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景让母郑氏,性严明,早寡,家贫,居于东都。诸子皆幼,母自教之。宅后古墙因雨溃陷,得钱盈船,奴婢喜,走告母;母往,焚香祝之曰:“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天

  初,景让母郑氏,性严明,早寡,家贫,居于东都。诸子皆幼,母自教之。宅后古墙因雨溃陷,得钱盈船,奴婢喜,走告母;母往,焚香祝之曰:“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天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07 期末题
  初,景让母郑氏,性严明,早寡,家贫,居于东都。诸子皆幼,母自教之。宅后古墙因雨溃陷,得钱盈船,奴婢喜,走告母;母往,焚香祝之曰:“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天必以先君余庆,矜其贫而赐之,则愿诸孤他日学问有成,乃其志也。此不敢取!”遽命掩而筑之。
  景让在浙西,有左都押牙忤景让意,景让杖之而毙之。军中愤怒,将为变。母闻之,景让方视事,母出坐听事,立景让于庭而责之曰:"天子附汝以方面,国家刑法,岂得以为汝喜怒之资,妄***无罪之人乎!万一致一方不宁,岂惟上负朝廷,使垂年之母衔羞入地,何以见汝先人乎!"命左右褫其衣坐之。将挞其背。将佐皆为之请,拜且泣,久而乃释之。军中由是遂安。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让母郑氏,性严明——严明:严厉而聪慧
B.其贫而赐之——矜:夸耀
C.母出坐听事——听事:厅堂
D.天子付汝以方面——方面:古指一个地方的军政要职或其长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居东都 ②瓦缝参差,多周身之帛缕
B.①吾闻无劳获 ②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C.①天必先君余庆 ②能顺木之天致其性焉尔
D.①久而释之 ②合于《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郑氏政治才能的一组是[     ]
①诸子皆幼,母自教之
②遽命掩而筑之
③母往,焚香祝之
④立景让于庭而责之
⑤命左右褫其衣坐之。将挞其背。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④⑤
D.②④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郑氏早年丧夫,独自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她善于言传身教,当家人从墙下挖出钱来时,她以不取不义之财来教育和激励孩子。
B.郑氏的家人从古墙下挖出大批钱财,郑氏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让她用这些钱来帮孩子们学业有成;但又考虑"无劳而获,身之灾也",所以又没有接受。
C.景让苛责部下,致人死命,引起军心浮动,形势危急,依靠母亲郑氏的帮助,才得以解围。
D.郑氏听说景让打死部下,害怕引起众怒,于是当机立断,采用当众教子的方法感动了景让的部下,从而使军心安定下来。
答案
1.B
2.B
3.C
4.D
举一反三
  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符坚闻猛名,召之,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时始平豪右纵横,劫盗充斥,乃转猛为始平令。猛下车,明法峻刑,澄察善恶,禁勒强豪。鞭***一吏,百姓上书讼之,有司劾奏,槛车徵下廷尉诏狱。坚亲问之,曰:“为政之体,德化为先,莅任未几而***戮无数,何其酷也!”猛曰:“臣闻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谨为明君翦除凶猾。始***一奸,余尚万数,若以臣不能穷残尽暴,肃清轨法者,敢不甘心鼎镬,以谢孤负。酷政之刑,臣实未敢受之。”于是赦之。
  猛镇冀州,坚遣猛于六州之内听以便宜从事,简召英俊,以补关东守宰,授讫,言台除正。俄入为丞相,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坚尝从容谓猛曰:“卿夙夜匪懈,忧勤万机,若文王得太公,吾将优游以卒岁。”其见重如此。
  猛性刚明清肃,于善恶尤分。微时一餐之惠,睚眦之忿,靡不报焉,时论颇以此少之。(《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下》)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猛下车,明法峻刑——下车:从车辆上下来
B.臣闻宁国以礼——宰:主管
C.召英俊——简:选拔
D.劝农桑——课:督促
2.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王猛为政成就的一组是[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①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 ②明法峻刑,澄察善恶,禁勒强豪
③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 ④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
⑤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 ⑥若文王得太公,吾将优游以卒岁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是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 ,致孤危托落 。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日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 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 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入户,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 。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 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 情状,罗缕纪存 。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 ,目失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碟,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详,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已辰时气绝。四肢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 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 ,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矿渺,南望原隰 ,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 ,生汝死后,才周晬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 飞扬,朔风 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 !呜呼哀哉!
1.下列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探视问候
B.后虽小,犹尚殗殜——同“瘥”,病情稍微好转
C.此七月日事也——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D.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孤独不遇
2.下列各句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的是
[     ]
例:汝又虑吾心,阻人走报
A.沛公已去,至军中
B.阿品远河南
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
D.后人哀之而不
3.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通过对亡妹生前一些生活琐事的回忆,表达了对死者生前遭遇不幸,死后葬于异乡的深切伤情,寄托了对亡妹的无限哀思,表现了兄妹间的深情厚意。
B.“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坚贞若是”,既赞扬了素文的纯洁坚贞,又指出了悲剧的根源在于诗书和礼教,写地极为深刻大胆。
C.本文以极其细腻的笔触选取典型的细节,寓情于景,写得情真意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儿时兄妹捉蟋蟀,兄妹比肩读书等
D.本文叙事虽极琐细,但因以时间为序,以悲痛之情为线索,所以文章如珠在线,散而不乱。
  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谄臣者务广君之地。何以明之?
