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阅读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山东省月考题
课内文言文阅读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险衅(xìn) 祚薄(zuò) 床蓐(rù) 茕茕孑立(qióng) B、洗马(xǐ) 逋慢(bū) 拔擢(zhuó) 终鲜兄弟(xiǎn) C、优渥(wò) 期功(qī) 闵凶(mǐn) 逮奉圣朝(dài) D、伪朝(wèi) 矜悯(jīn) 郎署(shǔ) 猥以微贱(wèi)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B.沐浴清化 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C.察臣孝廉 察:考察。 D.形影相吊 吊:安慰。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成立 成立:成长,能自立。 B.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润泽。 C.拜臣郎中 郎中:医生的古称。 D.岂敢盘桓 盘桓:徘徊、逗留。 4.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都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5.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未尝废离 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③不矜名节 ④愿陛下矜悯愚诚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7.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
答案
1.A 2.C 3.C 4.C 5.A 6.B 7.B |
举一反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 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晋侍中含九世孙。祖见远,齐御史治书。正色立朝,有当官之称。及梁武帝执政,遂以疾辞。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恸哭而绝。梁武帝深恨之,谓朝臣日:“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人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当时嘉其忠烈,咸称叹之。父协,以见远蹈义忤时,遂不仕进。梁元帝为湘东王,引协为其府记室参军 协不得已,乃应命 之仪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神州颂》,辞致雅赡。梁元帝手敕报日:“枚乘二叶,俱得游梁;应贞两世,并称文学 我求才子,鲠慰良深 。” 江陵平,之仪随例迁长安。世宗以为麟趾学士,稍迁司书上士。高祖初建储宫,盛选师傅,以之仪为侍读。太子后征吐谷浑,在军有过行,郑译等并以不能匡弼坐谴,唯之仪以累谏获赏。即拜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邑二百户。宣帝即位,迁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 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深为帝所忌。然以恩旧,每优容之 。及帝***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宣帝崩,刘防、郑译等矫遗诏,以隋文帝为丞相,辅少主。之仪知非帝旨,拒中弗从。防等草诏署讫,逼之仪连署。之仪厉声谓防等日:“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 方今贤戚之内,赵玉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各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于是防等知不可屈,乃代之仪署而行之a。文帝后索符玺,之仪又正色日:“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于是隋文帝大怒,命引出,将戮之,然以其民之望也,乃止。出为西疆郡守。 隋文帝践极,诏征还京师,进爵新野郡公。开皇五年,拜集州刺史。在州清静,夷夏悦之。十年正月,之仪随例入朝。隋文帝望而识之,命引至御坐,谓之曰:“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乃赐钱十万、米一百石。十一年冬,卒,年六十九。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
(《周书》列传第三十二)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武帝深恨之 恨:怨恨 B.然以恩旧,每优容之 优容:宽容 C.奈何一但欲以神器假人 假:授,给予 D.命引出,将戮之 引: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颜见远乃至于此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 世宗以为麟趾学士。 以区区不能废远 C. 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从。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D. 乃代之仪署而行之。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常。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颜之仪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 ①当时嘉其忠烈,咸称叹之 ②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 ③及帝***王轨,之仪固谏 ④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从 ⑤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 ⑥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之仪幼年颖悟,长大后,喜欢写词赋,曾经给梁元帝进献了一篇《神州颂》,文辞典雅富丽,梁元帝亲自回书称赞他的才能。 