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①,惧志行之无闻。谅才韪②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

阅读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①,惧志行之无闻。谅才韪②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①,惧志行之无闻。谅才韪②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天道微哉,吁嗟③阔兮;人理显然,相倾夺兮。好生恶死,才④之鄙也;好贵夷贱,哲⑤之乱也。炤炤⑥洞达,胸中豁也;昏昏罔觉,内生毒也。我之心矣,哲已能忖;我之言矣,哲已能选。没世无闻,古人惟耻。朝闻夕死,孰云其否⑦!逆顺还周⑧,乍没乍起。无造福先,无触祸始;委之自然,终归一矣!
注:①复礼:合于礼的要求。②谅:信。才韪:才质美好。韪(wěi,伟):善。③吁(xū)嗟(juē):感叹词。④才:品质。⑤哲:哲人,明智的人。⑥炤(zhāo)炤:同“昭昭”,明白。⑦否(pǐ):运气坏。⑧还周:循环。还,通“环”。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恒克己而复礼        克,约束。
B.信美恶之难分        信,相信。
C.好贵夷贱,哲之乱也  夷,轻视。
D.没世无闻,古人惟耻  闻,闻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惧志行之无闻      ②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B.①人理显然,相倾夺兮 ②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C.①徒有能而不陈      ②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D.①炤炤洞达,胸中豁也 ②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司马迁“悲”的内容的一组是( )
①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
②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之无闻
③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
④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
⑤人理显然,相倾夺兮
⑥我之心矣,哲已能忖;我之言矣,哲已能选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
4.下列陈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赋的抒情叙事都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从内容看,应该是司马迁受刑之后的作品。
B.这篇赋既包含着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感慨,又流露出作者特有的衷曲,传达出作者的爱国之志、磊落胸怀和内心渴望。
C.全文围绕“悲”字展开,最后以“委之自然,终归一矣”的悲叹结束,表达出作者对社会无能为力,决定退隐山林的消沉情绪。
D.本文虽然是一篇短赋,但却写得颇具特色,在大量的反复铺陈和排比对偶中,显示出句式的规整与有节奏的变化。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没世无闻,古人惟耻。朝闻夕死,孰云其否!
答案
1.B
2.C
3.A
4.C
5.终身默默无闻,古人当作羞耻。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就死去,谁能说他运气不好呢?
解析
1.信:确实。
2.A①助词,取消主谓独立性,无实义②结构助词,的B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代词,这样C连词,表转折,却D①句末语气词,表判断②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3.②写自己加强修养④写自己胸怀爱国之志⑥写自己内心的渴望。
4.全篇表达的是坚持理想的执著情怀。
5.“ 耻”、“ 否”是得分点,分别是“以 为羞耻”、“运气不好”的意思。
参考译文:我悲叹士人的生不逢时,自愧顾盼身影孤独无依。我时常约束自己,使言行合于礼法,唯恐志向与行为默默无闻。我自信才质很高而世情不正,就算到了死都永远辛勤。虽然有形相却不能彰显,空有才能却不能展示。为什么困厄与通达容易使人迷惑?美与恶确实很难辨清。时光悠长而没有穷尽,我将只能屈而不能伸。让那些公心为国的人都和我相同啊,私心为自己的人自己去悲哀吧!天道精微啊,又那么疏阔;人间事理显而易见,只有互相倾轧和争夺。贪生怕死,是品质的卑贱;爱贵轻贫,是智虑的混乱。明白透澈,是胸中豁达开朗;胡涂迷乱,是内心生了毒害。我的心意,明智的人已经能够猜想到;我的言论,明智的人已经能够接纳。终身默默无闻,古人当作羞耻。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就死去,谁能说他运气不好呢?逆与顺循环往复,忽而没落忽而兴起。没有人事先就造下洪福,也没有人起始就遇到大祸;委身于自然,最终还是归为一体啊!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建兴①元年,封亮②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
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示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
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
北驻汉中。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方今天下***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绝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③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邰交战,射***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取材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注释:①建兴:蜀汉后主刘禅的年号,建兴元年为公元223年。②亮:诸葛亮(181—
—234),字孔明。刘备死后,继续辅佐后主刘禅治理蜀国,并大力伐魏,以图统一。③
木牛:与下文的“流马”都是古代运输工具,为诸葛亮所创。
小题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治:管理
B.还于治中,戮谡以谢众谢:辞别
C.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患:担忧
D.亮疾病,卒于军卒:死去
小题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B.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
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咎由马谡,而君引愆
C.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D.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            今者项庄拔剑舞
小题3: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A.因结和亲,(诸葛亮)遂为与国
B.军资(由这些地方)所出,国以富饶
C.亮与(王双)战,破之
D.于是(后主刘禅)以亮为右将军
小题4: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诸葛亮才智过人、多谋善断的一组是   (   )
