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①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②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①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②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福建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孟子·尽心下》)
  【注】①施:给予。②不下带:带,腰带。古人视不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1)根据原文填空。
君子追求_________和_________;而常人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在_________上往往存在错位。
(2)根据文,说说如何避免“舍其田而芸人之田”这一现象的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善言 善道 轻重
(2)修养应从自身做起,不舍近求远;应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养。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三游洞序
[唐]白居易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三月十日三会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搏,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荧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异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俯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乃命予序而纪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注释】①微之:元稹,字微之,是白居易的诗交好友,时称元白。②诋(zhī)命:遵命。之:往。③知退: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的字。④梯危缒(zhuì)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缒:用绳子拴住人、物传送。⑤矧(shěn):况且。⑥廞:通“嵌”。两崖相廞间:指两个山崖相衔接的地方。
1.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之棹送予——反:调转
B.其怪者如臂——引:张开
C.率仆夫芜刈翳——芟:割除
D.旦将去——迨:将近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叙写了三人同游三游洞,各赋诗题壁的经历,本文是白居易为三人游洞诗所写的序。
B.本文写三人相会的情形着墨不多,但从“微之反棹送予”这一细节中,则可体会元白二人的深挚情谊。
C.三人发现并游览三游洞的经过,是文章的重点,三游洞内景致的特点可用险、惊、幻三个字来概括。
D.本文叙事简洁有序,写景生动逼真,写情直抒胸臆,质朴明畅,堪称游记小品文中的佳作。
3.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岂独是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与韩荆州书
李  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今君候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一荐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推下流,大开奖饰,唯君侯图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五好剑术,遍诸侯        干:谒见。     
B.王公大人,与气义         许:答应。     
C.未下车即苟慈明         辟:征召。     
D.既下车又辟孔文举        下车:指官员走马上任。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     
B.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C.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     
D.幸推下流,大开奖饰,唯君侯图之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借“天下谈士”的话肯定韩朝宗的德高望重,进而以毛遂自比,不卑不亢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心愿,作为全文的纲领。
B.作者叙述自己的经历和才能,赞颂韩朝宗的学识与声望,并反复请求引荐,以表“待价而沽”的用意。     
C.文中两次引证古人并历举韩朝宗提携后进的事例,委婉曲折地说明自己之所以希望“委身国土”“敢效微躯”的动机。结尾,李白表示准备进献礼物,希望韩朝宗能尽早引荐自己。
D.全文顿挫跌宕,起伏照应,笔力豪迈,但也夹杂着某些吹捧权势的庸俗之词。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2)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5.在这封书信当中,李白勇敢而又巧妙地推荐了自己。在当今社会,我们需不需要自我推荐?请根据自己的经历谈谈认识。(200字左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  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屯。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以也             良:确实。     
B.大块我以文章       假:给。     
C.赏未已            幽:幽雅景致。     
D.天伦之乐事        序:序列。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况阳春召我烟景                 
②开琼筵坐花     
③险远,则至者少                 
④良有也     
A.①句和④句相同,②句和③句相同。     
B.①句和④句相同,②句和③句不同。     
C.①句和④句不同,②句和③句相同。     
D.①句和④句不同,②句和③句不同。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一语借用《庄子·刻意》中的典故,表明人生欢乐无限,今晚要尽情欢乐。   
B.从“浮生若梦”到“秉烛夜游”,表达的是及时行乐,在宴会上尽情欢乐的思想感情。   
C.全文虽然写了如诗如画的美景,又畅叙天伦之乐,但读起来感到低沉,充满消极的思想。   
D.“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成为万口传诵的名句,一方面体现了春景的特色,另一方面将审美的主体拟人化,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人生的思想感情。
4.用斜线(/)给下列文段断句。 根 壮 则 梗 地 脉 耗 阳 气 而 新 植 者 不  得 滋 叶 大 则 阴 翳 蒙  碍 而 新 植 者 不 得 畅 以 茂 又 其材 拳 曲 臃 肿 疏 轻 而 不 坚
5.尽管这篇序中出观了“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字句,但读完全文,我们并没有消极之感。这是为什么?请探究其原因。(200字左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孟子·尽心下》
  【注】①不下带:带,腰带。古人视不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言辞浅近,听者容易入耳;含义深远,教育价值自然就大,孟子把它作为“善言”的标准是很有道理的。
B.孟子所谓的“善道”有两条标准,一是理解掌握不难,二是施行运用的作用广大。
C.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注重自身的修养,从主动替别人耕田这样的小事做起,他就具有了君子的操守。
D.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很多,对自己的要求却很低,这是世俗之人的通病。
(2)下面选段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的理解。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从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
  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成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
  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馨钦其节俭,乃从竹屏风、缔绺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
  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
  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之事,护皆与祥参谋。
  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浑,遂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抚安西土,振旅而还。进封凉国公。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谥日景。 (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
注:①尚:指娶公主为妻。②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③詧(chá):人名。④缔络(chī xì):葛布的统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有以良子镇武川者,遂家焉      家:定居   
B.远近蛮夷,莫不附            款:款待   
C.是岁,大有              年:收成   
D.诏祥与宇文贵兵讨之            总:统领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贺兰祥惠民业绩的一组是……(    )   
①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   
②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③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   
④命所在收葬之   
⑤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   
⑥惨造富平堰,开渠引水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兰祥出身贵族,年少丧父,守孝符合礼仪;在舅舅家长大,很受太祖钟爱,虽然在军旅中,却不断多方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   
B.贺兰祥少时就有胆略勇气,志在建立功业,从十七岁开始担任官职,后来在对东魏和吐谷浑的战斗中,都获得胜利,官爵得到晋升。   
C.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他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俭作风也受到邻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警的钦敬。   
D.贺兰祥一直受到太祖的信赖,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政的晋公护对他也非常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谋划。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   
                                                                                         
(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