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独秀峰①(清)袁枚来龙去脉②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③。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青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独秀峰①(清)袁枚来龙去脉②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③。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青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独秀峰
(清)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注】①独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以平地孤拔,无他峰相对,故名。 ②来龙去脉:旧时堪舆(风水先生)以山势为龙,以山势起伏连绵为龙脉。③南斗:星宿名,在南天。④伤:妨碍。
小题1:请赏析第二句中“插”字的妙处。(3分)
小题2:细读本诗,说说袁枚通过这首诗写出了自己怎样的处境和心境。(4分)
答案

小题1:“插”字以动写静,化静为动,赋予静态的山以动感和勃勃生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独秀峰那刺穿青天的孤高与挺拔之势。(答出“以动写静,化静为动”“插,直插云天,富有动感”之类的意思1分;谈表达效果2分。)
小题2:作者的处境:像独秀峰一样孤独(孤立)。(2分)作者的心境:有恪守正直秉性,甘愿特立独行,不因孤独而伤感,永不言败,永不退缩的坚毅(积极乐观、向上进取);(1分)有对人生境遇的微微怨嗟。(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语言的赏析,属于炼字题型。炼字型的答题步骤:解释该字的本义(指出手法或活用);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该字的运用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和作用(意境、情感、形象等)。此题中的“插”字,是一个动词,写的景是静景,因而用到的“以动写静”的手法(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独秀峰刺穿青天的孤高和挺拔之势(诗句本身);赋予静态的山以动感和生机勃勃(效果)。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和诗人情感的理解。读诗时应借助意象、情感关键词等来理解诗人的情感。此诗刻画了孤独、清高的独秀峰,这也正是诗人形象的象征,因此,作者的处境就像独秀峰一样孤独。诗歌最后一句直抒胸臆,青山尚且直,人生孤立亦无伤,表明了作者有恪守正直秉性,甘愿特立独行,不因孤独而伤感,永不言败,永不退缩的坚毅,当然其间亦有些微的嗟怨。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
(1)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王勃《滕王阁序》)
(2)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柳永《雨霖铃》)
(4)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点绛唇
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注】此词为秦观于谪徙途中所作。
小题1:词的上片第一、二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3分)
小题2:作者在词的下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河内凶,                            ;河东凶亦然。(《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士之耽兮,__________________;女之耽兮,______ _____ __。     (《诗经·氓》)
(4)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元词,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鹊桥仙
【元】滕宾
斜阳一抹,青山数点,万里澄江如练。东风吹落橹声遥,又唤起、寒云一片。  
残鸦古道,荒鸡村店,渐觉楼头人远。桃花流水小桥东,是那个、柴门半掩。
【注】滕宾,一名斌,生卒不详,大约宋末元初人。曾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辞官弃家入黄安(今湖北红安)天台山为道士。
小题1:词的上阕的前三句有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小题2:词的下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简要赏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6分)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      。”(《论语》)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      ;霓为农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      ,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