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
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祐乎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祐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祐倨,请黜之。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迁胶东侯相。祐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在道譬之。或身到闾里,重相和解。啬夫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伏罪。性惭惧,诣阁持衣自首。祐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祐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祐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祐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祐亦径去。冀遂出祐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园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       (选自《后汉书·吴秸传》,有删节)
注:①兼两:同时使用两辆车。②薏苡(yìyǐ):一种草本植物。③啬夫:农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下为权戚所望望:希望,期望
B.远在海滨,其俗诚陋陋:粗劣,粗俗
C.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业:从事,做
D.与冀争之,不听听:采纳,听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昔马援以薏苡兴谤作《师说》以贻之
B.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C.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冀遂出祐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吴桔品节的一组是(   )
①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②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 ③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 ④冀怒而起入室,祜亦径去 ⑤韦占政唯仁简,以身率物 ⑥功曹以祐倨,请黜之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佑十二岁时就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在劝谏父亲停止烤简刻书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稳与远见。
B.吴佑父亲去世后,安于清贫自立I自持,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
C.吴佑后升迁为胶东侯柑,他为政仁慈清简,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他闭门自责,然后才审断诉讼,或亲自调解。
D.吴佑坚守志节,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祐就前去与之争辩。后被调出任河间相,辞官回乡耕读。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5分)
(2)祐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祐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5分)
答案
 
小题:A
小题:B
小题:D
小题:C
小题:见译文
参考译文
吴祐字季英,是陈留长垣人,父亲吴恢,任南海太守。吴祐十二岁时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父亲想烤竹简刻经书,吴祐劝道:“现在父亲越过五岭,远在海边,这里风俗确实粗俗,但旧时有许多珠宝珍奇,上被国家猜疑,下被诸侯怨恨。如果把书写成,恐怕要用两辆车来载运。从前马援因为运回薏苡招致毁谤,这是容易让人产生嫌疑的事情,确实是先贤十分慎重的举止。”吴祐于是就停做了这件事。
吴祐二十岁时,父亲去世,生活十分贫困,却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常在家乡水边牧猪,同时漫步吟诵经书。遇到父亲生前的老朋友,对他说:“你是两千石官员的儿子却从事这样下贱的事,就算你不觉得羞耻,又怎么对得起你去世的父亲呢?”吴祐只是表示谢意,坚守志节并不改变。后来被举为孝廉,将前去应召,郡里给他饯行,吴祐跟小吏雍丘黄真畅谈多时,与他结友而别。功曹认为他太傲慢了,请求罢免他。太守说:“吴季英有知人之明,你先不要多言。”黄真后来也被举荐为孝廉,拜新蔡县令,世人称赞他清廉有节探。吴祐后来升为胶东侯相。分为政力求仁慈清简,以身作则。(遇到)有到官府打官司的百姓,他总是先闭门自责,然后再审断诉讼,用道理开导他们。或亲自到百姓居住的地方调解,使双方和解。农夫孙性私下征收百姓的钱物,买了一件衣服送给父亲,父亲得到衣服,非常生气,说;“我们有这样的官员,你怎么忍心欺骗他!”逼着儿子回去认罪。孙性又惭愧又害怕,拿着衣服到官衙自首。吴祐斥退左右,询问缘由,孙性如实把父亲的话说了。
吴祐让他回去感谢父亲,并把他的衣服送给他的父亲。吴祐在胶东九年升为齐相,大将军粱冀上表推荐他任长史。到了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祐听知后请见梁冀,与他争辩,梁冀没有采纳(吴祐意见),(并)愤怒地起身入室,吴祐也径自离去。梁冀于是把吴祐调出京城任河惩相,吴祐于是就辞官回家,不再做官,亲自灌园种菜,讲授经书。九十八岁去世。
解析
 
小题: A(望,此处是“怨恨”“责怪”之意。)
小题:B(“且”均为副词“暂且~姑且”。A项“以”分射为介词“因为”与,目的连词“用以”“用来”。C项“而”分别为表示转折关系的“却”“但”与表修饰的连词。D项“因”分别为副词“于是”“就”与介词“通过”“经由”。)
小题:D(①表现其具有远见卓识,谋事沉稳,③则陈述黄真事迹,与吴佑无关,⑥则陈述功曹看法,与吴佑品节没有直接关联。)
小题:C(黄真被举荐为孝廉是在吴佑之后的事情,而且,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的是黄真。)
小题:见译文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屈突通仕隋为虎贲郎将。(隋)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日:“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日:“臣愿身就戮,以挺众死。”帝寤,日:“朕不明,乃至是。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遂皆以减论。擢左武卫将军。莅官劲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其弟盖为长安令,亦以方严显。时为语曰:“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秦、陇盗起,授关内讨捕大使。安定人刘迦论反,众十余万据雕阴。通发关中兵击之,次安定,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后隋政益乱,盗贼多,士无斗志,诸将多覆。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
