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游赏心亭①王珪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于今玉树②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人事不同风物在

阅读下列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游赏心亭①王珪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于今玉树②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人事不同风物在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列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游赏心亭①
王珪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②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①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  王珪(1019——1085)北宋宰相、文学家
②玉树: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
小题1:“城压沧波到海门”中的“压”字非常有表现力,请赏析。(4分)
小题2:从全诗看,作者为什么“怅然”?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压,压倒、压迫之意。①形象地写出了城之高、城之固,突出了城的险峻。②也写出了水势的波涛汹涌。
小题2:①前四句是写作者登高远眺,感慨江山依旧,物是人非。②后四句是说如今的统治者不能吸取前朝的教训,使作者忧虑。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典型的炼字型的题,所以要按“解词+释句+作用”的格式来答题。本句写城墙压制着海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城墙的高大、坚固,和海水的波涛汹涌。
小题2:
试题分析: 首先从诗歌中的关键词入手分析:悲歌起,王气昏,怅然。由这些词可得知诗歌的意境是伤感的。再从诗歌运用的诸多典故可知,本诗为借古讽今之诗。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6分)
(1)                 ,唯见江心秋月白。
(2)此情可待成追忆,                     
(3)故不积跬步,                   
(4)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古诗鉴赏(8分)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小题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2分)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
事物?(2分)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古诗默写(8分)
17、(1)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3)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闻道有先后,             
(4)雄姿英发。              ,谈笑间,                      
(5)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封狼居胥,                
(6)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吟因觉月光寒。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浊酒一杯家万里,           
(8)无可奈何花落去,                         ,自缘身在最高层。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释]①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②红蕖:红荷花的别名。③殷勤:形容雨能体贴人意,下得及时。④浮生:出自《庄子》:“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谓人生在世,虚浮无定。
小题1:上片描写景物运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小题2:有人说,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说说从中可以读出词人怎样的感慨(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8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____。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薄雾浓云愁永昼,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
(5)_____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
(6)_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7)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