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王镇恶,北海剧人也。祖猛,字景略,苻坚僭号关中,猛为将相,有文武才,北土重之。镇恶以五月五日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共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王镇恶,北海剧人也。祖猛,字景略,苻坚僭号关中,猛为将相,有文武才,北土重之。镇恶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猛见奇之,曰:“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故名之为镇恶。年十三而苻氏败亡,流寓崤、渑之间。尝寄食渑池人李方家,方善遇之。谓方曰:“若遭遇英雄主,要取万户侯,当厚相报。”方答曰:“君丞相孙,人才如此,何患不富贵。至时愿见用为本县令,足矣。”颇读诸子兵书,论军国大事,骑乘非所长,关弓亦甚弱,而意略纵横,果决能断。 高祖将北伐,镇恶领前锋。将发,前将军刘穆之见镇恶于积弩堂,谓之曰:“公愍此遗黎,志荡逋逆。昔晋文王委伐蜀于邓艾,今亦委卿以关中,想勉建大功,勿孤此授。”镇恶曰:“不克咸阳,誓不复济江而还也!”镇恶入贼境,战无不捷。军次洛阳,进次渑池,造故人李方家,升堂见母,厚加酬赉,即版授方为渑池令。镇恶悬军远入,转输不充,与贼相持久,将士乏食,乃亲到弘农督上民租,百姓竞送义粟,军食复振。 镇恶领安西司马、冯翊太守,委以捍御之任。时西虏佛佛强盛,姚兴世侵扰北边,破军***将非一。高祖既至长安,佛佛畏惮不敢动。及大军东还,便寇逼北地。义真遣中兵参军沈田子距之。虏甚盛,田子屯刘回堡,遣使还报镇恶。镇恶对田子使,谓长史王修曰:“公以十岁儿付吾等,当各思竭力,而拥兵不进,寇虏何由得平! ”使还,具说镇恶言,田子素与镇恶不协,至是益激怒。二人常有相图志,彼此每相防疑。镇恶率军出北地,为田子所***,事在《序传》。时年四十六。田子又于镇恶营内,***镇恶兄基、弟鸿、遵、渊及从弟昭、朗、弘,凡七人。是岁,十四年正月十五日也。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加酬赉赏赐 B.公愍此遗黎同“悯”,同情 C.造故人李方家造房子,盖房子 D.不克咸阳攻克,战胜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镇恶以五月五日生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镇恶率军出北地,为田子所***而在己为有悔 C.故名之为镇恶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D.骑乘非所长,关弓亦甚弱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0.下列关于文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指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五日,但后来却做了齐国国相一事。这件事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也有记载。 B.王镇恶生于农历五月五日,古人迷信,认为这天生的孩子难养大成人,但王镇恶的祖父却认为王镇恶能振兴家门。 C.王镇恶不仅“意略纵横,果决能断”,而且有勇有谋,高祖把他比作邓艾,鼓励他建立战功,完成北伐,成就大业。 D.王镇恶对李方的厚报说明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和沈田子二人平时就不和,常图谋对方,最终沈田子还是将王镇恶兄弟七人***害了。 11.(1)君丞相孙,人才如此,何患不富贵。至时愿见用为本县令,足矣。 (2)公以十岁儿付吾等,当各思竭力,而拥兵不进,寇虏何由得平! |
答案
8、C 9、C 10、C 11. (1)您是丞相的孙子,有如此才能,还担心不能富贵发达吗。到时希望我能被任用为本县县令,(这我就)很满足了。 (2)您把一个十岁小孩交给我们,本应当各自尽力(作战),可是(沈田子)掌握着部队却不前进,敌寇怎么能平定得了呢? |
解析
8. C(造:造访,到……家去) 9. C 10.C(前将军刘穆之对王镇恶说的话里有把王镇恶比作邓艾的意思,不是高祖说的) 11、关键词: (1)患“见用”,被动 (2)何由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观鸭说•(明)吴廷翰 ①家僮取鸭卵伏之,得雏鸭数拾枚。始育,则饲之盆中,少与之水,其声呴呴然,其毛羽滈滈然,予甚爱,戏之。 ②不数日,僮以告曰:“雏鸭有毙者矣。”既而听其声,啾啾然哀鸣;视其毛羽,苏苏然以散落,予让僮不善畜也。僮曰:“是非不善畜也,畜不以水也。” ③次日,予适憩亭中,时雨初歇,池水方强,顾而乐之,凭栏而语曰:“曷不以畜鸭雏?”僮趋而去,不移时筐而至,稍出之水涯,皇皇然惊愕不已,其目睢睢然睨,其足逡逡然前而却。竿之,则遂群奔水中,或扬足而驰,或拍翅而飞,不定者良久。既乃狎水,或仰而饮,或俯而啄,三五而阵,各适其所。则又或沉或浮,或没或出,盘旋戏跃于萍藻间。