  陈夏征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听令。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申叔时使于齐,反还而不贺。庄王曰:“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暴乱,诛罪人,群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申叔时曰:“牵牛蹊人之田,田主***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之,罚亦重矣。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遣人戍陈。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盖闻君子不弃义以取利。”王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此务崇君之德者也。
  张武为智伯谋曰:“晋六将军,中行、文子最弱,而上下离心,可伐以广地。”于是伐中行、文子氏,灭之矣。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晋阳三年。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此务为君广地者也。
  夫为君崇德者霸,为君广地者灭,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汤武是也;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昔者智伯骄,伐文子、中行而克之,又劫韩、魏之君而割其地,尚以为未足,遂兴兵伐赵。韩、魏反之,军败晋阳之下,身死高梁之东,头为饮器,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此不知足之祸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此之谓也。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忠臣者务君之德——崇:使…崇高
B、牵牛人之田——蹊:践踏
C、乃陈之戍,立陈之后——罢:罢免
D、三国阴谋同计——阴谋:暗中谋划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申叔时使齐——赵尝五战秦,二败而三胜
B、田主***人而夺之牛——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罪有之,罚亦重矣——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D、此谓也——夫晋,何厌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证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的一组是
[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①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 ②诸候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
③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候闻之,皆朝于楚。此务崇君之德也 ④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不与
⑤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 ⑥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
  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至元二年,廉希宪荐之于世祖,召见,陈当世之务,世祖大说。授同知平阳路转运司事,搜挟(调查揭发)蠹弊,悉除之。帝问处士罗英,谁可大用者,对曰:“张雄飞真公辅器。”帝然之,命驿召雄飞至。
  十六年,拜御史中丞,行御史台事。阿合马以子忽辛为中书右丞,行省江淮,恐不为所容,改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未行,阿合马死,朝臣皆以罪去。拜参知政事。阿合马用事日久,卖官鬻狱,纪纲大坏,雄飞乃先自降一阶,于是侥幸超躐者皆降之。忽辛有罪,敕中贵人及中书杂问,忽辛历指宰执曰:“汝曾使我家钱物,何得问我!”雄飞曰:“我曾受汝家钱物否?”曰:“惟公独否。”雄飞曰:“如是,则我当问汝矣。”忽辛遂伏辜。二十一年春,上与朝臣议大赦天下,雄飞谏曰:“古人言:无赦之国,其刑必平。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帝嘉纳之,语雄飞曰:“大猎而后见善射,集议而后知能言,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遂降轻刑之诏。
  雄飞刚直廉慎,始终不易其节。尝坐省中,诏趣召之,见于便殿,谓雄飞曰:“若卿可谓真廉者矣。闻卿贫甚,今特赐卿银二千五百两、钞二千五百贯。”雄飞拜谢,将出,又诏加赐金五十两及金酒器。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后阿合马之党以雄飞罢政,诣省乞追夺赐物,裕宗在东宫闻之,命参政温迪罕谕丞相安童曰:“上所以赐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塔即古阿散请检核前省钱谷,复用阿合马之党,竟矫诏追夺之。塔即古阿散等俄以罪诛,帝虑校核失当,命近臣伯颜阅之。中书左丞耶律老哥劝雄飞诣伯颜自辩,雄飞曰:“上以老臣廉,故赐臣,然臣未尝敢轻用,而封识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辩乎?”
  二十一年,卢世荣以言利进用,雄飞与诸执政同日皆罢。
  二十三年,起为燕南河北道宣慰使,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卒于官。 (选自《元史·张雄飞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帝之,命驿召雄飞至——然:认为……正确
B.十六年,御史中丞——拜:授与官职
C.忽辛遂伏——辜:罪
D.雄飞刚直廉慎,始终不其节——易:交换
2.下列各组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行省江淮,恐不所容
B.欲勿予,即患秦兵来——遂降轻刑
C.然余居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诏趣召之,见便殿
D.为国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上老臣廉,故赐臣
3.下列四组中,能直接表现张雄飞清廉能***一组是
[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①搜挟蠹弊,悉除之 ②张雄飞真公辅器 ③惟公独否
④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 ⑤决壅滞,黜奸贪 ⑥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 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节选自 庄子《逍遥游》)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云气,负青天——绝:穿越
B.此亦飞之也——至:到达
C.故夫知一官——效:胜任
D.而御六气之——辩:变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此小大辩也——审容膝易安
B.且举世誉之不加劝——门虽设常关
C.彼其世,未数数然也——州司临门,急星火
D.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何年
3.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荣子嗤笑那才智、品行、道德、能力俱佳的人,这是不对的。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有懈怠。
C.列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D.逍遥游是摆脱现实生活中各桎梏之后的精神上达到的绝对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