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闻  雁韩洽①朔风吹雁渡江干②,月白霜清响尚寒。孤客几回愁里听, 故乡何处报平安?【注】①韩洽是明朝遗民,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闻  雁韩洽①朔风吹雁渡江干②,月白霜清响尚寒。孤客几回愁里听, 故乡何处报平安?【注】①韩洽是明朝遗民,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闻  雁
韩洽①
朔风吹雁渡江干②,月白霜清响尚寒。
孤客几回愁里听, 故乡何处报平安?
【注】①韩洽是明朝遗民,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漂泊无归。 ②江干:江边
小题1:开头两句诗着意一个“寒”字,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折射出怎样的社会现实?(2分)
答案

小题1:“朔风”,即北风,寒;“江干”是冬天的江岸,寒;月是白月,霜是清霜,“白”和“清”是冷色调,当然寒;雁是鸣雁,“响尚寒”,是由听觉形象转为触觉形象,氛围肃***阴冷,秋气、寒气扑面袭来。(结合意象,结合语境揣摩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惨淡凄情的情感,折射出当时社会动乱、凋敞的苦难现实。(结台注释,结台直抒胸臆的后两句进行思考。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题目在问前两句如何表现出“寒”,前两句是写景,要通过诗句中的景色(意象)来分析天寒。主要景色是:朔风、大雁、江边、白月、寒霜,其中,朔风(北风)、寒霜直接表现天气之冷,大雁南渡间接表明天气之冷,月白,是指清冷的月光,从冷色调写出天气之冷,而“响尚寒”则从触觉角度来说明天气之寒。
小题2:
试题分析:诗歌情感主要通过景色描写、直接抒情等方式表现出来。诗歌前两句是写景,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为下文抒情做铺垫,第三句“孤客”“愁”写出了诗人的愁苦凄清之感,“何处保平安”说明这种愁苦无处表达,可见,社会较动荡。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小题1:请简述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4分)
小题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七)
姜 夔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注】①姜夔于绍熙二年(1191)冬,到石湖范成大处做客,除夕晚上乘船回家,途中写下了十首七绝。此为第七首,描写诗人只身夜渡太湖的情景。②笠泽:指太湖。③长桥:指垂虹桥,北宋时建,在今江苏吴江市。
小题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叙述。( 4 分)
小题2:诗中的“雁影”与作者的心境有什么联系?请作简要分析。( 4 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夜 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释】 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蛩,蟋蟀。③逶迤,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
小题1:本诗首联、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3分)
小题2:全诗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中任选三题,全选按照前三题给分,6分)
小题1: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小题3:   ,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小题4: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 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 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 偶此成宾主。
﹡本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即柳宗元任永州司马的第五年。
小题1: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小题2:“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句中有两个字用得很好,试选一字简析。(4分)
小题3: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偶此成宾主”一句的理解。(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