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6分)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子夏为莒父①宰,问政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6分)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子夏为莒父①宰,问政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6分)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
子夏为莒父①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注] ①莒父:鲁国邑名。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孟子认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有个度,不应该停止的那就不能停止。
B.凡是前进太快的,那么后退起来也一定迅速,孟子反对那些锐意改革的人。
C.针对子夏的询问,孔子提出了“欲速则不达”的主张。
D.事实上,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是一致的,他们都反过偏激而是主张恰到好处。
(2)上面两段文字都表达了什么观点?(请用自己的话表述)(3分)
答案

(1))B
(2))只有中庸之道,做得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才是正确的,才能够从容不迫地顺利地达到目的(或“欲速则不达”,意思对即可)
解析

参考译文:
孟子说:“对于不应该停止的却停止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停止。对于应该厚待的却薄待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薄待。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子夏做了莒父邑的长官,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不要图快,不要贪小便宜。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便宜就办不成大事。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15分)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俱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选自清·郑日奎《游钓台记》,有删改。)
注: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好游山水。晚年将游历过的山水绘在室中观看,自称“卧游”。孙兴公:孙绰,字兴公,晋人,博学善文,曾作《天台山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未暇问名,之而已       颔:点头
  B.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固:本来
  C.如草寻磴               披:分开
  D.觉先生,悉在下风       视:看待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 (3分)
  A.作者历来仰慕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很想到他隐居之地浙东钓台去游览一番,这次乘船北上,心想应该可以如愿以偿了吧。
  B.钓台实际是两座高耸险峻的山峰,山上松树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就像一群游动的要飞起来的龙,严先生的祠堂就在山脚下。
  C.山上景色优美,向往已久的作者很想登山游览,可是船夫不同意停船靠岸,一番争议,依然不从,作者表示道歉,船方继续前行。
  D.虽不能登山,却有“目游”“鼻游”“舌游”“耳游”的独特感受,更有如舍船登上山巅,俯瞰群山的“神游”,因此作者感到非常痛快。
4、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
①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5分)
译文:                                                                             
② 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4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公子竟留赵。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赵。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告车趣驾归救魏。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秦兵不敢出。                                                (《史记·魏公子列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告车趣驾归救魏  趣驾:奔向魏王         
B.以平原君    称:顺遂,满足
C.公子妄人耳    妄人:胡作非为的人
D.赵王扫除自迎  扫除:打扫清除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魏无忌“仁而下士”的一组是(  )
①(赵孝成王)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②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③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④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⑤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⑥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⑤⑥
12.下列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陵君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也表现在对处士毛公、薛公二人的态度上,他早就知道此二人有才能,于是想尽一切办法亲自去见他们,以能跟此二人交往为幸。后来在对待魏国的态度上,二人为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B.在战国时期,平原君也算是礼贤下士的贵族公子,但跟信陵君比就相去甚远,他不但不了解处士毛公、薛公的才能,就是已经投奔他的门客毛遂的才能也并不真正了解。
C.秦国不断派兵讨伐魏国,魏王日夜为此担忧,不计前嫌派使臣去请公子。而公子出于私心,不准备救魏,后因毛、薛二公一番话使信陵君明白不救魏将无面目于天下,于是毅然奔魏。
D.当信陵君窃符救赵后,赵孝成王与平原君商量将赵国的五个城封赏给了信陵君,后来因信陵君听了门客的劝告才自谦起来,赵孝成王趁机宴请信陵君,要回五城,最后只将鄗作为信陵君的汤沐邑。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4分)
译文                                                                   
(2)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3分)
译文                                                                    
(3)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材料二: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二主要阐述言与行的关系,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
B.孔子认为朽木不可雕,责备宰予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可见孔子认为宰予就是一块朽木。
C.孔子认为粪土一样的墙壁,已经没有必要再污损了,干脆听之任之,无须指责。
D.曾子与宰予形成鲜明对比,孔子更欣赏曾子那样的人。
(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所讲的“自省”的?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完成《<论语>选读》选段中的相关问题(4分)
(1)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有怎样的富贵观?(2分)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从以上语录中,摘录两条现在仍有鲜活生命力的语句。(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廉 耻
(清)顾炎武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有不亡者乎?” 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不答。异哉,此人教子也!若由此业自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负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金马还之。羌性贪而吏清,前有八都尉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
(明·顾炎武《日知录·廉耻》节选)
注:《五代史》为欧阳修编著。
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弃礼义,廉耻       捐:丢弃
B.若由此业自卿相     致:导致

ycy


 
C.羌性贪而吏清       贵:推崇、重视D.前有八都尉好财货   率:一律、一概
⒍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此伏事公卿              悉金马还之 
B. 国家有不亡者乎          原皆生于无耻也
C. 异哉,此人教子也        管生能言也
D. 人如此,则祸败乱亡      吾时俯不答
⒎以下四句话,直接表现“无廉耻”的一项是(   )(3分)
A.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   B.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
C.悉以金马还之。       D.羌性贪而贵吏清。 
⒏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些人擅长搞阴谋诡计,好投机取巧耍花样,这归根结底缘于他们的无耻,正因为无耻,所以也就无所不为了。
B.“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文章用比喻的形式十分形象地表现了世道衰微、风雨如晦、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
C.颜之推对齐朝那位士夫的教子方法十分不屑,也不希望儿子像那个齐朝士夫的儿子一样发展。
D.管仲把廉耻作为维系国家命脉的支柱,欧阳修认为士大夫没有廉耻与国家败亡有着内在联系,而顾炎武认为士大夫无耻就是国耻。
⒐翻译和断句。(9分)
⑴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3分)
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⑵ 翻译上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①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3分)
                                                                    
 
②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