既休而理羽,交口扇翅,或曳而行,或拳而立,或屈而睡,消摇相羊[1],容与如也[2]。既晡,僮将筐而归,则相与复嬉于渚,或逐于堤,或蔽于丛,不可得,遂纵之。 ④明日至,亦如之。其声嗈嗈然以和,其毛羽濯濯然以光泽。其去畜池之前仅三日,充长已倍三之一矣。 ⑤余乃叹曰:大哉造物之育万物乎!大而龙蛇之于渊泽,虎豹之于山林,细而蠛曚[3]鼋龟醯鸡[4]之于瓮、于坎、于蹄涔[5],各遂其性而已。鸭之不育于陆而育于水,亦一理也。夫反其性,造化不能以育物,圣人岂能以育民乎?君子为政,当斯民沦丧之后,烦之以法令,胁之以刑罚,诱之以智巧,荡之以淫华,本性日耗,生理日促,相与骈死而不知。一旦欲其改途易辙,驱之以道德,荡之以礼义,纳之以忠信,囿之以淳朴,靡不相顾骇愕,不信不安。及其久也,教成而化行,行安而俗美,追视昔日之所为与今日之所趋,安危利害相去什佰而千万,则虽械之使为恶,日挞之而欲其蹈刑,亦不可得矣。然则民之初生,鸭之育于盆者也。狃于习而不悟,毙于陆者也。视其毙而不知所以救,僮之让者也。反其自然之性而犹疑,试于水者也。得其所以为性而安且乐,水之狎而不归者也。生养蕃息,既富且昌,水之畜而充长也。 (有删节) 【注】 [1] 消摇:同“逍遥”,安闲自得。相羊:徜徉,漫游之意。屈原《离***》:“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2] 容与:安逸自得的样子。[3] 蠛蠓(mèi měng):也称“蠓”,一种小飞虫。 [4] 醯(xī)鸡:小飞虫。[5] 蹄涔(cén):蹄迹中的积水。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让僮不善畜也让:责备 | B.竿之,则遂群奔水中竿:用竹竿驱赶 | C.囿之以淳朴囿:约束、规范 | D.反其自然之性而犹疑,试于水者也反:违背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畜不以水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B.追视昔日之所为与今日之所趋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 C.然则民之初生,鸭之育于盆者也 先入咸阳者王之 | D.生养蕃息,既富且昌 |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写家僮孵化出一窝小鸭子,它们稚嫩的叫声和洁净油亮的羽毛格外招人喜爱,作者忍不住要去逗弄这些小家伙玩。这是观鸭之始。 | B.第②段写因为将鸭子放在盆里离水蓄养,小鸭子出现了倒毙的情形,其他的也叫声凄哀,羽毛散落。这里情节出现跌宕,为下文蓄势。 | C.第③④段记叙放养小鸭子于水池之中。这里作者用夸张的手法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水中鸭子的欢畅嬉闹和喜人长势。是记叙的重点。 | D.第⑤段是作者由养鸭悟出的“育民”的道理,强调顺从其本性,可使民生养蕃息,既富且昌。是作者写作的落脚点所在。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 是非不善畜也,畜不以水也。 (2) 其去畜池之前仅三日,充长已倍三之一矣。 (3) 夫反其性,造化不能以育物,圣人岂能以育民乎? 小题5:有人说,本文体现了孟子的“性善论”,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4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费诗字公举,犍为南安人也。刘璋时为绵竹令,先主攻绵竹时,诗先举城降。成都既定, 先主领益州牧,以诗为督军从事,出为牂牁太守,还为州前部司马。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诗谓羽曰:“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昔萧、曹与高祖少小亲旧,而陈、韩亡命后至,论其班列,韩最居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汉王以一时之功隆崇于汉升(黄忠的字),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仆一介之使,衔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还,但相为惜此举动,恐有后悔耳!”羽大感悟,遽即受拜。 后群臣议欲推汉中王称尊号,诗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成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由是忤指,左迁部永昌从事。建兴三年,随诸葛亮南行,归至汉阳县,降人李鸿来诣亮,亮见鸿,时蒋琬与诗在坐。鸿曰:“闲过孟达许,适见王冲从南来,言往者达之去就,明公切齿,欲诛达妻子,赖先主不听耳。达曰:‘诸葛亮见顾有本末,终不尔也。’尽不信冲言,委仰明公,无复已已。”亮谓琬、诗曰:“还都当有书与子度(孟达的字)相闻。”诗进曰:“孟达小子,昔事振威(刘璋的字)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复之人,何足与书邪!”