①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   ②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
③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④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
⑤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      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⑤⑥D.②③⑤

2,4,6


 
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诸葛亮结交东吴,平定南中诸郡,从外交经济等方面为伐魏做了充分的准备。
B.街亭失利后,诸葛亮自责用人不当,以致马谡违背命令、赵云邓芝防守失误。
C.斩马谡之后,诸葛亮多次伐魏,斩将攻城屡建国勋,但每次都因缺粮而退兵。
D.诸葛亮不但才智过人,而且严于律己,表现出了政治家、军事家的杰出风度。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吴佑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佑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青简以写经书,佑谏日:“令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姑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
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坦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佑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佑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佑倨,请黜之。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迁胶东侯相。佑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阁里,重相和解。啬夫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体罪。性惭惧,诣阁持表自首。佑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佑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佑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佑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佑亦径去。冀遂出佑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田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   
(选自《后汉书·吴佑传》,有删节) 
【注】 ①兼两:同时使用两辆车。②薏苡(yìyǐ):一种草本植物。③啬夫:农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下为权戚所望望:希望,期望
B.远在海滨,其俗诚陋 陋:粗劣,粗俗
C.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业:从事,做
D.与冀争之,不听听:采纳,听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昔马援以薏苡兴谤作《师说》以贻之
B.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C.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冀遂出佑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吴佑品节的一组是(  )
①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②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 ③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 ④冀怒而起入室,佑亦径去 ⑤佑政唯仁简,以身率物 ⑥功曹以佑倨,请黜之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佑十二岁时就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在劝谏父亲停止烤简刻书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稳与远见。
B.吴佑父亲去世后,安于清贫自立,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
C.吴佑后升迁为胶东侯相,他为政仁慈清简,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他闭门自责,然后才审断诉讼,或亲自调解。
D.吴佑坚守志节,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佑就前去与之争辩。后被调出任河间相,辞官回乡耕读。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
译文:                                                                                            
                                                                                               
(2) 佑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佑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泰博学,善谈论。初游雒阳,时人莫识,陈留符融一见嗟异,因以介于河南尹李膺。膺与相见,曰:“吾见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也。其聪识通朗,高雅密博,今之华夏,鲜见其俦。”遂与为友,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膺唯与泰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泰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周游郡国。茅容,年四十馀,耕于野,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泰见而异之,因请寓宿。旦日,容***鸡为馔,泰谓为己设;容分半食母,馀半庋置,自以草蔬与客同饭。泰曰:“卿贤哉远矣!郭林宗犹减三牲之具以供宾旅,而卿如此,乃我友也。”起,对之揖,劝令从学,卒为盛德。巨鹿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泰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泰以为有分决,与之言,知其德性,因劝令游学,遂知名当世。陈留申屠蟠,家贫,佣为漆工;鄢陵庾乘,少给事县廷为门士;泰见而奇之,其后皆为名士。自馀或出于屠沽、卒伍,因泰奖进成名者甚众。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之华夏,鲜见其俦 俦:同类。
B:泰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 训:开导。
C:郭林宗犹减三牲之具以供宾旅 具:饭食。
D:起,对之揖,劝令从学 劝:劝说。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郭泰“性明知人”的一组是( )
①陈留符融一见嗟异,因以介于河南尹李膺