B.颜之仪曾被选为太子侍读,可后来太子征讨吐谷浑时,在军中有不轨行为,其他人都因不能纠正辅助而受到责罚,只有颜之仪因为屡次劝谏而获赏。 C.宣帝去世后,刘防、郑译等人伪造遗诏,让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颜之仪知道不是宣帝的旨意,拒绝相从。 D。隋文帝做了皇帝后,将他征回京师,加封了他爵位,认为颜之仪是一位能“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人。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 乾清宫灾,廷和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九庙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 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复与大学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乃已。 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工部及给事、御史言之,皆不听,趣内阁撰敕。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廷和力争,言:“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因请究拟旨者何人,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 廷和先累疏乞休,其后请益力。三年正月,帝听之去。明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居久之,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所积几何,时对曰:“可支数年。”帝慨然曰:“此杨廷和功,不可没也。”(节选自《明史·杨廷和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性沉静详审——审:慎重 B.郁然负公辅望——负:怀有 C.趣内阁撰敕——趣:通“促”,催促 D.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顾:顾念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廷和直言劝谏的一组是( ) ①下诏罪己,求直言 ②凡十余条,皆切至 ③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 ④天子至尊,不敢渎献 ⑤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 ⑥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廷和少年成名志向远大。他十二岁中举,十九岁时比父亲先考中进士,喜欢考察研究国家的旧制旧例、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 B.杨廷和讲究孝道。父亲去世时,他请求允许奔丧,但皇上不答应,杨廷和再三请求,皇上才答应了。杨廷和的做法也开了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先例。 C.杨廷和敢于制止皇帝的不合理要求。皇上在宣府打猎,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制旗到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认为这些要求不妥,执意不从,皇上只好作罢。 D.杨廷和爱惜民力。江东一带连年歉收,宦官请求派官员督促织造,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明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求不要派遣,终于阻止了此事。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请究拟旨者何人,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叶颙,字子昂,兴化军仙游人。登绍兴元年进士第,为广州南海县主簿,摄尉。盗发,州檄巡、尉同捕,巡检获盗十余人,归其劳于颙,颙曰:“掠美、欺君、幸赏,三者皆罪,不忍为也。”帅曾开大喜之。 知信州贵溪县,时诏行经界,郡议以上中下三等定田税,颙请分为九等,守从之,令信之六邑以贵溪为式。知绍兴府上虞县。凡徭役,令民自推货力甲乙,不以付吏,民欣然皆以实应。催租各书其数与民,约使自持户租至庭,亲视其入,咸便之。帅曹泳令今岁夏租先期送什之八,颙请少纾其期,泳怒。及麦大熟,民输租反为诸邑最,泳大喜,许荐于朝,颙固辞。知处州,青田令陈光献羡余百万,颙以所献充所赋。汤思退之兄居处州,家奴屠酤犯禁,一绳以法,思退不悦。属常州逋缗钱四十万,守坐免,移颙知常州。 金犯边,高宗视师建康,道毗陵,颙赐对舟次,因言:“恢复莫先于将相,故相张浚久谪无恙,是天留以相陛下也。”颙初至郡,无旬月储,未一年余缗钱二十万。或劝献羡,颙曰:“名羡余,非重征则横敛,是民之膏血也,以利易赏,心实耻之。” 御史林安宅请两淮行铁钱,颙力言不可,安宅不能平,既入枢府,乃上章攻颙云:“颙之子受宣州富人周良臣钱百万,得监镇江大军仓。”御史王伯庠亦论之。颙乞下吏辩明,上下其事临安府,时王炎知临安,上令炎亲鞫置对,无秋毫迹。狱奏,上以安宅、伯庠风闻失实,并免所居官,仍贬安宅筠州,召颙赴阙。入见,上劳之曰:“卿之清德自是愈光矣。” 颙为人清介,与物若无忤,至处大事毅然不可夺。友人高登尝上书讥切时相,名捕甚急。颙与同邸,擿令逸去,登曰:“不为君累乎?”颙曰:“以获罪,固所愿也。”即为具舟,舟移乃去。自初仕至宰相,服食、僮妾、田宅不改其旧。(节选自《宋史?叶颙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信之六邑以贵溪为式——式:形式 B.属常州逋缗钱四十万——逋:拖欠 C.至处大事毅然不可夺——夺:改变 D.不为君累乎——累:连累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叶颙为人清正耿介的一组是( ) ①亲视其入,咸便之 ②许荐于朝,颙固辞 ③家奴屠酤犯禁,一绳以法 ④颙力言不可 ⑤卿之清德自是愈光矣 ⑥以获罪,固所愿也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海县发生盗贼事件,知州命令巡检、县尉一同追捕盗贼,巡检抓获盗贼十多人,欲归功于叶颙,叶颙拒绝接受,可见他诚实、正直,不贪恋功名。 B.汤思退哥哥的家奴屠宰和酿酒违反禁令,叶颙秉公而断,因此得罪了汤思退,恰巧常州知府因罪罢免,汤思退便借机将叶颙调任常州。 C.叶颙极力反对御史林安宅欲在两淮流通铁钱的请求,林安宅就上书攻击说叶颙之子受贿。