠道;再用酥奶润润他的内脏。十多天后,才开始给公子吃些山珍海味。头巾鞋袜,都取贵重的给他穿戴,没过几个月,公子肌肤丰满了些,过了一年,康复得像当年一样了。又过了些时候,李娃对公子说:「你的身体已经康复了,志气已经旺盛了。你应该深思静虑,默想从前的学业,可以重新复习吗?」公子想了想,说:(只记得十分之一了。」李娃叫驾车出门,公子骑马跟在后面。到旗亭南偏门卖书的店铺书,她让公子选择好一些书买下,算起来共享了百金,然后他们把书全都装上车运了回来。李娃叫公子抛弃杂念一心学习,不分黑夜白天,孜孜不倦。李娃经常赔伴公子坐在一旁,直到深夜才睡。
  每看到他疲倦了,就劝他练习诗文来调剂。过了两年,学业大有成就,天下的典籍,没有一种没读过。公子对李娃说:(可以报名应考了。」李娃说:「不行。还应让学业更加精通熟悉,以应付各种考试。」又过了一年,李娃说:「可以应考了。」公子就一举考上了甲科。名声传遍了礼部。即使是老前辈看到他的文章,也无不肃然起敬,都想把女儿嫁给他但又不能如愿以偿。李娃说:「你现在还不行。现在的秀才,假如得了一次科名,就自以为可以得到朝廷的要职,美名扬天下。你以前行为不端、品德又卑下,不同于其它文人。应当磨炼锋利的武器,以此求得再战再胜,才能结交众多文人,在名士中称雄。」公子从此越发勤奋刻苦,声望越来越高。那一年,正赶上科举考试的大比之年,诏令四方的才子应考,公子报考直言极谏科,名列第一,授予成部府参军的职位。三公以下的官员,都做了他的朋友。公子将要去上任,李娃对他说:「如今恢复了你本来的面目,我不再有负你了。我愿以我的余年,回去赡养老妈妈。你应当和高门大族的小姐结婚,让她主持家政。
  在你们的姻族中或姻族外结亲,都不要糟塌自己。努力自珍自爱。我从此就离开了。」公子哭道:「你如果抛下我,我就自刎而死。」李娃坚决推辞不从,公子苦苦请求,而且越来越恳切。李娃说:「我送你渡过江,到达剑门后,就让我回来。」公予只好答应。
举一反三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未几,婢子具饭,雏尾盈握。媪劝餐已,婢来敛具。媪曰:“唤宁姑来。”婢应去。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媪又唤曰:“婴宁,汝姨兄在此。”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媪嗔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是何景象?”女忍笑立,生揖之。媪曰:“此郎,汝姨子。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生问:“妹子年几何矣?”媪未能解。生又言之。女复笑,不可仰视。媪谓生曰:“我言少教诲,此可见矣,年已十六,呆痴裁如婴儿。”生曰:“小生一岁。”曰:“阿甥已十七矣,得非庚午属马者耶?”生首应之。又问:“甥妇阿谁?”答云:“无之。”曰:“如甥才貌,何十七岁犹未聘?婴宁亦无姑家,极相匹敌;惜有内亲之嫌。”生无语,目注婴宁,不遑他瞬。婢向女小语云:“目灼灼,贼腔未改!”女又大笑,顾婢曰:“视碧桃开未?”遽起,以袖掩口,细碎连步而出。至门外,笑声始纵。媪亦起,唤婢襥被,为生安置。曰:“阿甥来不易,宜留三五日,迟迟送汝归。如嫌闷,舍后有小园,可供消遣;有书可读。”次日,至舍后,果有园半亩,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穿花小步,闻树头苏苏有声,仰视,则婴宁在上。见生来,狂笑欲堕。生曰:“勿尔,堕矣!”女且下且笑,不能自止。方将及地,失手而堕,笑乃止。生扶之,阴捘其腕。女笑又作,倚树不能行,良久乃罢。生俟其笑歇,乃出袖中花示子。女接之,曰:“枯矣。何留之?”曰:“此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问:“存之何益?”曰:“以示相爱不忘也。自上元相遇,凝思成病,自分化为异物;不图得见颜色,幸垂怜悯。”女曰:“此大细事。至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负送之。”生曰:“妹子痴耶?”女曰:“何便是痴?”生曰:“我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女曰:“葭莩之情,爱何待言。”生曰:“我所谓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女曰:“有以异乎?”曰:“夜共枕席耳。”女俯思良久,曰:“我不惯与生人睡。”语未已,婢潜至,生惶恐遁去。少时,会母所。母问:“何往?”女答以园中共话。媪曰:“饭熟已久,有何长言,周遮乃尔。”女曰:“大哥欲我共寝。”言未已,生大窘,急目瞪之。女微笑而止。幸媪不闻,犹絮絮究诘。生急以他词掩之,因小语责女。女曰:“适此语不应说耶?”生日:“此背人语。”女曰:“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且寝处亦常事,何讳之?”生恨其痴,无术可以悟之。食方竟,家人捉双卫来寻生。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婴宁亦无姑家,极相匹敌 敌,对等,相当.
