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B、始皇以高敏于事,赦之,复其官——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C、胡亥然其计——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D、蒙恬忠而被诛——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胡亥、赵高、李斯合谋陷害蒙氏兄弟直接原因的一项是
①诸将相莫敢与之争 | ②毅当高法应死 | ③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 |
④将军恬不矫正,知其谋 | ⑤其势足以倍畔 | ⑥积功于秦三世矣 |
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①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②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 注释:①释褐:脱下布衣。②课:督促。 ①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知杭州仁和县( ) (2)以谢平昔奖进( ) (3)于是不复冀其相知( ) (4)所忧者气峻而骄( ) ②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
[ ] | ||
A.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 B.以谢平昔奖进 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 D.以成其德耳 ③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鞠咏之才,不患不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王化基对鞠咏“故抑之”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王化基对待下属的可贵之处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 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 ] | ||
A.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逆水而上 B.倚歌而和之——倚:循、按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攻下 D.横槊赋诗——赋:一种文体 2.下列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 ] | ||
A.苏子愀然——何以其然也 B.侣鱼虾而友麋鹿——而今安在哉 C.渺沧海之一粟——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寄蜉蝣于天地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A.望美人兮天一方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白露横江 D.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4.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例句: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而今安在哉 C.月出于东山之上 D.知不可乎骤得 5.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 ] | ||
A.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B.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外貌之下,这是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 C.全文不论是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 D.就情感线索而言,文章表现出作者“悲-乐-悲”的情感变化。 | ||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王莽时为郡吏,政教①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平朝出求食逢饿贼将烹②之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属③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众皆大惊,相谓曰:“常闻烈士④,今乃见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于是得全。 建武初,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攻败郡守孙萌。平时复为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为,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遂解去。萌伤甚气绝,有顷苏,渴求饮,平倾其创血以饮之。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后举孝廉,拜济阴郡丞,太守刘育甚重之。会平遭父丧去官。服阕⑤,拜全椒长。政有恩惠,百姓怀感。刺史,太守行部,狱无系囚,人自以得所。不知所问,唯班诏书而去。后以病免。 显宗初,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荐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至皆拜议郎,并数引见。平再迁侍中。在位八年,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后汉书?刘平传》) 注:①政教:政令规章等。②享:通“烹”,煮。③属:刚才。④烈士:此指忠勇正直,坚忍不屈的人。⑤服阕:指服丧完毕,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汉代任官者遭父母亡必须离职。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属与贼期——期:一定的时间期限 B.贼乃敛兵止——敛:收起 C.冒白刃伏萌身上——冒:顶着,冒着 D.狱无系囚——系:关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 | ||
A.仲为贼所杀——秋以为期 B.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亦自缢于庭树 C.常闻烈士,乃今见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D.平倾其创血以饮之——以尔来车,以我贿迁 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具体表明刘平“重诚信”“尽忠义”的一组是 | ||
[ ] | ||
A.平抱仲女而弃其子 平扶待其母,奔走逃难 B.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 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C.常闻烈士,乃今见之 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 D.“属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 扶清萌丧,至其本县。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从文中可以看出,刘平是封建时代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推至诚,明信义,奉孝养,行德政 。 B.本文主要记载了刘平的三件事情:战乱逃亡,养弟女,弃己子;荒野遇贼,俟母食毕,如约诣贼;太守遭难,舍己为人,送丧到家。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刘平善于治理,政绩突出的一面:他任郡吏,属县有贼,所至皆平;任全椒长,以德役民,政治清明,百姓感恩,皇帝颁布诏书,他才离职而去。 D.全文从德、信、能、绩等不同的方面折射出了刘平的一生,特别突出了他居难而操守不改,处变而笃行节义的精神,而这正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 平 朝 出 求 食 逢 饿 贼 将 烹 之 平 叩 头 曰 今 旦 为 老 母 求 菜 老 母 待 旷 为 命 愿 得 先 归 食 母 毕 还 就 死 (2)把文中加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兒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 ] | ||
A、博学善属文——属:写作 B、不私事上宫——私:个人的 C、或要之共至酒坐——要:同“邀”,邀请 D、家务悉委之儿仆——委:交给 2、以下句子,分别表明陶潜“不慕荣利”及“性嗜酒”的一组是 | ||
[ ] | ||
A、①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②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B、①常著文章自娱 ②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C、①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②造饮必尽,期要必醉 D、①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 ②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陶潜的曾祖父陶侃曾做过大司马,他的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这说明陶潜出身于官宦之家。 B、从陶潜所作的《大柳先生传》的自况来看,他虽爱读书,但是读书不很深入,这也导致他的官位不高。 C、陶潜的最大爱好就是喝酒,但是因为家里穷,不能总有酒喝,他的亲朋故旧有时就置酒招呼他去喝,他去就一定要把酒喝完,并且目的是喝醉。 D、陶潜为人耿直自爱,“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就是很好的体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