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四川省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四人并不至。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征之,复固辞疾笃。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朕能生君,能***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颖川陈?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
  [注] ①玄:黑色的币帛,常用作聘用贤士的礼品。 ②不訾:不可比量,指非常贵重。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固疾笃——辞:推辞。
B.环之中——堵:院子。
C.月羊酒——致:送给。
D.问得失——延:延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隐壶山之阳——室西连中闺
B.为英设坛席——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待师傅之礼——仆口语遇遭此祸
D.怪问之——拔剑撞破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英自幼学贯五经,因此求学者从四面八方来拜他为师,州郡官府及公卿也因此多次征聘他出来做官。
B.樊英曾多次拒绝皇帝的征召。后来,顺帝责令郡县官府把他送进京城。到京后,樊英仍声称有病,不肯拜见顺帝。
C.樊英不惧皇帝的威压,在殿上针锋相对,拒不应命。后来皇帝在生活上关心他,还以师礼相待,他才接受了五官中郎将之职。
D.樊英不得已接受皇帝的诏令,既未能坚守自己的名节,又未能提出奇谋远策。谈到他的人因此感到失望,有人甚至对他进行批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D
3.A
4.(1)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
  (2)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的生命,使君王发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你匡时救世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 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其见抑也如此。衣冠之士,并皆忌之,咸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人皆惜之。
1.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文章世(     ) (2)不大位(     )
(3)其箱笥(     ) (4)为时所(     )
2.下列句子加粗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
B.所以不欲观览
C.衣冠之士
D.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于此人,不足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刘禹锡、李德裕德对话中,可以看出刘的意图是___________,李的态度是___________。
5.文中为什么要将白居易与贾谊相比?请联系全文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弒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弒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者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回生问《老子》书。固曰: “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 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选自《史记·橘林列传》)
  注:司,管理四徒的官县,秦、汉时一种筑城的劳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下不能正言过以尊天子——匡:辅佐。
B.代立南面——践:登上(王位)。
C.乃固科兵,下圈刺秦——假:给予。
D.薛人公孙弘亦——征:(被)征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满喜欢相同的一组是(     )
A.桀、之民不之使而归汤、武——于是长安群约车百乘,质于齐
B.何?上下之分也——不为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C.景知大后怒固真言无罪——汝之结束了明不克藤其泽乎
D.诸齐人《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且一壁之哉逆强秦之欢,不可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辕固生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
①与黄生争论景帝 ②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 ③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
④此是家人言耳 ⑤诸谏儒多疾毁固 ⑥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辕固生不同意黄生提出的商场、周武王得天下是弑君的说法,认为商汤、周武王的做法不应当受到指责。
B.景帝无法评判黄生和辕固生辨论水平的高下,就以吃肉不中,秘马肝不能算不懂道来说明学者不谈论汤、武受命的事情不算是愚睐。
C.辕固生因为不喜欢老子的学说而触怒了窦太后,被罚到猪圈里去刺***猪。景帝暗中帮助辕固生,使辕固生摆脱了困境。
D.辕固生具有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后来齐人学习和研究《诗经》都以辕固生的见解为依据。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汤、武非受命,乃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后学者英敢明受命放***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景帝以固为谦直,拜为清河王太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完成1-4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 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闲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节选自《史记·季荀栾布列传》)
  注:①为气任侠:任性使气霸见义勇为。②嫚(màn):用言辞轻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僕阳周氏——匿:隐瞒。
B.季布匿其所——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为郎中——拜:授官。
D.诸将皆吕后意——阿:迎合。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季节“任性使气“的一组是(     )
①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②樊哙可斩也! ③高帝将兵四十余力众,困于平城。
④此人必有以卧欺陛下者。 ⑤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⑥季布乃大飞鸣,引入为上客。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B.汉惠帝时,单子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摇动引历史故事,认为铁证如山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握手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4.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肉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王裒,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祖脩,有名魏世。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马。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曰:“近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曰:“责在元帅。”帝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
  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辄到墓曰:“裒在此。”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
  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度身而蚕。或有助之者,不听。诸生密为刈麦,裒遂弃之。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门人为本县所役,告裒求属令。裒曰:“卿学不足以庇身,吾德薄不足以荫卿,属之何益!且吾不执笔已四十年矣。”乃步担干饭,儿负盐豉,草屐,送所役生到县,门徒随从者千余人。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裒乃下道至土牛旁,磬折而立,云:“门生为县所役,故来送别。”因执手涕泣而去,令即放之,一县以为耻。
  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彦后为西夷校尉,卒而葬于洛阳,裒后更嫁其女。彦弟馥问裒,裒曰:“吾薄志毕愿山薮,昔嫁姊妹皆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馥曰:“嫂,齐人也,当还临淄。”裒曰:“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用意如此,何婚之有!”
