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1)念去去,千里烟波,                          。(2)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1)念去去,千里烟波,                          。(2)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                          
(2)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4)羽扇纶巾,谈笑间,                      
(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6)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8)楚天千里清秋,                          
(9)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10)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答案

暮霭沉沉楚天阔
重湖叠巘清嘉
一蓑烟雨任平生
樯橹灰飞烟灭
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
赢得仓皇北顾
水随天去秋无际
知者不惑
少者怀之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霭”、“ 巘”、“蓑”、“樯橹”、“消”、“赢”、“知”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打麦
(宋)张舜民
打麦打麦,彭彭魄魄。声在山南应山北,四月太阳出东北。才离海峤麦尚青,转到天心麦已熟。鹖旦催人夜不眠,竹鸡叫雨云如墨。大妇腰鐮出,小妇具筐逐。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
贵人荐庙已尝新,酒醴雍容会所亲。曲终厌饫劳童仆,岂信田家未入脣。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升斗求市人。麦秋正急又秧禾,丰岁自少凶岁多,田家辛苦可奈何。将此打麦词,兼作插禾歌。
小题1:诗句“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借农民的矛盾心理表现他们生活的辛酸,体现了诗人的恤民情怀,与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名句“        ,       ”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小题2: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5分)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诗后问题。(7分)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为青色。
小题1:上诗颈联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请作简析。(4分)
小题2:清代学者方东树说此诗“(第)三、四句卓然名句,千载不朽”,试赏析这两句诗。(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每句1分,共10分)
(1)谨庠序之教,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荀子》)
(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闻道有先后,_______。(韩愈《师说》)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李白《蜀道难》)
(6)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杜甫《登高》)
(7)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李商隐《锦瑟》)
(8)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9)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10)人生如梦,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菩萨蛮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小题1:“江山如有待”运用了何种手法?请赏析其妙处。(3分)
小题2: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小题1:“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二者所营造的意境和蕴含的感情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诗的三、四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请概括并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