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雨 钱滨州一秀才,读书斋中。有款门者,启视,则皤然一翁,形貌甚古。延之入,请问姓氏。翁自言:“养真,姓胡,实乃狐仙。慕君高雅,愿共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雨 钱滨州一秀才,读书斋中。有款门者,启视,则皤然一翁,形貌甚古。延之入,请问姓氏。翁自言:“养真,姓胡,实乃狐仙。慕君高雅,愿共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雨 钱
滨州一秀才,读书斋中。有款门者,启视,则皤然一翁,形貌甚古。延之入,请问姓氏。翁自言:“养真,姓胡,实乃狐仙。慕君高雅,愿共晨夕。”秀才故旷达,亦不为怪。遂与评驳古今。翁殊博洽,镂花雕绩,粲于牙齿;时抽经义,则名理湛深,尤觉非意所及。秀才惊服,留之甚久。一日,密祈翁曰:“君爱我良厚,顾我贫若此,君但一举手,金钱宜可立致。何不小周给?”翁嘿然,似不以为可。少间,笑曰:“此大易事。但须得十数钱作母。”秀才如其请。翁乃与共入密室中,禹步作咒。俄项,钱有数十百万,从梁间锵锵而下,势如骤雨。转瞬没膝;拔足而立.又没踝。广丈之舍,约深三四尺以来。乃顾语秀才:“颇厌君意否?”曰:“足矣。”翁一挥,钱即画然而止,乃相与扃户出。秀才窃喜,自谓暴富。顷之,入室取用,则满室阿堵物,皆为乌有,惟母钱十余枚,寥寥尚在。秀才失望,盛气向翁,颇怼其诳。翁怒曰:“我本与君文字交,不谋与君作贼!便如秀才意,只合寻梁上君交好得,老夫不能承命!”遂拂衣去。
选自《聊斋志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才故旷达故:本来,一向
B.粲于牙齿粲:鲜明,闪烁
C.颇厌君意否厌:足够,满足
D.只合寻梁上君交好得得:能够,可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粲于牙齿得复见将军于此
B.顾我贫若此顾念蓄此劣物终无所用
C.秀才如其请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D.拔足而立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与所给现代语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慕君高雅格调高雅
B.秀才故旷达胸襟旷达
C.皆为乌有子虚乌有
D.盛气向翁盛气凌人
小题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秀才贪图不义之财的一组是
①秀才惊服,留之甚久      ②何不小周给
③颇厌君意否              ④秀才窃喜,自谓暴富
⑤顷之,入室取用          ⑥秀才失望,盛气向翁
A.①③⑤B.②③④
C.①④⑥D.②④⑤
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才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与老翁“评驳古今”,能谈得来,但他贪图不义之财,只想一夜暴富,令人鄙夷。
B.老翁本是“慕君高雅”,才“款门”结识秀才的,没想到秀才竟是一个徒有虚名的伪君子。
C.秀才“祈翁”“周给”他金钱,老翁马上同意,但要秀才给“十数钱作母”,老翁“作咒”后,就有“数十百万”钱而来。
D.老翁先满足了秀才的贪欲,然后又把秀才奚落了一顿,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对秀才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答案

小题:D
小题:C
小题:D
小题:D
小题:C
小题:D
解析

小题:得,有“得到、获得、能够、可以”等意思,但在这里要根据上下文意理解,从“能够、可以”的意项引申为“合适”。
小题:前句是第三人称代词,代“翁”;后句是指示代词。(A在;B但;D连词。)
小题:“盛气向翁”的“盛气”是“怒气”,“盛气凌人”的“盛气”是“傲慢之气势”。
小题:①句是说秀才对老翁既佩服又久留的,不“表现秀才贪图不义之财”,排除A、C,③句是老翁问秀才是否满意,也不是“表现秀才贪图不义之财”的,排除B。
小题:不是马上同意,而是“嘿然,似不以为可”。
附译文:
滨州有一个秀才,坐在书房里读书。忽听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白发白须的老头,外表很有古人的风度。秀才把他请进书房,问明姓氏。老头自己介绍说:“我名养真,姓胡,实际上是个狐仙。因为仰慕您的高洁文雅,所以愿意跟您共度晨夕。”秀才一向心胸开阔,并不把老头看作精怪。便同他一起评今论古。老头的学问十分渊博,他的言词有如雕画出来的华丽的花纹图案,闪烁在齿牙之间,有时提出经书中的一些思想内容,分析得非常精辟而又深刻,秀才尤其感到不是凭自己思考就能认识得到的。既惊诧又叹服,留他谈了很久。一天,秀才很神秘地请求老头说:“您对我的感情,可以说是非常深厚。但我如此贫穷,您只要一举手,金钱就可以马上出现在眼前。为何不稍稍周济我一下呢?”老头沉默不语。好像认为不行。过了一会儿,笑着说:“这是极为容易的事。但是必须有十几个铜钱作母钱。”秀才遵照他的要求,拿出十几个铜钱。老头便同他一起到一间密室里,踏着小步子,念起了咒语。一会儿,钱就有数十万百万那么多,从房梁上叮叮当当地落下来,那势头如下暴雨。转眼之间就没过膝盖;拔出腿站一会儿,又没过脚踝骨。一丈见方的屋地,大约快有三四尺厚的钱了。老头这才看着秀才说:“是否满足你的心意了?”秀才说:“满足了。”老头一挥手,钱哗啦一声就不再往下落了。于是一起关上门锁好出来。秀才暗暗高兴,自以为骤然间变得富有了。过了一会儿,他进入密室取钱用,一打开门,则满屋子的钱都化为乌有,只有十几个铜钱放在地上。秀才大为失望,回来怒气冲冲地对着老头,十分怨恨他的诳骗。老头也生气地说:“我本来是跟您做文字朋友,不是想跟您去做贼!假如按您这位秀才的意图,只能找梁上君子作朋友才合适,老头我实在不能遵照您的吩咐!”于是一甩袖子走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哉,尔所谓达者?
②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2)孔子认为读书人怎样才能通达?(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2)题。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②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2)孔子在本章中阐述了一个什么原则?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老聃死,秦失①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②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之,不蕲③哭而哭者。是遁天倍④情,忘其所受⑤,古者谓之遁天之刑⑥。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⑦。”(《庄子•养生主》)
[注]①秦失:人名,姓秦名失,老聃朋友。②其人:指得道之人。
③蕲:通“祈”。④倍:通“背”。⑤受:禀受。⑥刑:过错,过失。
⑦帝之县解:顺应自然法则的生和死。帝,自然,县,生;解,死。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2)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2、庄子借这个故事表达了怎样的生死观?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翻译下面句子
1、(1)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2、孔子是怎样认识富贵与仁德的关系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翻译下面句子
1、(1)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
(2)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2、为什么说“欲洁其身”的做法是“乱大伦”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