B.生俟其笑歇,乃出袖中花示之示,显示。
C.女笑又作,倚树不能行作,开始,兴起。
D.不图得见颜色图,料想。
小题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袖掩口
女答以园中共话
B.唤婢襥被,为生安置
自分化为异物
C.则婴宁在上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女且下且笑
且寝处亦常事
小题3:下列六个句子分成四组,全都表明婴宁纯真无邪的一组是(  )
①闻户外隐有笑声  ②适此语不应说耶  ③以袖掩口,细碎连步而出 ④我不惯与生人睡 ⑤大哥欲我共寝  6背他人,岂得背老母
A.①②④B.②③6C.①③⑤D.④⑤6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
(2)女且下且笑,不能自止。方将及地,失手而堕,笑乃止。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题。(9分,每小题3分)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才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仕隋马邑郡丞。会高祖(李渊)击突厥,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指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太宗寻召入幕府。
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蓤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故,此必成擒也。”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纵兵击破之。至江陵,屯营于城下,铣甚惧,始征兵于江南,果不能至。靖又破其将杨君茂、郑文秀。铣遣使请降,靖即入据其城,号令严肃,军无私焉。
或请籍铣将拒战者赀以赏将士,靖曰:“王者之师,义存吊伐,百姓既受驱逼,拒战岂其所愿?宜弘宽大,以慰远近之心。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但恐自此以南城镇各坚守不下,非计之善。”于是遂止。江流之城闻之,莫不争下。以功授上柱国。凡所怀辑九十州,户六十余万,优诏劳勉。太宗嗣位,拜兵部尚书。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遣靖安辑之辑:安抚B.军无私焉私:偏私
C.降而籍之籍:籍没,抄家D.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虞:预料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B


 
A

 
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若备与彼协心

D


 
C

 
可汗仅以身遁                         王者之师,义存吊伐越国以鄙远                           句读之不知
小题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靖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①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②至江陵,屯营于城下 ③宜弘宽大,以慰远近之心 ④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 ⑤潜令间谍离其心腹 ⑥进击定襄,破之
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③⑥
小题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靖从小就有文采和远大志向。他看出李渊有经营天下的志向,就自己锁住城门,上奏请求变革,将到扬州去见炀帝。李渊抓住他,要***他,他豪言壮语解脱了自己。
B.萧铣占据荆州称帝。高祖命李靖平安。李靖在蓤州集结军队,趁秋汛涨水,三峡路险,萧铣放松防备之机,疾雷不及掩耳,打败萧铣。又采用宽大政策,使江汉一带纷纷投降。
C.平安萧铣之后,李靖又渡过南岭,由于他采取了正确的招扶策略,秉承皇帝旨意授予当地大首领适当的官爵,使岭南九十六州,六十余万户人民归入唐朝版图。
D.太宗准备对突厥用兵,任命李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他率领骁骑三千,出敌不意,插到恶阳岭,使敌人十分心慌,最后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受到太宗的称赞。
小题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分)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4分)
