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①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①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迷津:迷失方向,找不到渡口,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
小题1:诗题为《早寒有怀》,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特点的?请结合首联简要赏析。( 4分)
小题2:本诗颈联、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赏析。( 4 分)
答案

小题1: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通过深秋的典型景物来点明季节。(2分)此外作者还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2分)(要点具备则酌情给分。)
小题2:①思乡之情:第三联的“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不仅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归帆”。家人的想望,自然是假托之词,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  2分,要点具备则酌情给分。)
②对前途迷茫: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更烘托出作者的迷茫的心情。(2分, 要点具备则酌情给分。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处身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所谓“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文赋》),是有一定道理的。远离故土,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的作者就更是如此了。
小题2:
试题分析:
如果说第二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带有含蓄的意味,而又未点明;那么第三联的“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不仅他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他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孤帆”。家人的想望,是假托之词,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而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这首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第三联“乡泪”是情,“归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5个小题)(5分)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2)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所思在远道。(《古诗十九首》)
(4)青青子衿,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5)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6)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7)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8)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限选其中5个小题作答)(5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2)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4)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5)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6)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杜牧《阿房宫赋》)
(8)顾吾念之,                      ,徒以吾两人在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蒋捷生于宋、元易代之际,大约在宋度宗咸游十年(1274)中进士,而几年以后宋朝就亡了。他的一生是在战乱中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
小题1:这首词的概括本领极其高明,试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温庭筠有一首《更漏子词》,下半首也写听雨: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两者都写“听雨”,在意旨的表达上有何不同?(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3)呦呦鹿呜,食野之苹。我有嘉宾,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6)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8)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张可久
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①。比人心,山未险。
【注释】①飞廉:风伯,传说中的风神,此指风。
小题1:为突出天台山之险峻,曲中用了什么手法?试加以分析。(4分)
小题2:此曲的主旨写什么?作者是如何突出这一主旨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