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来源:河北省同步题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译: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领国的实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实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2)译:假如没有那个人的支持(我)是不会到达今天的地步。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 (3)译:君主派他出去买千里马。三个月后他买到了千里马,可马已经死了,他用五百两金子来了那马头,返回向君主报告。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把划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1)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译: (3)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
原 弊 [宋] 欧阳修 |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相与笑之曰:鄙/鄙:卑鄙 B.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畜:通“蓄”, 存储 C.不自荷而雇人荷之/荷:担,挑 D.籍之以为厢兵/籍:登记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C.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4.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 题。 |
甲文: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 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乙文:晋焚楚军,火数日不息,文公叹。左右曰:“胜楚而君犹忧,何?”文公曰:“吾闻能战胜安者唯圣人,是以惧。且子玉犹在,庸可喜乎!”子玉之败而归,楚成王怒其不用其言,贪与晋战,让责子玉,子玉自***。晋文公曰:“我击其外,楚诛其内,内外相应。”于是乃喜。……七年,晋文公、秦穆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瞻。叔瞻闻之,自***。郑持叔瞻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穆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选自《史记·晋世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让责子玉,子玉自*** 让:谦让 C.且子玉犹在,庸可喜乎 庸:怎么 D.乃间令使谓秦穆公曰 间:暗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 ② 以大中臣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①将焉取之 ②必得郑君而甘心焉 C.①子玉之败而归, ②行李之往来 D.①夜缒而出 ②胜楚而君犹忧 (3)下列跟例句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A.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B. 择善而从之 C. 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D. 毕礼而归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
吴山图记 归有光 |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①,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②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③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④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⑤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⑥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⑦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震川先生集》卷十六) 【注】①郡治所:州府官署所在地,此处是指苏州府治。吴县和长洲县的衙门也设在苏州城内。②同年:封建时代同一年中举或同一年登进士第的互相称同年。③扳(pān)留:挽留。扳,通“攀”。④增重:增荣。⑤尸祝:古代掌管祭祀的人。此处活用为动词,祭祀。浮图:指寺院。老子之宫:指道观。⑥惓惓(quánquán):同“拳拳”,诚挚,这里指思念不忘。⑦韩魏公:即韩琦。北宋名相,曾在黄州居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郡治所,分境而治/治:管理 B.而君亦不忍于其民/忍:舍得 C.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宜:便宜 D.亦被其殃而有辱也/被:遭受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尚有西子之遗迹/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B.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C.君于吴之山川/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D.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3.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B.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I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C.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D.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