(3)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鲁仲连者,齐人也。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游于赵。赵孝成王时,秦王使白起破赵长平之军前后四十余万,秦兵遂东围邯郸。赵王恐,诸侯之救兵莫敢击秦军。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为急围赵者,前与齐湣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今齐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复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因平原君得见新垣衍,曰:“彼秦者,弃礼仪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仲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新垣衍曰:“先生助之将奈何?”鲁仲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新垣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者,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鲁仲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耳。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新垣衍曰:“秦称帝之害何如?”鲁仲连曰:“昔者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居岁余,周烈王崩,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因齐后至,则斮。’齐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也。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
于是新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军,秦军遂引而去。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仲连寿。仲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仲连不肯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好奇伟俶傥之画策画策:绘画的方法。
B.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间入邯郸间:从隐蔽的小路。
C.弃礼仪而上首功之国也上:通“尚”,崇尚。
D.虏使其民虏:像对待奴隶一样。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不忍为之民也B.叱嗟,而母婢也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D.始以先生为庸人
方其破荆州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仲连本是齐国人,游赵国时,遇到魏国想要让赵国尊奉秦昭王称帝,在平原君的请求下,仲连见新垣衍,并说服他不再谈秦王称帝的事。
B.新垣衍认为,秦国这次围城并不是贪图邯郸,是因为以前和齐湣王争强称帝,后又取消了帝号;现在齐国力量衰弱了,秦王想要重新称帝。
C.鲁仲连举了齐威王在周天子活着的时候去朝见,在周天子死后因忍受不了新天子的苛刻要求而破口大骂的历史,意在说明秦王称帝后的害处。
D.鲁仲连拒绝了平原君的千金封赏,他认为高节之人之所以被天下人尊重,是因为他们能替人排除祸患解决纠纷而不收取报酬,否则就成生意人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顾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成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转斗入城,被执,十人皆死。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脱归。导众攻城,克之,授百户。大小数十战,皆有功,进坚城卫指挥佥事。从伐蜀,攻罗江,擒元帅以下二十余人,进降汉州。蜀平,改成都后卫。洪武六年,擒重庆妖贼王元保。
八年调守贵州。时群蛮叛服不常,成连岁出兵,悉平之。已,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为前锋,首克普定,留成列栅以守。蛮数万来攻,成出栅,手***数十百人,贼退走。余贼犹在南城,成斩所俘而纵其一,曰:“吾夜二鼓来***汝。”夜二鼓,吹角鸣砲,贼闻悉走,获器甲无算。进指挥使。诸蛮隶普定者悉平。十七年,平阿黑、螺蛳等十余寨。明年奏罢普定府,析其地为三州、六长官司。进贵州都指挥同知。有告其受赇及僭用玉器等物者,帝以久劳不问。