亮默然不答。亮欲诱达以为外援,竞与达书曰:“往年南征,岁末乃还,适与李鸿会于汉阳,承知消息,慨然永叹,以存足下平素之志,岂徒空托名荣,贵为乖离乎!呜呼孟子,斯实刘封侵陵足下,以伤先主待士之义。又鸿道王冲造作虚语,云足下量度吾心,不受冲说。追平生之好,依依东望,故遣有书。”达得亮书,数相交通,辞欲叛魏。魏遣司马宣王征之,即斩灭达。亮亦以达无款诚之心,故不救助也。蒋琬秉政,以诗为谏议大夫,卒于家。 (选自《三国志•蜀书》) 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都既定,先主领盖州牧 领:兼任。 B.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戚:忧伤。 C.由是忤指,左迁部永昌从事指:指责。 D.适见王冲从南来 适:恰好。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备派费诗授予关羽前将军的封号,关羽认为自己的职位落后于黄忠,很是生气,所以不肯接受官职。 B.费诗在劝关羽接受封号和劝刘备不要自立时,都举汉初历史为例,但结果却大不一样,关羽接受了劝告,而刘备却将其贬官。 C.在对待孟达一事上,费诗和诸葛亮的观点截然不同,费诗认为孟达是一个反复小人,不值得与他来往,而诸葛亮却没有听从费诗的进言,还给孟达写了一封信。 D.孟达得到诸葛亮的信后,多次与诸葛亮互通书信,准备背叛魏国,魏国派司马懿征讨孟达,诸葛亮因孟达没有坦诚之心,不去救他,孟达被灭。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3分) 译文: (2)诸葛亮见顾有本末,终不尔也。(3分) 译文: (3)斯实刘封侵陵足下,以伤先主待士之义。(4分) 译文: |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一10题。 苏颋,少有俊才,一览千言。弱冠举进士,授乌程尉。神龙中,累迁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俄拜中书舍人。寻而颋父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同掌枢密,时以为荣。机事填委,文诰皆出颋手。中书令李峤叹曰:“舍人思如涌泉,峤所不及也。”俄迁太常少卿。景云中,父瓌薨,诏颋起复为工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颋抗表固辞,辞理恳切,诏许其终制。服阕就职,袭父爵许国公。玄宗谓宰臣曰:“有从工部侍郎得中书侍郎否?”对曰:“任贤用能,非臣等所及。”玄宗曰:“苏颋可中书侍郎,仍供政事食。”明日,加知制诰。有政事食,自颋始也。颋入谢,玄宗曰:“常欲用卿,每有好官阙,即望宰相论及。宰相皆卿之故人,卒无言者,朕为卿叹息。中书侍郎,朕极重惜,自陆象先殁后,朕每思之,无出卿者。”时李口为紫微侍郎,与颋对掌文诰。他日,上谓颋曰:“前朝有李峤、苏味道,谓之苏、李;今有卿及李口,亦不让之。卿所制文诰,可录一本封进,题云‘臣某撰’,朕要留中披览。”其礼遇如此。玄宗欲于靖陵建碑,颋谏曰:“帝王及后,无神道碑,且事不师古,动皆不法。若靖陵独建,陛下祖宗之陵皆须追造。”玄宗从其言而止。开元四年,迁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与侍中宋璟同知政事。璟刚正,多所裁断,颋皆顺从其美;若上前承旨、敷奏及应对,则颋为之助,相得甚悦。璟尝谓人曰:“吾与苏家父子,前后同时为宰相。仆射长厚,诚为国器;若献可替否,罄尽臣节,断割吏事,至公无私,即颋过其父也”。八年,除礼部尚书,罢政事。俄知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事。前司马皇甫恂破库物织新样锦以进,颋一切罢之。或谓颋曰:“公今在远,岂得忤圣意?”颋曰:“明主不以私爱夺至公,岂以远近间易忠臣节也!”十五年卒,年五十八。 (《旧唐书》列传第三十八,有删改) 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迁给事中累:多次。 B.诏颞起复为工部侍郎诏:诏书。 C.加银青光禄大夫加:兼任。 D.服阕就职 阕:结束。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苏颈“受皇帝赏识”和“不顺从圣意”的一组是 A.舍人思如涌泉,峤所不及也 颋抗表固辞 B.每有好官阙,即望宰相论及 非臣等所及 C.今有卿及李口,亦不让之 陛下祖宗之陵皆须追造 D.即颋过其父也 颋一切罢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颋年轻时就才华出众,二十岁时考中进士,担任乌程县尉。神龙年间,他与父亲同时到中书省掌管重要机密事务,被当时的人看作是极为荣耀的事。 B.苏颋在为父亲苏瓌服丧期间,就被任命为工部侍郎,但他并未立即就任。就职后又被破格升任为中书侍郎,还破例被供给主持政事的月俸。 C.苏颋担任中书侍郎后,入宫谢恩,受到玄宗的赞赏。玄宗认为自从陆象先去世之后,没有比苏颋担任中书侍郎这一重要职务更合适的人选了。 D.苏颋和宋璟同任宰相时,配合得非常默契。宋璟也曾与苏颋的父亲同任宰相,他认为苏瓌虽然也是治国之才,但苏颋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苏瓌。