皇上让朝廷上下官员赴临安府核查,结果发现毫无迹象。 D.叶颙为人坚毅,处事果断。他的朋友高登曾上书指责掌权的宰相,朝廷指名追捕得非常紧急,叶颙不怕得罪权臣,亲自掩护其离开。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掠美、欺君、幸赏,三者皆罪,不忍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恢复莫先于将相,故相张浚久谪无恙,是天留以相陛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魏兰根,巨鹿下曲阳人也。兰根身长八尺,仪貌奇伟,泛览群书,机警有识悟。起家北海王国侍郎。丁母忧,居丧有孝称。将葬常山郡境,先有董卓祠,祠有柏树。兰根以卓凶逆无道,不应遗祠至今,乃伐柏以为椁材。人或劝之不伐,兰根尽取之,了无疑惧。遭父丧,庐于墓侧,负土成坟,忧毁殆于灭性。出除本郡太守,并有当官之能。 正光末,尚书令李崇为本郡都督,率众讨茹茹,以兰根为长史。因说崇曰:“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或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悉免为民,入仕次叙,一准其旧,文武兼用,威恩并施。此计若行,国家庶无北顾之虑矣。”崇以奏闻,事寝不报。 孝昌初,转岐州刺史。从行台萧宝寅讨破宛川,俘其民人为奴婢,以美女十人赏兰根。兰根辞曰:“此县界于强虏,皇威未接,无所适从,故成背叛。今当寒者衣之,饥者食之,奈何将充仆隶乎?”尽以归其父兄。朝廷以兰根得西土人心,加持节、假平西将军。寻入拜光禄大夫。 庄帝之将诛尔朱荣也,兰根闻其计,遂密告尔朱世隆。荣死,兰根恐庄帝知之,忧惧不知所出。时应诏王道习见信于庄帝,兰根乃托附之,求得在外立功。道习为启闻,乃以兰根为河北行台,于定州率募乡曲,欲防井陉。时尔朱荣将侯深自范阳趣中山,兰根与战,大败,走依渤海高乾。属乾兄弟举义,因在其中。高祖至,以兰根宿望,深礼遇之。及高祖将入洛阳,遣兰根先至京师。时废立未决,令兰根观察魏前废帝。帝神采高明,兰根恐于后难测,遂与高乾兄弟及黄门崔固请于高祖,言废帝本是胡贼所推,今若仍立,于理不允。高祖不得已,遂立武帝。废帝素有德业,而为兰根等构毁,深为时论所非。兰根虽以功名自立,然善附会,出处之际,多以计数为先,是以不为清论所许。(选自《北齐书?魏兰根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忧毁殆于灭性——殆:几乎 B.控摄长远——摄:控制 C.事寝不报——寝:平息 D.深礼遇之——遇:对待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魏兰根“机警有识悟”的一组是( ) ①庐于墓侧,负土成坟 ②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 ③文武兼用,威恩并施 ④尽以归其父兄 ⑤遂密告尔朱世隆 ⑥走依渤海高乾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兰根准备在常山郡安葬母亲,但那里先建有董卓祠堂,他认为董卓是叛逆,于是不顾他人劝阻,坚决砍伐了董卓祠堂的柏树为母亲做了棺木。 B.将军萧宝寅攻破宛州时,将俘获的十个美女送给了魏兰根,兰根认为这里的百姓是无奈从匪,应该慰问安抚,就把十个美女送还其家。 C.魏兰根曾经将孝庄帝要诛***尔朱荣的消息密报给尔朱世隆,结果尔朱荣被***后,他因怕此事被孝庄帝知道,就忧虑畏惧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D.在拥立废帝这件事上,魏兰根表现出精于算计的一面。他为了讨好巴结高祖,而说废帝不当立,最终使很有德才的废帝未能即位。 4.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当寒者衣之,饥者食之,奈何将充仆隶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帝素有德业,而为兰根等构毁,深为时论所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阅者以其言戆,置二甲。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阁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曰:“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 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目供韭一束。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二百六十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与:参加。 B.卒定谳,论罪如律——论:议论 C.一权量,定法度——一:统一。 D.复欲于计典黜之——黜:罢免。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 ) ①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②时步行间里问,周咨疾苦 ③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 ④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 ⑤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 ⑥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元淳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初任昌化县知县时,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税,减轻了百姓负担,使百姓“相率以力耕为业”,发展了当地农业生产,城中人口得以增多。 B.陶元淳为官刚正,不怕得罪上司。在任崖州知州时,守备黄镇中违法***人,陶元淳依法审案被诬陷,总督下令琼州总兵“会讯”。陶元淳得知后上书申辩,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 C.陶元淳一身正气,不惧威胁。在他初审黄镇中违法***人的案子时,黄镇中命令披甲操刀的士兵冲人衙¨以武力相威逼,陶元淳全无惧色,拍案怒斥,黄镇中“气慑”而退。 D.陶元淳力行节约,生活俭朴,为官时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他喜欢与读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他多次因病请求辞官而不得允许,终因积劳成疾而病故于任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