  北海邴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乡邑佥以为邴原复出。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其后春果无行,学业不终,有识以此归之。裒常以为人之所行期于当归善道,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及洛京倾覆,寇盗蜂起,亲族悉欲移渡江东,裒恋坟垄不去。贼大盛,方行,犹思慕不能进,遂为贼所害。 (选自《晋书·孝友传》)
  [注]①裒:音póu ② 佥:皆。③ 邴原:汉末学者。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或有助之者,不——听:听任
B.告裒求令——属:联系
C.安丘令以为己——诣:造访
D.犹思不能进——慕:依恋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步担干饭——公子于是置酒大会宾客
B.执手涕泣而去——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此京邑之人也——无以,王乎
D.安有葬父河南随母还齐——某所,母立于兹
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哀有操行的一组是(     )
①每雷,辄到墓曰:“裒在此。” ②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 ③计口而田,度身而蚕
④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 ⑤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 ⑥辞气雅正,博学多能
A.②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王裒因父亲为文帝所***痛而不仕。
B.王裒对管彦做了校尉并不持否定态度。
C.王裒改嫁其女是因为管彦去世。
D.王裒的学生怕触及老师的思亲之情而不读《蓼莪》一诗。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
  乡 人 管 彦 少 有 才 而 未 知 名 裒 独 以 为 必 当 自 达 拔 而 友 之 男 女 各 始 生 便 共 许 为 婚。
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德薄不足以荫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九思擿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为治,于单赤务加恩,而御豪猾特严。讼者,抶不过十。诸所催科,预为之期,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隶莫敢至乡落。县东西通衢七十里,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九思节公费,甃以石,行旅便之。朝廷数遣中贵醮神三茅山,县民苦供应。九思搜故牒,有盐引金久贮于府者,请以给赏,民无所扰。岁侵,谷涌贵。巡抚发仓谷数百石,使平价粜而偿直于官。九思曰:“彼籴者,皆豪也。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积九载,迁工部主事,历郎中,治张秋河道。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九思议筑减水桥于沙湾,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则有所泄以入海,而不侵田,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工成,遂为永利。(节选自《明史·徐九思传》)
  【注】①单赤:孤苦无依的平民。②催科:催收租税。③中贵:有权势的太监。④盐引: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视事,恂恂若不能——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
B.不许,于是人人惴恐——惴恐:恐惧
C.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
D.甃以石,行旅便之——行旅:行走旅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郡吏叩头请,不许/谁大王为此计者
B.请给赏,民无所扰/天将酬长厚者
C.使平价粜偿直于官/万钟则不辨礼义受之
D.漕水溢泛滥为田患/公使阳处父追之,在舟中矣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俄有吏空牒窃印者
B.而以余谷煮粥饿者
C.其山谷远者,则旁富人谷
D.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徐九思为民谋利的一组是(     )
①九思擿其奸,论如法 
②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 
③有盐引金久贮于府者,请以给赏 
④巡抚发仓谷数百石 
⑤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 
⑥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⑤⑥
D.②④⑤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徐九思吏治严明,坚决处罚违纪官吏,尽管郡中上司求情也不赦免。治理百姓,则尽力施恩于孤苦无依的平民,严加管束邪恶奸猾的势力。
B.徐九思关心百姓疾苦,他翻修道路以方便交通,又在朝廷祭神扰民的情况下,请求动用府库中的盐税收入赏赐百姓,以减轻百姓的负担。
C.徐九思处理政事灵活变通,灾荒年份巡抚平价卖粮,他认为只有富豪才有能力买粮,因而动用部分粮食无偿周济濒于死亡的饥饿贫民。
D.徐九思注意水利建设,为避免河水泛滥淹没良田,他兴建工程沟通漕河、盐河,使水溢时能泄水入海,水少时又不致干涸,使百姓永久得利。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隶莫敢至乡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贫民虽平价不能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