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屈原至于江滨,被①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②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③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屈原至于江滨,被①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②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③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④。”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⑤。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啜其醨⑥?何故怀瑾握瑜⑦,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⑧,受物之汶汶⑨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⑩乎?” [注]①被:通“披”。②渔父:捕鱼者,渔翁。③三闾大夫:官职名,本文中代指屈原,因他曾任此职。④见放:被放逐。⑤凝滞:拘泥。推移:变迁,转移。⑥鋪:吃,食。糟:未清带滓的酒。啜:尝,饮。醨:淡酒。⑦瑾、瑜:都是美玉名。此处比喻高尚的品德。⑧察察:清白,高洁。⑨汶汶(mén):污浊的样子。⑩皓皓:洁白,光明。温蠖:尘垢。 1.对于“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原因,屈原和渔父的看法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以“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屈原和渔父的这番对话,你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渔父: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2.人不能与浊世同流合污。 3.屈原表现出坚守操守的高风亮节;渔夫回避矛盾,逃避现实,与屈原相形见绌。(言之有理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
书沈通明事 汪琬 |
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赁居苏州,变姓名,卖卜以自活。未几爱妾死,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已,复弃浮屠服,北访故人于邓州。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美须髯,以饮酒自豪。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公捉其手曰:“君状貌稍畀,必将有物色之者,非我其孰为鲁朱家耶?”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居久之,遇赦始得出。 通明少以勇力闻,尝与贼战,贼射之洞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创,往逐射者,竞***其人而还,一军皆壮之。今且年八十余,膂力稍衰矣,饮酒犹不减少时,任侠自喜,亦如故也。 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当此之时,或有其人而不用,或用之而不尽。至于庙堂秉事之臣,非淫邪朋比即怀禄耽宠之流。当其有事,不独掣若人之肘也,必从而加媒孽焉。及一旦偾决溃裂,束手无策,则概诬天下以乏才。呜呼!其真乏才也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属其家通明——属:托付 B.皆逡巡引却——引却:后退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魁垒:高大 D.率倜傥非常之人——率:率领 2.下列句子中,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的一组是( ) ①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②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 ③若辈亦知沈将军耶 ④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 ⑤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 ⑥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通明原为明末军官,为人仗义轻财,年轻时以勇猛闻名,八十多岁时酒量仍不减当年,还像过去一样以行侠自豪。 B.入清以后,沈通明闭门不出,后来移居苏州,改名换姓,靠给人算命维持生活,后出家为僧,不久还俗,北上邓州寻访故人。 C.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 D.作者认为明末像沈通明那样的人才得不到重用,而朝廷中掌权的大臣都是些心术不正、结党营私、追名逐利的小人。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兰亭集序》作者写兰亭的景色时突出了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感情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后人多评价《兰亭集序》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对此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取诸怀抱——取:取得 B.趣舍万殊——趣:趋向,取向 C.感慨系之——系:附着 D.终期于尽——期:期限 2.下列句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当其欣于所遇/亦将有感于斯文 B.亦足以畅叙幽情/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引以为流觞曲水 D.其致一也/列坐其次 3.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亦将有感于斯文 B.俯察品类之盛 C.感慨系之矣 D.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4.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B.当其欣于所遇 C.不能喻之于怀 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5.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 B.本段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道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成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晋书·王羲之传》) 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 )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