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小题1:不见复关,___________ 。既见复关,___________ 。 小题2:昔我往矣,__________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小题1:不见复关,___________ 。既见复关,___________ 。 小题2:昔我往矣,__________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小题1:不见复关,___________ 。既见复关,___________ 。
小题2:昔我往矣,___________ 。今我来思,___________。
小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小题4: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小题5:方宅十余亩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_。
小题7:是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8:    ___      ­­­­___    。 举酒属客,     __    ,         
答案

小题1: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
小题2: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小题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小题4: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小题5: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小题6:常在险远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小题7: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小题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1)时,注意“涟”的写法。默写(2)时,注意“霏”的写法。默写(3)时,注意“衿”的写法。 默写(4)时,注意“哺”的写法。默写(5)时,注意“荫”的写法。默写(6)时,注意“至”的写法。默写(7)时,注意“清” “惠”的写法。默写(8)时,注意“窈窕”的写法。
点评: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要注意领会含义,圈点强记,边背边写;要突破生僻难写字,默写时不连笔,规范书写;要注重同音异义词,注重同义异形词;要关注通假字等。该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
举一反三
默写填空。(任选3题作答,全答者,只批阅前3题,共6分)
小题1:             ,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 长沙》)
小题2:群臣吏民,        ,受上赏;      ,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题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劝学》)
小题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亦余心之所善兮,                            。《离骚》
小题2: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
小题3:女也不爽,             。《诗经·氓》
小题4: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小题5: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小题6:                     ,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小题2:               ,而不知其所止;
小题3:人生如梦,               
小题4:                ,夜泊秦淮近酒家。
小题5:东风不与周郎便,                  
小题6:                ,盖竹柏影也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小题1: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小题2:         ,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屈原《离骚》)
小题3: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6分)
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每空1分)
(1)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荀子《劝学》)
(4)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