②吾见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也
③起,对之揖,劝令从学,卒为盛德
④与之言,知其德性,因劝令游学,遂知名当世
⑤泰见而奇之,其后皆为名士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泰观察人时能够注意到他们的特点并予以积极的理解,可以说郭泰作为一个善于识人的人本身就是人才。
B.郭泰在游学洛阳期间,深得符融、李膺的赏识,郭泰在与二人的切磋交流中才学突飞猛进,从此名震京师。
C.郭泰非常善于据言观心,他从孟敏的一句话中就听出了他的善于决断,与之进一步交流又了解了他的德性。
D.文章对郭泰善于识人的记述详略有致,其中对茅容的叙述最为详尽,而对屠户、士兵等人只是简略的概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楚)围汉王于荥阳城,汉王患之。陈平曰:“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钟离昧等项王将欲与汉为一,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去,遂入关。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平曰:“陛下第出,伪游云梦,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上因随以行,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其后常以护军中尉从攻陈稀及黥布。凡六出奇计,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卢绾反,上使樊哙以相国将兵攻之。既行,人有短恶哙者。高帝曰:“陈平亟驰传载勃代哙将,平至军中即斩哙头!”二人行计之曰:“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媭之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后悔。宁囚而致上,上自诛之。”未至军,为坛,以节召樊哙。哙受诏,即反接载槛车,传诣长安。平行闻高帝崩,平恐吕太后及吕媭谗怒,乃驰传先去。逢使者诏平与灌婴屯于荥阳。平受诏,立复驰至宫,哭甚哀,因奏事丧前。吕太后哀之,曰:“君劳,出休矣。”平畏谗之就,因固请得宿卫中。是后吕媭谗乃不得行。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
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
太史公曰:(陈丞相)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节选自《史记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 意:怀疑。
B.上因随以行,豫具武士 豫:通“预”,预先。
C.既行,人有短恶哙者 短:诋毁。
D.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 听:听见。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因击沛公于坐,***之
B.其后常以护军中尉从攻陈豨及黥布 其孰能讥之乎
C.帝以忿怒故,欲斩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平畏谗之就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平在楚汉对峙时期,根据项羽为人猜忌的弱点,施用反间计,离间了项王君臣,削弱了楚军的力量,解了荥阳之围。
B.在有人上告韩信谋反时,陈平为刘邦设计伪游云梦之计,使韩信束手就擒。
C.刘邦因一时愤怒,命令陈平到军中立即斩***樊哙,陈平从汉王朝的利益出发,巧施妙计,终于使樊哙这位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免遭***身之祸。
D.高帝去世后,陈平通过种种手段,使吕媭的谗言不起任何作用;吕后去世后,他与绛侯周勃合谋,计诛吕氏宗族,拥立孝文帝,维护了刘氏政权。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六出奇计,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3分)
译文:
(2)宁囚而致上,上自诛之。(3分)
译文 :
(3)哙受诏,即反接载槛车,传诣长安。(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太守寇恂以弘为决曹掾,断狱至三十年,用法平。诸为弘所决者,退无怨情。年九十五卒。躬少传父业,讲授徒众常数百人。后为郡吏,辟公府。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显宗乃引公卿朝臣平其罪科。躬以明法律,召入议。议者皆然固奏,躬独曰:“于法,彭得斩之。”帝曰:“军征,校尉一统于督。彭既无斧钺,可得专***人乎?”躬对曰:“一统于督者,谓在部曲也。今彭专军别将,有异于此。兵事呼吸,不容先关督帅。且汉制棨戟即为斧钺,于法不合罪。”帝从躬议。又有兄弟共***人者,而罪未有所归。帝以兄不训弟,故报兄重而减弟死。中常侍孙章宣诏,误言两报重,尚书奏章矫制,罪当腰斩。帝复召躬问之,躬对“章应罚金”。帝曰:“章矫诏***人,何谓罚金?”躬曰:“法令有故、误,章传命之谬,于事为误,误者其文则轻。”帝曰:“善。”后三迁,元和三年,拜为廷尉。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章和元年,赦天下系囚在四月丙子以前减死罪一等,勿笞,诣金城,而文不及亡命未发觉者。躬上封事曰:“圣恩所以减死罪使戍边者,重人命也。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皆当重论。伏惟天恩莫不荡宥,死罪已下并蒙更生,而亡命捕得独不沾泽。臣以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可皆勿笞诣金城,以全人命,有益于边。”肃宗善之,即下诏赦焉。
(选自《后汉书·卷四十六》)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章矫诏***人 ②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晋鄙
B.①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 ②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C.①圣恩所以减死罪使戍边者,重人命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①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 ②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郭躬执法宽容或公正的一组是( )
①于法,彭得斩之 ②又有兄弟共***人者,而罪未有所归
③躬对“章应罚金” ④决狱断刑,多依矜恕
⑤事皆施行,著于今 ⑥臣以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可皆勿笞诣金城,以全人命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⑥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躬执法公正,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在秦彭一案中,他力排众议,坚持认为虽然从法律的角度看,秦彭该被处死,但理有可恕。
B.郭躬依法断案,是非分明,量刑准确。中常侍孙章宣布判决罪犯的诏书时,出现失误,被判腰斩,郭躬却认为孙章犯法不是出于故意,宜处以罚款。
C.郭躬出身仕宦之家,世代掌法,他秉承家风,执法务求宽容公正。他曾对四十多条量刑过重的法律条文做了修改,后都得到施行。
D.肃宗大赦天下,一些囚犯因此获免死罪,而逃犯却未获减罪。郭躬主张对这两类犯人应一视同仁,赦免死罪,令其戍边。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诸为弘所决者,退无怨情。
②军征,校尉一统于督。彭既无斧钺,可得专***人乎?
③伏惟天恩莫不荡宥,死罪已下并蒙更生,而亡命捕得独不沾泽。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