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余自燥发时,则知吾吴中有文先生。今夫文先生者,即无论田畯妇孺,至“文先生” 啧啧不离口,然要间①以翰墨得之。而学士大夫自诡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余自燥发时,则知吾吴中有文先生。今夫文先生者,即无论田畯妇孺,至“文先生” 啧啧不离口,然要间①以翰墨得之。而学士大夫自诡能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余自燥发时,则知吾吴中有文先生。今夫文先生者,即无论田畯妇孺,至“文先生” 啧啧不离口,然要间①以翰墨得之。而学士大夫自诡能知文先生者,则谓文先生负大节,笃行君子,其经纬足以自表见,而惜其掩于艺。夫艺诚无所重文先生,然文先生能独废艺哉? 造物柄者不以星辰之贵而薄雨露,卒亦不以百谷之用而绝百卉,盖兼所重也。
文先生者,初名璧,字征明。寻以字行,更字征仲。八九岁语犹不甚了了,或疑其不慧,温州公独异之曰:“儿幸晚成,无害也。”先生既长,就外塾,颖异挺发,日记数百千言。尝从温州公官于滁。以文贽庄郎中昶,庄公读而奇之,为诗以赠。归为邑诸生,文日益进。年十六,而温州公以病报,先生为废食挟医而驰,至则殁三日矣。恸哭且绝,久之乃苏。郡僚合数百金为温州公赙,先生固谢不受曰:“劳苦诸君,孤不欲以生污逝者。”其郡吏士谓温州公死廉而先生为能子,因修故却金亭以配前守何文渊,而纪其事。先生服除,益自奋励,下帷读,恒至丙夜不休。于文师故吴少宰宽,于书师故李太仆应祯,于画师故沈周先生,感自愧叹,以为不如也。吴中文士秀异祝允明、唐寅、徐祯卿日来游。允明精八法,寅善丹青,祯卿诗奕奕有建安风。其人咸跅弛②自喜,于曹偶③亡所让,独严惮先生,不敢以狎进。先生与之异轨而齐尚,日欢然亡间也。
俞中丞谏者,先生季父同年也。念先生贫而才先生,欲遗之金,谓曰:“若不苦朝夕耶?” 先生曰:“朝夕饘粥具也。”俞公故指先生蓝衫曰:“敝乃至此乎?”先生佯为不悟者,曰:“雨暂敝吾衣耳。”俞公竟不忍言遗金事。一日,过先生庐,而门渠沮洳④,俞公顾曰:“通此渠,若于堪舆⑤言,当第。”先生谢曰:“公幸无念渠,渠通,当损傍民舍。”异日,俞公自悔曰:“吾欲通文生渠,奈何先言之?我终不能为文生德也。”先生业益精,名日益重。
(节选自王世贞《文先生传》)
【注】①要间:要,大体;间,偶或。②跅弛:放纵。③曹偶:同辈。④沮洳:低湿。⑤堪舆:风水。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学士大夫自诡能知文先生诡:妄言
B.造物柄者不以星辰之贵而薄雨露薄:鄙薄
C.以文贽庄郎中昶,庄公读而奇之贽:诚意
D.独严惮先生,不敢以狎进以:介词,用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明文征明品德高尚的一组是(  )
①无论田畯妇孺,至“文先生” 啧啧不离口
②先生为废食挟医而驰
③颖异挺发,日记数百千言
④而学士大夫自诡能知文先生
⑤郡僚合数百金为温州公赙,先生固谢不受
⑥公幸无念渠,渠通,当损傍民舍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时候文征明并不出色,到八九岁时说话都不很清楚,有人怀疑他并不聪明;长大以后他勤奋学习,常常读书到深夜还不肯休息,因而学业精进。
B.文征明不仅刻苦读书,还广泛地求师交友。他向李应祯学习书法,向沈周学习绘画,和擅长书画的祝允明、唐寅等人交往,使他在德艺方面日益精进。
C.文征明在吴郡中很有名望,农夫、妇女、儿童大体上都是因为书画而知道他的。
D.文征明对父亲非常孝顺,父亲去世后悲痛欲绝。郡里的同僚凑集了几百金资助他办理丧事,文征明认为如果接受将有污先父清廉之名,因而没有接受。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生既长,就外塾,颖异挺发,日记数百千言。(4分)
(2)其人咸跅弛自喜,于曹偶亡所让,独严惮先生。(3分)
(3)通此渠,若于堪舆言,当第。(3分)
答案
小题:C
小题:D
小题:B
小题:(1 )先生长大以后,到外面的私塾去读书,聪颖超群,一天能记得几百上千字(的文章)。(“既”、“就”、“颖”各1分,句意通畅1分)
(2)这些人都放纵自赏,对同辈无所谦让,惟独很敬畏先生。(“咸”、“让”、“惮”各1分)
(3)把这个沟渠打通,如果从风水来看,科举考试应当高中。(“通”、“若”、“第”各1分)
解析
小题:“贽”为初见尊长赠送礼物)
小题:①人们对文征明的称赞主要是因为他的书画;③说明文征明的聪慧;④说的是学士大夫)
小题:文征明向李、沈学习以及和祝、唐的交往跟他道德修养的提高的关系于文无据)
小题:
附译文
我从儿时就知道我们吴郡中有文先生。现在的文先生,不管是农夫、妇女、儿童,说到“文先生”都啧啧称赞不离口,但是他们大体上是因为书画而知道(文先生)的。而学士大夫自己假称了解文先生的,就说文先生有高尚的节操,坚定地践行君子之道,他的行为足够表现(他的节操和君子之道),却痛惜他的道德品行被书画才能掩盖。书画才能确实无法使世人看重文先生,但是文先生难道能够弃除书画才能吗?上天不因为看重星辰而鄙薄雨露,终究也不因为百谷的用处而舍弃百花,上天大概是一样看重(星辰、雨露、百谷、百花)的。