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王及后,无神道碑,且事不师古,动皆不法。 (2)明主不以私爱夺至公,岂以远近间易忠臣节也。 |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凌策字子奇,宣州泾人。世给事州县。策幼孤,独厉志好学,宗族初不加礼,因决意渡江,与姚铉同学于庐州。雍熙二年举进士,起家广安军判官。改西川节度推官,以强干闻。淳化三年,就命为签书两使判官。后拜定州通判。李顺之乱,川陕选官多惮行,策自陈三莅 蜀境,谙其民俗,即命知蜀州。还朝,命为广南西路转运使。又入为户部判官。先是,岭南输香药,以邮置卒万人,分铺二百,负檐抵京师,且以烦役为患。诏策规制之,策请陆运至南安,泛舟而北,止役卒八百,大省转送之费。卢之翰任广州,无廉称,以策有干名,命代之,赐金紫。广、英路自吉河趣板步二百里,当盛夏时瘴起,行旅死者十八九。策请由英州大源洞伐山开道,直抵曲江,人以为便。后知青州。东封,以供亿之勤,入判三司三勾院,出知扬州。属江、淮岁俭,颇有盗贼,以策领淮南东路安抚使。进秩司封。时洪州水,知州李玄病,上与宰相历选朝士,将徙策代之。上曰:“南昌水潦艰殆,长吏当便宜从事,不必禀于外计也。”王旦言:“策莅事和平,可寄方面,望即以江南转运使授之。”饶州产金,尝禁商市鬻,或有论告,逮系满狱。策请纵民贩市,官责其算,人甚便之。五年,召拜右谏议大夫、知益州。初,策登第,梦人以六印加剑上遗之,其后往剑外凡六任,时以为异。策勤吏职,处事精审,所至有治迹。九年,自蜀代还。真宗尝对王旦言:“策有才用,治蜀敏而有断。”旦曰:“策性淳质和,临事强济。”上深然之。是秋,拜给事中、权御史中丞。时榷茶之法弊甚,诏与翰林学士李迪、知杂御史吕夷简同议经制,稍宽其旧。明年疾甚,不能朝谒,累遣中使挟医存问,赐名药。天禧二年卒,年六十二。 (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六》,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属江、淮岁俭,颇有盗贼 俭:歉收 B.上与宰相历选朝士,将徙策代之 徙:调职 C.策请纵民贩市,官责其算 责:责问 D.累遣中使挟医存问,赐名药 存:看望,问候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宗族初不加礼,因决意渡江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B.以策有干名,命代之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策勤史职,处事精审,所至有治迹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 策有才用,治蜀敏而有断 蟹六跪而二鳌 10.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凌策幼年丧父,独自奋发学习,后来渡江和姚铉一起在庐州求学。雍熙二年考中进士,初次任职为广安军判官。不久改任西川节度推官,以能力强闻名。 B.李顺作乱时,选派到川陕的官员大多害怕到任,凌策自己多次请求表示要到蜀地,朝廷就任命他为蜀州知州。回朝后,被任命为广南西路转运使。人朝为卢部判官。 C.广州、英州地区从吉河到板步二百里,每年盛夏瘴气四起,来往过客十死八九。凌策请求从英州大源洞开山修路,直抵曲江,人们觉得很方便。后来他任青州知州。 D.由于凌策在蜀地工作勤奋,处事精审,深得皇帝赏识,任命凌策为给事中、代理御史中丞,在此期间他和几位大臣又共同改革了茶叶专卖之法。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李顺之乱,川陕选官多惮行,策自陈三莅蜀境,谙其民俗,即命知蜀州。 译文: (2)初,策登第,梦人以六印加剑上遗之,其后往剑外凡六任,时以为异。 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身高。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爱。 C.王之蔽甚矣。 蔽:毛病。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确实,的确 小题2:与“皆以美于徐公”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C.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小题3: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因此他才敢与齐国美男子比美。妻、妾、客人也都认为他比徐公漂亮。 B.邹忌由自己的切身体会想到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于是进见威王,以事设喻启 发诱导,使威王决心纳谏。 C.齐威王接受邹忌劝告,悬赏纳谏,广开言路。后来终于使齐国政治清明,国势强盛,赢得了诸侯的尊敬。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