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习题。(8分)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习题。(8分)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习题。(8分)
采桑子·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本词作于一九二九年十月。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他的意见不被多数同志所接受,也未能当选为前委委员,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后,***先后到上杭等地指导地方工作。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当时的心情在这首词里也有所反映。
小题1:对上面这首词语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因有情人易老,天因无情天难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
B.岁岁重阳——自然界从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变它的运行规律,年年重阳节都会如期而至。
C.战地黄花分外香——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野花都比以往更芬芳。可见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诗人。
D.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秋风比春风更强劲,秋景比春景更壮阔;后一句更表现出诗人乐观、开阔的情怀。
小题2:下片上句刚说“不似春光”,下句又马上说“胜似春光”,是不是自相矛盾?请说明理由。(5分)
答案

小题1:)A
小题2:不矛盾。“不似春光”,因为又是一年“秋风劲”,秋风不像和煦的春风拂面,秋景不像灿烂的春景多彩。(2分)“胜似春光”是说秋风比春风更强劲,秋景比春景更壮阔,通过“寥阔江天万里霜”活画出了一幅宏阔的江天万里的秋景,(2分)表现了诗人对秋景由衷地赞美和乐观、豪壮、雄阔的革命情怀(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词中并没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
小题2:
试题分析:“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紧承上片意,写景,写的是真实感受。自是秋风劲厉,不似春光妩媚。但却绝对不是“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假如说在这两句中,于秋风春光,尚无所轩轾;那么,紧接着写道:“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这就于秋风春光,已有所抑扬了。为什么“胜似春光”?春天里哪能有这天高气爽、江净波平的既鲜明又绚丽的寥廓景象呢?“寥廓江天万里霜”,这可同杜甫的“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大不相同。同是秋霜,杜甫联想到的是“公堂”,***联想到的是“春光”。而以秋比春,所作出的审美评价,显然根据不全然在于春与秋的自然属性,关键还是在诗人的战斗性格更喜欢劲厉,不接近妩媚。因而在这种借景抒情之中,自然便有了寓意,有了寄托。“秋风劲”使人联想到如花似锦的和平生活。于是“胜似春光”,便是合乎逻辑的推论了。“江天”句则预示了革命前途的光明,表现了胜利信心的坚定。这些寓意和寄托,都是在写景言情中的“言外意”,“味外味”,其妙处是“味在咸酸之外”。不得把诗的形象看作某种概念的象征,这比那种托物言志的手法又高一筹,是真正的诗意与精深的哲理的统一,是浓郁的诗意中放射出的巨大哲理光辉。它首先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并从而又给人以刚毅的意志的鼓舞和智慧的理性的启发。这是诗的最高的意境。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8分)
过李陵台
萨都剌
降入天骄愧鬼才,山头空筑望乡台。
苏郎有节毛皆落,汉主无恩使不来。
青草战场雕影没,黄沙角鼓雁声哀。
那堪携手河梁别,泪洒西风骨已灰。
【注】李陵台、望乡台,即李陵墓。苏郎,即苏武,与李陵交往甚深。苏武归汉时,李陵于河梁置酒送行。李陵亡时,苏武尚健在。
小题1:请赏析首联中“空”字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赏析诗歌中运用的艺术手法(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漫江碧透,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 .长沙》)
(2)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
(3)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_____________________。 (戴望舒《雨巷》)
(4)风萧萧兮易水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5)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卫风.氓》)
(6)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_________。 (《迢迢牵牛星》)
(7)明明如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8)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10分)
小题1:位卑则足羞,                    
小题2:举酒属客,                                       
小题3:驾一叶之扁舟,                    
小题4: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小题5: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小题6:                   ,思而不学则殆。
小题7:                     ,不宜异同。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望海楼①
米芾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小题1: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为什么却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近青天?(2分)
小题2:本诗颔联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 ,这是从和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2分)
小题3: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咏荷上雨(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小题1:请简要分析下片“却是池荷跳雨”一句中“跳”字的好处。(3分)
小题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