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郅都者,杨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帝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湖北省期中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郅都者,杨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帝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去。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滑,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至则族灭瞷氏首恶,余皆股栗。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 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自称曰:“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郅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尝为偶人像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于是遂斩郅都。(选自《史记·酷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岁余,郡中不拾遗/居:过了 B.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诣:往,到 C.野彘卒入厕/卒:最终 D.临江王独非忠臣邪/独:难道 2.下列各组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C.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 D.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郅都不畏强权、敢于对抗豪强权贵的一组是( ) ①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 ②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 ③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 ④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 ⑤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⑥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郅都被汉景帝任命为济南郡太守后,雷厉风行地打击济南豪强,影响极大,周围十几郡太守对他衷心敬服,视他如上司。 B.临江王被传到中尉府受审,郅都责讯甚严,临江王恐惧,请求郅都给他刀笔,欲写信直接向汉景帝谢罪,郅都不许。 C.郅都执法不阿,从不趋炎附势,难免得罪权贵,后因其对头魏其侯故意陷害,致使临江王自杀,郅都也因此遭窦太后记恨,最终被处决。 D.景帝欲救遇险的贾姬却遭到郅都的阻止,可见郅都是一个能考虑宗庙社稷而直言进谏的难得的忠臣。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C 2.D 3.B 4.C 5.(1)我既然离开父母出来做官,那本来就应该奉公守节以身殉职,无论如何不能再顾及妻子儿女。 (2)匈奴人早就听说过郅都的为人,郢都一到任后,匈奴便自动地把军队撤走了,直到郅都死都没有再靠近雁门。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涓从。高祖二年,拜为假左丞相,入屯兵关中。孝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趋治行,曰:“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代何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常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司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苔若也。”窋既洗沐[休假]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趋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生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显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无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二年,拜为假左丞相/假:非正式的,代理的 B.间侍,自从其所谏参/间:通“闲”,空暇 C.一遵萧何约束/约束:限制,不超出范围 D.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 /事事:干事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复饮之,醉而后去/试私从容问而父曰 B.至者,参辄饮以醇酒/参以中涓从 C.欲有所言,复饮之/曹参代之,守而无失 D.乃请参游园中/乃反取酒张坐饮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曹参“守而勿失萧何之法”的一项是( ) ①高祖二年,拜为假左丞相,人屯兵关中 ②参代何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 ③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④惠帝常怪相国不治事 ⑤参怒,而笞窋二百 ⑥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惠帝惊怪相国不理政事,怀疑是轻视自己,就让他的儿子曹窋去劝说,希望曹参能多关心国事。 B.曹窋按照汉惠帝的嘱托去劝他父亲,结果曹参不但不听,还痛打了儿子一顿,认为他不懂治国的道理。 C.曹参担任汉相国,虽然整天喝酒,平庸无为,但因继承萧何政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也得到百姓称赞。 D.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曹参战功的获得借助了淮阴侯韩信的才干和力量。 5.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参闻之,告舍人趋治行,曰:“吾将人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 B.假舆马者/假:利用 C.锲而不舍/锲:雕刻 D.而绝江河/绝:断绝 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粗词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蟹六跪而二螯 D.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3.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4.下列对文意的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B.本文作者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又善用比喻。本文中均有体现。 C.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如“积善成德”。 D.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少孤,鞠于外家,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书。袖所著文谒戚纶,纶器重之。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再调海盐令。县东南旧有港,导海水至邑下,岁久湮塞。宗道发乡丁疏治之,人号“鲁公浦”。 天禧元年,始诏两省置谏官六员,考所言为殿最,首擢宗道与刘烨为右正言。谏章由阁门始得进而不赐对①,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宗道风闻。多所论列,帝意颇厌其数。后因对,自讼曰:“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帝抚谕良久,他日书殿壁曰“鲁直”,盖思念之也。 章献太后②临朝,问宗道曰:“唐武后何如主?”对曰:“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后默然。时有请立刘氏七庙③者,太后问辅臣,众不敢对。宗道不可,曰:“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帝、太后将同幸慈孝寺,欲以大安辇先帝行,宗道曰:“夫死从子,妇人之道也。”太后遽命攀后乘舆。时执政多任子于馆阁读书。宗道曰:“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邪?”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再迁尚书礼部侍郎、祥源观使。疾剧,帝临问,赐白金三千两。