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许允妇,阮卫尉女,德如[注释]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许允妇,阮卫尉女,德如[注释]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01 期末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许允妇,阮卫尉女,德如[注释]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查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选自《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阮德如,名侃,晋尉氏人,官至河内太守。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便捉裾之——停:让(他)留下
B.明主可以理——夺:改变
C.允衣服败坏——败坏:破旧
D.勿忧,还。——寻:(会)找回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妇有四德,卿有几? 
  有蒋氏者,专利三世矣。
B.新妇乏唯容尔。
  子为父死,无恨。
C.许允晋景王所诛。
  窃大王不取也。
D.夫百行德为首。
  自王侯下莫不逾侈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检校,皆官得其人,(魏明帝)于是乃释(许允)
B.(阮新妇)作粟粥待(许允)
C.若(诸儿)才流及父,当收(成命)
D.(汝等)不须极哀,会止(汝等)便止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验证许允妇料事无误的一组是(     )
①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卿宜查之。”
②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
③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④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⑤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⑥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许允妇容貌奇丑,以致在拜堂之后丈夫竟然不肯入洞房。然而她凭自己的准确判断和机智应对,赢得了丈夫的尊重。
B.许允担任吏部郎时,大多任用同乡,魏明帝为此派卫队将领去逮捕他。许允听从妻子的告诫据理力争,最终无罪获释。
C.丈夫被晋景王杀害,是许允妇早已料到的事,所以当事情果真发生的时候,她镇静自若,照旧织布,神色不变。
D.许允被害,门生担心他们母子的安全,想把许允的儿子藏起来。后来全家迁到许允墓地居住,孩子才免遭祸患。

答案
1.D
2.B
3.C
4.C
5.D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一)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二)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矣。”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选自《左传·秦晋崤之战》)(三)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穆公访诸蹇叔——访:咨询,征求意见
B.勤而无所,必有心——悖:错误
C.非利害深秦穆之心——中:符合
D.能若是乎——讵:岂,难道
2.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秦伯,与郑人盟
  烛之武出秦穆公
B.必死是,余收尔骨焉
  道芷阳
C.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
D.失其所,不知
  相之久也,相信之深也
3.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夫人之力不及此
  斯人,吾谁与归
B.杞子自郑使告
  燕王拜送
C.劳师袭远,非所闻也
  越国鄙远,君知其难也
D.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
  臣壮也,犹不如人
4.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杞子作为秦国驻防在郑国的将领,拿到了郑国都城北门的钥匙之后,建议穆公里应外合消灭郑国,得到了穆公的支持,由此可以看出秦穆公急于扩张的野心。
B.蹇叔认为,千里奔袭,容易泄漏消息,疲惫之师也难以取胜,指出师出必败,并预测出遭晋军伏击战败的地点,然而秦穆公利令智昏,坚持进军郑国。
C.吕祖谦认为,当年秦穆公为了与郑国结盟甚至不惜和晋国把关系闹僵,而现在又对郑国发动战争,看似前后矛盾,实则本质相同,那就是出于对秦国利益的考虑。
D.吕祖谦指出,秦穆公是个利欲熏心的政治野心家,一旦有人开出比烛之武更诱人的条件,他就会立刻和烛之武翻脸断交,全然不顾两人多年的交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1.解释下列加粗词。
(1)登进士第(  )
(2)操行坚正,于世务(  )
(3)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  )
(4)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石(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荆轲遂见太子,太子避席顿首曰:“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赵不能支秦,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往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选自《刺客列传》,有删改)
  注:①曩者:过去。这里指刚才。不称:不相宜,不合适。 ②博:古代一种博戏。③太牢:牛、羊、猪三种牲畜各一头,是古代祭祀的重礼。借指贵重美食。
1.下面加粗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盖聂怒而之——范增数项王
B.荆卿则已驾而榆次矣——公曰:“……吾其还也。”亦
C.鲁句践与荆轲博,争——至易水上,既祖,取
D.则不可,而刺杀之——不如善遇之
2.下面对加粗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使往之主人:前一“使”字为动词,意为“派遣”;后一“使”字为名词,意为“使者”。
B.使悉反诸侯侵地:“悉”,副词,意为“全部、全都”;“反”通“返”,意为“返还”。
C.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代词,意为“那些”;“长者”,名词,意为“年长的人”。
D.供太牢具,异物间进:“异物”,意为“不一般的东西”,指特异珍奇之物,如珍珠宝玉等。
3.指出与例句“燕小弱,数困于兵”句式相同的一项(     )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夫晋,何厌之有
4.用“/”为下面文字断句。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5.“论剑”“争道”“饮酒”“和歌”等情节刻画的荆轲形象与课文《荆轲刺秦王》中的一致吗?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下面问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哙遂入,帷西向立——披:掀开
B.杀人如不能——举:尽
C.道芷阳行——间:趁机
D.沛公则车骑——置:放弃,丢下
2.下列句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遣将守关者——君安与项伯有
B.招樊哙出——击沛公于坐
C.覆其盾地——若亡郑而有益
D.令张良留谢——度我至军中,公
3.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张良)则与(樊哙)斗卮酒
B.加彘肩(于盾)上
C.(沛公)劳苦而功高如此
D.(项王)欲诛有功之人
4.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樊哙有勇有谋的一组是(     )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②“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④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⑤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5.根据文段意思,用从课文中演化出的成语填空,使下面一段话完整顺畅。
  张良在宴会上看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危急情况,便立即到军门告诉樊哙。樊哙英勇闯帐,对项羽陈说秦王暴政失民心,重提楚怀王与众将的约定。表白沛公入关之后___________,还军霸上,等待项王。并强调如果项羽要杀像刘邦这样___________的人,就与暴秦无异。刘邦借故离开宴会,却为没有辞行而犹豫时,樊哙向他指出当时的处境是_________________;做大事的人不必顾虑这些细枝末节。刘邦在张良、樊哙等人的帮助下,终于从鸿门宴金蝉脱壳,回到军中。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问题。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注],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上,指刘邦。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何等已数言上:估计
B.不及以,自追之:听说
C.亡,何也:你
D.王慢无礼:一向
2.下列句中加粗字与“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中的“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秦以利晋,
B.不战而人之兵
C.孔子登东山而
D.素留侯张良
3.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丞相何亡 ②吾为公以为将
A.①丞相为什么逃跑 ②我为公家让他作将军
B.①丞相怎么逃亡了 ②我因为你让他作将军
C.①丞相萧何逃跑了 ②我因为你让他作将军
D.①丞相逃到哪里去了 ②我为公家让他作将军
4.从上文看,“于是王欲召信拜之”(文中加粗加斜的句子)表现了刘邦(     )
A.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B.求贤若渴,闻过则喜
C.随心所欲,喜怒无常
D.善纳忠言,素慢无礼
5.请用原文语句回答“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的最根本原因。(不超过15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