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苦雨初霁李觐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泥土渐少车声活,林薄①初干果味全。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苦雨初霁李觐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泥土渐少车声活,林薄①初干果味全。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苦雨初霁
李觐
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土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果味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注】①林薄,指茂密的丛林草木。
小题1:颔联是怎样表现“初霁”景象的?(4分)
小题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心理变化的过程。(4分)
答案

小题1:运用拟人手法(2分),从视觉角度,光与色两方面,把旧光还给了日月,日月重光,浓秀付给了山川,山川增秀,表现雨过天晴后清新的景象(2分)。
小题2:诗人开篇以“为患”“恐”表现阴霾不去,久雨不住的烦闷(1分);中间两联侧重则表现雨过天晴的喜悦(2分);尾联以“寄语”“知足”表现对天晴日久的期盼(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揣摩“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很明显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因此答题时应先明确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展开分析。再分析诗句内容,就会品味出都是从视觉角度来写的。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揣摩首句中 “积阴为患恐沉绵”的“恐”字可体会出诗人的烦闷之情;揣摩“泥土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中的“车声活”与“果味全”可体会到诗人的喜悦之情;再揣摩尾联“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中的“知足”与“油然”就可体会出知足之情。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2)                     ,只是朱颜改。
(3)先帝知臣谨慎,                       
(4)艰难苦恨繁霜鬓,                           
(5)小楼昨夜又东风,                           
(6)此中有真意,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溪沙  姜夔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说明】公元1196年除夕前五日,诗人从无锡乘船归杭州家里,途经吴松(今江苏吴江),遂作此词。
小题1:历代认为“画船愁过石塘西”中的“愁”字用得极妙,请对“愁”字进行赏析。(5分)
                                                                                                         
小题2:全词是怎样将景和情联系起来的?请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8分)
如梦令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①东坡:苏轼在黄州城东门外垦辟了故营地数十亩,命名为东坡,耕其中。②玉堂,翰林院。此词作于被贬黄州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时。
小题1:“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苏轼“别”什么地方,别后有没有人来?词人对自己的提问所作回答有怎样的妙处? (4分)
小题2:“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词人为什么不用“一蓑烟雨”,而用“一犁春雨”?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日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在流居夔州瀼西东屯期间,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小题1: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分)
小题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10分)
(1)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3)_________________,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
(4)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5)_________________,初为《霓裳》后《六幺》。_________________,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