文先生,最初叫璧,字征明。不久用字表示排行,改字征仲。先生到八九岁时说话还不太清楚,有人怀疑他不聪慧,惟有温州公觉得他奇特,说:“我儿也许年岁大了才有成就,没有什么妨碍。”先生长大以后,到外面的私塾去读书,聪颖超群,一天能记得几百上千字(的文章)。曾经跟随温州公在滁州做官,拿文章向郎中庄昶请教,庄公读了之后觉得他奇特,写诗赠送给他。回家后做邑里诸生,文章日益进步。十六岁时,温州公告诉他生病的消息,先生为温州公顾不上吃饭带着医生骑马快跑,赶到时温州公已经死了三天了。(文先生)悲恸地哭泣得晕了过去,很长时间才醒过来。郡里的同僚集聚了几百金为温州公办丧事,先生坚决推辞不接受,说:“辛苦各位了,我不愿意拿活着的人来玷污死者。”郡中的官吏和士子认为温州公一生恪守廉洁,而文先生是能继承先人美好品德的后辈,于是修葺从前的却金亭来配享以前的太守何文渊,并记事铭德。先生除去孝服以后,更加自我发奋勉励,放下帷帐读书,常常到深夜也不休息。写文章以已故的吏部侍郎吴宽为师,书法以已故的太仆少卿李应祯为师,绘画以已故的沈周先生为师,感慨自愧,认为自己不如他们。吴郡中才能杰出的文士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天天来交游,祝允明精于书法,唐寅擅长绘画,徐祯卿的诗神采焕发有建安风骨。这些人都放纵自赏,对同辈无所谦让,惟独很敬畏先生,不敢用轻慢的态度对待(先生)。先生和他们遵循的原则不同而喜好相同,天天欢快无间地与他们在一起。
中丞俞谏,是先生叔父的同年。念文先生贫寒而认为文先生有才能,想要送钱给他,对他说:“你天天不感到苦吗?”文先生说:“早晚的厚粥都有。”俞公特意指着先生的蓝衫说:“衣服破旧到这个样子吗?”先生假装不懂,说:“雨暂时把我的衣服弄破旧了。”俞公最终不忍心说送钱的事情。一天,经过先生的房屋,门前(因为沟渠不通而)低湿,俞公回头说:“把这个沟渠打通,如果从风水来看,科举考试应当高中。”先生谢绝说:“您还是不要想这个渠的事情,渠打通了,会损坏旁边的民房。”后来有一天,俞公自己后悔说:“我要为文生打通那个渠,为什么要先说呢?我终究不能被文生感激啊。”先生的学业更加精通,名声更加显著。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①大也,我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②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 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③。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④,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逍遥游》
【注释】①呺(xiāo)然: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②洴(píng)澼(pí)絖(kuàng):浮;在水中漂洗;丝絮。③樗(chū):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但木质粗劣不可用。④斄(lí)牛:牦牛。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贻:遗留
审容膝之易安审:审查
B.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中:符合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赊:远
C.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敖:通“遨”,遨游
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比:比得上
D.不夭斤斧,物无害者夭:夭折
而刘夙婴疾病           婴:婴孩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我为其无用而掊之既自以心为形役
B.以候敖者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聚族而谋曰水浅而舟大也
D.今子有五石之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小题3:翻译句子(4分)
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人也。父遥,齐中散大夫。遥兄遐字景远,少敦学业,家行甚谨,位御史中丞、金紫光禄大夫。永明中,遐以罪将徙荒裔,遥怀名请诉,言泪交下,齐武帝闻而哀之,竟得免。
  遥妻河东裴氏,高明有德行,尝昼卧,梦有五色采旗盖四角悬铃,自天而坠,其一铃落入怀中,心悸因而有娠。占者曰:“必生才子。”及生昉,身长七尺五寸,幼而聪敏,早称神悟。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自制《月仪》,辞义甚美。褚彦回尝谓遥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由是闻声藉甚。年十二,从叔晷有知人之量,见而称其小名曰:“阿堆,吾家千里驹也。”昉孝友纯至,每侍亲疾,衣不解带,言与泪并,汤药饮食必先经口。