建文元年,为左军都督,从耿炳文御燕师,战真定,被执。燕王解其缚曰:“此天以尔授我也!”送北平,辅世子居守。南军围城,防御、调度一听于成。燕王即位,论功,封镇远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命仍镇贵州。
成性忠谨,涉猎书史。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再镇贵州,屡平播州、都匀诸叛蛮,威镇南中,土人立生祠祀焉。其被召至京也,命辅太子监国。成顿首言:“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
时群小谋夺嫡太子不自安成入辞文华殿因曰殿下但当竭诚孝敬孳孳恤民万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
十二年五月卒,年八十有五。赠夏国公,谥武毅。
(节自《明史•顾成传》,共676字)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群蛮叛服不常常:长久
B.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脱归仆:倒下
C.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胶:搁浅
D.明年奏罢普定府,析其地为三州罢:废除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被召至京也燕王解其缚曰
B.诸蛮隶普定者悉平仆持刀者,脱归
C.留成列栅以守文其身以自异
D.成负舟而行成斩所俘而纵其一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顾成长相魁梧,力大无穷,擅长骑马使长枪,但却始终不肯带兵。
B.顾成抵御燕师,被俘后投降了燕王,被重用。燕王即位后,封其为镇远侯。
C.顾成被召到京城,皇帝命他辅佐太子监国,顾成却婉言谢绝。
D.在贵州时,有人告发顾成受贿并逾越使用只有皇室才能使用的玉器等物。但皇帝念其劳苦功高,未加追究。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子龙
今上①丁亥、戊子间,江西虔州龙南县王子龙者,以妖贼起,寻为官军所擒磔死。报功将士及虔抚秦中丞舜峰等,俱蒙叙赉,阅三岁矣。
继而广东惠州府有少年亦名王子龙,幼奉寡母居家。一日樵于深山,遇异人谓曰:“吾怜汝孝,且有道骨,授汝一法,立变百物为黄白。然仅许养母,他日度汝登仙籍,慎勿妄用,且滥传一人。苟违吾戒,收入泥犁②矣,,”王拜受。归试之,信然,因日以烧炼为事。事渐传播,有豪有力者胁之不与,以至道流辈百端诱之不从,上官亦有艳之者,但不敢宣。时刘节斋以督府总两广,独心慕之,潜遣材官③说之曰:“吾能一旦富贵汝,亦能奴戮汝,二端惟所自择。”王曰:“吾守仙师戒,戮即戮耳,断不敢轻泄。”再三譬晓不从。督府大怒,示意部吏使人告之,云此即虔州叛贼王子龙,向日膏斧者伪也。遣兵卒捕系之,至则一弱冠牧竖耳。尚冀其可威制,问曰:“且未治汝叛逆大罪,闻汝能为黄金,吾面验始信。”以阶前瓦砾授之,一呵成紫磨④矣。刘益心动,姑系之外舍,传语云:“得方立赦汝,不尔,旦夕诛死矣。”王坚守师约不听。刘愈恚,下之惠州郡守孙区吴,令如律按辟。孙久悉其诬,具回檄,悉言其地里不相蒙,年貌不相对,万万不可行。刘念事状重大,当奏请于朝。时秦中丞已改抚楚雄,亦移檄诘前事甚晰。刘既见人情不协,而业已轻举,悔形于色,密以手书谕太守:“君言亦不谬,今事已尔,姑毙之杖下可也。”孙心知不可,遂谢病,不待报竞归。惠州通判署和平县事蒋杞者,独欣然承其旨,潜缢之狱,因得荐擢去。
夫谓仙者,以点化授人,且许以升举,弟子能誓死守戒,当以神术脱之,奈何任其非命不顾也!此皆不可晓。
(节选自明•沈德符《万虏野获编》)
[注]①上:明神宗朱翊钧。   ②泥犁:梵语,地狱。   ③材官:官名,管理工匠土木之事。④紫磨:上等的黄金。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官亦有艳之者艳:羡慕。
B.潜遣材官说之曰潜:秘密地。
C.亦移檄诘前事甚晰晰:明确。
D.悔形于色形:脸色。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广东惠州王子龙“坚守师约”的一组是
①王拜受   ②有豪有力者胁之不与
③因日以烧炼为事   ④再三譬晓不从
⑤戮即戮耳,断不敢轻泄 ⑥一呵成紫磨矣
A.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⑤⑥D.①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西虔州的王子龙因造反而受磔刑后,有功将士全都受到了按功劳大小给予奖励的赏赐,其中包括后来调任楚雄巡抚的中丞秦舜峰。
B.贪婪和狠毒的刘节斋为了得到能变百物为金银的方法,指使下属派人诬告广东惠州王子龙就是三年前造反的江西虔州龙南县王子龙。
C.秦舜峰来信追问和孙区吴的反对,并没有便刘节斋因深感后悔而痛改前非,反而私下写信给孙区吴的属官蒋杞,指使他***人灭口。
D.虽然《万历野获编》属于私家著的“野史”,但其作者敢于大胆揭露官吏滥***无辜罪恶,大胆表明对“仙者”行为的“皆不可晓”,很耐人导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