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诗后问题。(7分)送严士元①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君去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诗后问题。(7分)送严士元①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君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诗后问题。(7分)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为青色。
小题1:上诗颈联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请作简析。(4分)
小题2:清代学者方东树说此诗“(第)三、四句卓然名句,千载不朽”,试赏析这两句诗。(3分)
答案

小题1: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2分)实写目送孤帆远去(1分),虚写想象中湖南的景物(1分),都是对朋友深挚感情的反映(1分);“万里情”直抒胸臆,惜别之情尤其突出(1分)。本小题最多得4分。
小题2:细雨看不见,看看衣服已湿,说明时间过了很久;(1分)“闲花”既说明落花很轻,又可见作者心在叙谈而不在赏景;(1分)拈出细雨、闲花,笔触细腻,表明作者心目中忘了时间、天气、景物,(1分)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了作者与朋友相见的惬意心情。(1分)本小题最多得3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日斜江上孤帆影”这句也应该同样理解。一方面,它写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带出了两人盘桓到薄暮时分而又恋恋不舍的情景。最后,严士元还是起身告辞了,诗人亲自送到岸边,眼看着解缆起帆,船儿在夕阳之下渐渐远去。七个字同样构成景物、事态和情感的交错复迭。
小题2:
试题分析:三四两句是有名的写景句子。有人说诗人观察入微,下笔精细。话是说得很对。可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却似乎看见两人正在席地谈天。因为他们同时都接触到这些客观的景物:笑谈之际,飘来了一阵毛毛细雨,雨细得连看也看不见,衣服却分明觉得微微湿润。树上,偶尔飘下几朵残花,轻轻漾漾,落到地上连一点声音都没有。这不只是单纯描写风景,我们还仿佛看见景色之中复印着人物的动作,可以领略到人物在欣赏景色时的惬意表情。
举一反三
默写填空(每句1分,共10分)
(1)谨庠序之教,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荀子》)
(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闻道有先后,_______。(韩愈《师说》)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李白《蜀道难》)
(6)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杜甫《登高》)
(7)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李商隐《锦瑟》)
(8)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9)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10)人生如梦,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菩萨蛮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小题1:“江山如有待”运用了何种手法?请赏析其妙处。(3分)
小题2: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小题1:“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二者所营造的意境和蕴含的感情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诗的三、四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请概括并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蜀道难》)
(2)                     ,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高》)
(4)千呼万唤始出来,                       。(《琵琶行》)
(5)庄生晓梦迷蝴蝶,                       。(《锦瑟》)
(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7)于是废先王之道,                      ,以愚黔首。(《过秦论》)
(8)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也。(《师说》)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南乡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阕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