  初为奉朝请,举兖州秀才,拜太学博士。永明初,卫将军王俭领丹阳尹,复引为主簿。俭每见其文,必三复殷勤,以为当时无辈,曰:“自傅季友以来,始复见于任子。若孔门是用,其入室升堂。”于是令昉作一文,及见,曰:“正得吾腹中之欲。”乃出自作文,令昉点正,昉因定数字。俭拊几叹曰:“后世谁知子定吾文!”其见知如此。
后为司徒竟陵王记室参军。时琅邪王融有才俊,自谓无对当时,见昉之文,怳然自失。以父丧去官,泣血三年,杖而后起。齐武帝谓昉伯遐曰:“闻昉哀瘠过礼,使人忧之,非直亡卿之宝,亦时才可惜。宜深相全譬。”遐使进饮食,当时勉励,回即欧出。昉父遥本性重槟榔,以为常饵,临终尝求之,剖百许口,不得好者。昉亦所嗜好,深以为恨,遂终身不尝槟榔。遭继母忧,昉先以毁瘠,每一恸绝,良久乃苏,因庐于墓侧,以终丧礼。哭泣之地,草为不生。昉素强壮,腰带甚充,服阕①后不复可识。(《南史•任昉传》)
注:服阕(què):古代丧礼规定,父母死后,服丧三年,期满除服,称服阕。阕,终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遥兄遐字景远,少敦学业敦:敦促。
B.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属:写文章。
C.非直亡卿之宝,亦时才可惜直:只是,仅仅是。
D.遭继母忧,昉先以毁瘠忧:父母的丧事。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能分别表现任昉的“孝道”和“文采”的一组是
A.遐以罪将徙荒裔,遥怀名请诉,言泪交下
八岁能属文,自制月仪,辞义甚美
B.每侍亲疾,衣不解带,言与泪并
(琅邪王)见昉之文,怳然自失
C.见而称其小名曰:“阿堆,吾家千里驹也。”
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
D.哭泣之地,草为不生
俭每见其文,必三复殷勤,以为当时无辈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将军王俭对任昉的才学非常赏识,每当得到任昉的文章一定要反复阅读;认为他如果求学孔门,一定会成为孔子“登堂入室”的学生。
B.任昉父子都喜食槟榔。任昉因其父去世前没能吃到可口的槟榔,就认为再也不会有味美的槟榔可吃,便终生不再食用。
C.任昉非常孝顺。为父服丧期间,非常悲痛,以至于用杖拄地才能起立。为继母服丧期间,每一次恸哭,都会昏厥过去。
D.本文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表现了任的才学和孝心。文章虽评价任昉“孝友至纯”,但节选部分没有关于“友”的记载。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王冲,字长深,琅邪临沂人也。祖僧衍,齐侍中。父茂璋,梁给事黄门侍郎。冲母,梁武帝妹新安穆公主,卒于齐世,武帝以冲偏孤,深所钟爱。年十八,起家梁秘书郎。寻为永嘉太守。入为太子舍人,以父忧去职。服阕,除太尉临川王府外兵参军、东宫领直。累迁太子洗马、中舍人。出为招远将军、衡阳内史。迁武威将军、安成嗣王长史、长沙内史,将军如故。王薨于湘州,仍以冲监湘州事。入为太子庶子。迁给事黄门侍郎。大同三年,以帝甥赐爵安东亭侯,邑一百五十户。历明威将军、南郡太守、太子中庶子、侍中。出监吴郡,满岁即真。征为通直散骑常侍,兼左民尚书。出为明威将军、轻车当阳公府长史、江夏太守,行郢州事。迁平西邵陵王长史。转骠骑庐陵王长史、南郡太守。王薨,行州府事。梁元帝镇荆州,为镇西长史,将军、太守如故。冲性和顺,事上谨肃,习于法令,政在平理,佐籓莅人,鲜有失德,虽无赫赫之誉,久而见思,由是推重,累居二千石。又晓音乐,习歌舞,善与人交,贵游之中,声名藉甚。
  侯景之乱,梁元帝于荆州承制,冲求解南郡,以让王僧辩,并献女妓十人,以助军赏。元帝授持节、督衡、桂、成、合四州诸军事、云麾将军、衡州刺史。元帝第四子元良为湘州刺史,仍以冲行州事,领长沙内史。侯景平,授翊左将军、丹阳尹。
  武陵王举兵至峡口,王琳偏将陆纳等据湘州应之,冲为纳所拘。纳降,重授侍中、中权将军,量置佐史,尹如故。江陵陷,敬帝为太宰,承制以冲为左长史。绍泰中,累迁左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迁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将军如故。寻复领丹阳尹、南徐州大中正,给扶。
  高祖受禅,解尹,以本官领左光禄大夫。未拜,改领太子少傅。文帝嗣位,解少傅,加特进、左光禄大夫。寻又以本官领丹阳尹,参撰律令。废帝即位,给亲信十人。
  初,高祖以冲前代旧臣,特申长幼之敬。文帝即位,益加尊重,尝从文帝幸司空徐度宅,宴筵之上,赐以几。其见重如此。光大元年薨,时年七十六。赠侍中、司空,谥曰元简。                            (选自《陈书.王冲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寻为永嘉太守 寻:不久。
B.冲性和顺 和:和气
C.文帝嗣位 嗣位:继位
D.特申长幼之敬。 申:陈述,说明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冲的推崇尊重一组是(    )