既卒,皇太后临奠之,赠兵部尚书。 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之。”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宗道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尝以语太后。太后临期,遂大用之。(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五》) 注释:①不赐对:不能跟皇帝当面谈意见。②章献太后:姓刘,是宋真宗的皇后。真宗去世后,仁宗即位时年幼,章献太后遂垂帘听政。后归政仁宗,卒谥“章献明肃”。③七庙:历代帝王为进行宗族统治,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七庙只有天子才能设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孤,鞠于外家/孤:幼年丧父 B.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易:轻视,看不起 C.欲以大安辇先帝行/先:已故的,多用于尊长 D.宗道屡于帝前折之/折:指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后因对,自讼曰/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C.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D.宗道曰:“第以实言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够表现鲁宗道为人刚正的一组是( ) ①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 ②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 ③臣窃耻尸禄, 请得罢去 ④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 ⑤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 ⑥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A.②④⑥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①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宗道任海盐县令时,县东南原来有小河道,能够引海水到城下。但是年久堵塞,宗道派遣乡丁疏通治理好了这条河道。人们从此称这条河道为“鲁公浦”。 B.宗道在朝廷上多次进谏从传闻得知的事情,皇上心里很是讨厌他说得太多。鲁宗道为自己辩解不成无奈辞职,皇上在大殿上写上“鲁直”二字,来表示对宗道的思念。 C.宗道曾指责章献太后不应该在七庙中设立自己的牌位,又当众阻拦太后的车队。要求太后不能无视先皇礼制弃车乘辇。对于这些指责,章 献太后都能虚心接受并一一改正。 D.鲁宗道为人忠实,有一次陪故人去酒店饮酒,刚好遇到皇上紧急传唤他,他如实告诉了皇上,皇上果然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重用了他。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知赏。年十八,领本州中正。寻兼尚书度支郎,仍历五兵左民郎中。 天统中,出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举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①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②,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监。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私,门生藜藿,聿修犹以故情,存问来往。彦深任用,铭戢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亦由其援引。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得之。 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聿修在尚书十年,未曾受升酒之馈。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太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送白紬④为信。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亦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而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选自《北齐书》) 注释:①素流:士族高门子弟。②清华:清要官职。③戢:感念。④紬:音chóu,丝织品。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 荣:认为……荣耀 B.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报:报告 C.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监 许:称赞 D.敬承来旨,吾无间然 间:嫌隙,不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聿修犹以故情,存问来往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①一日之赠,率而不思 ②一官之间,而气候不齐 C.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D.①多言可畏,譬之防川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袁聿修“为官廉谨”的一组是( ) ①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知赏 ②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云 ③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 ④在尚书十年,未曾受升酒之馈 ⑤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 ⑥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聿修出身于名门,自幼清净寡欲,与世无争,受到赏识。十八岁就担任本州中正官,后不断升迁,历任清要之职。 B.在担任信州刺史期间,袁聿修为政清靖,不言而治,深受信任。在离职时,百姓争相来送,挤满道路;后又立碑以记述他的德政。 C.袁聿修和水部郎中赵彦深结为朋友,赵彦深免职后,门前冷落,聿修念及旧情,仍去看望。赵彦深后来复出,对袁聿修感念甚深。 D.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巡察,考核官员的得失。途经兖州,特意拜访旧友邢劭,以叙是情,但没有接受邢劭所赠的白纳。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知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
潮州韩文公庙碑 宋·苏轼 |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下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安一日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弭:消除,制止 B.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审:清楚 C.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榜:文告 D.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卒:通“猝”突然,仓促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B.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C.君子学道则爱/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也 D.是孰使之然哉/然视其左右,来者已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论述古代圣贤的伟大和死而不朽的原因,下笔洋洋洒洒,看似离题,却是将韩愈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在古今先贤的排序中给韩愈确定一个合适位置,从而为评价韩愈定一个基调。 B.碑记的传统写法是以叙事为主,而本文却是以议论为主,其间叙事均以议论出之。作者从“文”“道”“忠”“勇”四个方面盛赞韩愈的历史功绩,并将其归于韩愈具有浩然之气。 C.作者指出韩愈的成功在于合乎“天道“,因而他合普通老百姓的心,能够受到南海人民世世代代的祭祀。但韩愈却不能尽人事,因而他触怒宪宗,受到皇甫镈、李逢吉等人的毁谤。 D.韩愈在潮州兴学,带来了潮州教育的发展。虽然潮州人不忘韩愈的政绩,十分信仰、缅怀他,但作者认为韩愈并不眷恋潮州,所以在潮州不到一年就离开了。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