高祖(唐高祖李渊)起,代王遗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围之,遂济河,破其将桑显和于饮马泉。通势蹙,或说之降,日:“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每自摩其颈日:“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俄闻京师平,家尽没,乃留显和保潼关,率兵将如洛。既行。而显和来降。.刘文静遗窦琮、段志玄精骑追及于稠桑,通结阵拒之。琮纵其子寿往谕使降,通大呼日:“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命左右射之,显和呼其众日:“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何为复东?”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日:“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遂被禽,送长安。帝劳日:“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帝日:“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从平薛仁果,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帝闻,日:“清以奉国,名定不虚。”判陕东道行台左仆射。从讨王世充。时通二子在洛,帝日:“今以东略属公,如二子何?”通日:“臣老矣,不足当重任。然畴昔陛下释俘累,加恩礼,以蒙更生,是时口与心誓,以死许国。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帝太息曰:“烈士徇节,吾今见之。”
赞曰:屈突通尽节于隋,而为唐忠臣。
(《新唐书·列传第十四》)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旌:表彰
B.通阳言旋师旋:凯旋,胜利
C.率兵将如洛如:到
D.众皆舍兵舍:放下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陛下以至仁育四海②越国以鄙远
B.①虽不大克,亦不败负②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C.①次安定,初不与战②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D.①通独无所取②较秦之所得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屈突通“尽节于隋”的一组是   (   )
①臣愿身就戮,以挺众死。
②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
③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何为复东?
④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
⑤是时口与心誓,以死许国。
⑥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屈突通为人正直,秉公办事,他的弟弟屈突盖也以刚正严厉而知名。从民间歌谣中就能看出他们为官的威严。
B.隋末政治日益腐败,各地纷纷起兵反抗朝廷,隋军全无斗志,将领皆降,只有屈突通凭自己超人的谋略与胆识苦苦支撑。
C.战事失利,屈突通的处境十分窘迫,但他决心以死殉国,面对别人甚至自己儿子的劝降,他意志坚定,不为所动。
D.大势已去,回天无力而降唐,并没有损伤屈突通一代名将的形象;为官清廉,报国无私更增添了这位忠臣的光彩。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莅官劲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3分)
(2)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4分)
(3)然畴昔陛下释俘累,加恩礼,以蒙更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①弑齐君,陈文子②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③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寸?”曰:“未知。焉得仁?”
(节选自《论语·公冶长》)
注:①崔子:指齐国大夫崔杼(zhù),他把齐庄公***了。弑:古时候臣***死君主或子女***死父母。齐君:指齐庄公,姓姜,名光。②陈文子:陈国的大夫,名须无。③违:离别,离开。
小题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已之,无愠色。          ②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小题2:在孔子看来,令尹子文和陈文子算得上“仁”吗?为什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节选自《论语·雍也》)
子曰:“饭蔬食②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节选自《论语.述而》)
注:①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②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③曲肱(gōng):肱,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小题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小题2:从上面两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苦乐观”?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①。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于夏曰:“乡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③,不仁者远矣。汤④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⑤,不仁者远矣。”
(节选自《论语·颜渊》)
注:①知:通“智”。②乡:同“向”,过去。③皋陶: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④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⑤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小题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②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小题2:根据上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本章论述了                                      的问题。
① 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孔子的“爱人”思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白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小题1:翻译上面选段中画线的句子。
(1)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译文: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手?传不习乎? 译文:
小题2: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你是如何理解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