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春雪唐·韩  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村 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春雪唐·韩  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村 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春雪
唐·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村 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题1:同是描写春天,这两首诗在内容上却有许多不同之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说明。(5分)
小题2:这两首诗在炼字上都很见功夫,如韩诗中的“惊”或“嫌”,高诗中的“拂”“醉”或“忙”。请从两诗中任选两字分析其妙处。(6分)
答案

小题1:(5分)(1)地点不同,韩诗写庭院,高诗写野外。(2)时间不同,韩诗写初春,高诗写盛春。(3)天气不同,韩诗写雪天,高诗写晴天。(4)景物不同,韩诗写雪、草(芽),高诗写草、莺、杨柳、儿童、纸鸢等。
小题2:(6分)“惊”表现了作者初见草芽时的惊讶与喜悦。
“嫌”运用拟人手法,明写雪,暗写人,表达了盼春早来的急切之情。
“醉”运用拟人手法,明写杨柳,暗写诗人,表现了作者陶醉于春天的美景。
“忙”表现了儿童急切的心情,同时也描绘了一群儿童放风筝的热闹场面。
“拂”表现了杨柳枝条的柔媚多姿。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可结合着两首诗歌的具体语句,分析它们在内容上的不同。可从时间、地点、天气、景物等角度分析作答。例如,在地点上的不同,可分别从韩诗中“庭”、高诗中的“堤”得出前者在庭院,后者在野外。以此类推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先从“惊”“嫌”“拂”“醉”“忙”中任意选出两个字,然后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如拟人等手法;③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词两首》)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词两首》)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词两首》)
(4)舞榭歌台,                             。(《辛弃疾词两首》)
(5)云树绕堤沙,                       ,天堑无涯。(《柳永词两首》)
(6)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
赵善庆
稻粱肥,蒹葭秀。黄添篱落,绿淡汀洲。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注】①落:院落、村落。
小题1:请赏析“添”、“淡”二字的妙处。(4分)
小题2:末尾三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⑴幽赏未已,                ,飞羽觞而醉月。(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⑵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苏轼《赤壁赋》)
⑶早岁那知世事艰,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⑷二十四桥仍在,                 。(姜夔《扬州慢》)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菩萨蛮
[宋]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小题1:词的下片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具体词句简要赏析。(4分)
小题2:该词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赏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3)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