  ①冲性和顺,事上谨肃,②又晓音乐,习歌舞,善与人交
  ③尝从文帝幸司空徐度宅,宴筵之上,赐以几。④废帝即位,给亲信十人。
  ⑤年十八,起家梁秘书郎。寻为永嘉太守。⑥寻复领丹阳尹、南徐州大中正
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③⑥D.①③ 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冲幼年早年丧母,武帝对他疼爱有加,因为是皇帝的外甥的缘故,曾经授予安东亭侯的爵位。
B.江陵失陷,敬帝为太宰,秉承皇帝的旨意任命王冲为左长史。绍泰中,连续升任左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
C.王冲因父亲去世离职服丧,服丧期满,任太尉临川王府外兵参军、长沙内史
D.王冲因为得到推崇尊重,连续位居二千石官职,又通晓音乐,熟悉歌舞,善于和别人交往,在上层人士的交往中,名声很大。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句子。(8分)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恶其人者,恶其余胥(余胥,墙角)。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贵族有过,在纣一人。”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小题1:将奈其士众何(2分)
小题2:咸刈厥敌,使靡有余 (2分)
小题3: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宋江夏王义恭闻之,引为行参军。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
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①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②,皆放还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元徽初,迁梁州刺史,辞不赴职,迁越骑校尉、征北司马府主簿。建平王将称兵,患谦强直,托事遣使京师,然后作乱。
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永明初,为冠军长史、江夏太守,坐被代③辄去郡,系尚方④。顷之,免为中散大夫。
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九年,以年老,征为光禄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⑤自效。十四年,诏曰:“光禄大夫孙谦,清慎有闻,白首不怠,高年旧齿,宜加优秩。”
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年逾九十,强壮如五十者,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力于仁义,行已过人甚远。从兄灵庆常病寄于谦,谦出行还问起居。灵庆曰:“向饮冷热不调,即时犹渴。”谦退遣其妻。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礼殡葬之。众咸服其行义。十五年,卒官,时年九十二。                                            
【注】①敕:帝王命令。②生口:奴隶。③被代:被接替。④尚方:官署名。⑤剧职:繁重的职务。(《梁书•孙谦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所知:所赏识
B.固辞不受固:本来
C.竞饷金宝竞:争相
D.高年旧齿,宜加优秩优秩:优待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谦“清慎”的一组是(   )(2分)
①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②谦退遣其妻
③(百姓)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 
④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
⑤郡多虎暴,谦至绝迹                   
⑥谦开厅事以待之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孙谦任巴东、建平二郡太守时,不用武力镇压境内的蛮人与獠人,而以恩惠进行感化,使得郡中安定。
B.孙谦为人刚直,令人畏服。因此建平王要举兵造反,事先找借口出使到京都,然后再起兵作乱。
C.孙谦身体强壮,直到年事已高,仍请求担任繁重的职务,为国家效力。最后,死于光禄大夫任上。
D.孙谦每次离职从官府搬出后,因没有私宅,就只得借官府的空车棚居住。这表现了他廉洁奉公的品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