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秋来未着花。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2)冷落竹篱茅舍,______________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秋来未着花。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2)冷落竹篱茅舍,______________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来源:0108 期中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秋来未着花。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2)冷落竹篱茅舍,_________________。(郑域《昭君怨》)
(3)_________________,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4)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6)___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7)_________________,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8)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0)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答案
(1)近种篱边菊
(2)富贵玉堂琼榭
(3)三春白雪归青冢
(4)砯崖转石万壑雷
(5)沧海月明珠有泪
(6)东船西舫悄无言
(7)回首却看萧瑟处
(8)凄凄惨惨戚戚
(9)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0)无以至千里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_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3)孔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1)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祝福》是他的第二个小说集《  》的第一篇。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孟子《劝学》)
(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5)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7)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④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
⑤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
⑥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4.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8.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9._____________________,金石可镂。
10.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⑴闲静时如娇花照水,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⑸____________________,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⑹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
⑺ _____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
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⑼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