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鹊桥仙   吴潜【南宋】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鹊桥仙   吴潜【南宋】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鹊桥仙   吴潜【南宋】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
【注释】①騃(ái):傻。
小题1:请对该词上片中“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作简要赏析。
小题2:该词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小题1:
该词起笔三句,用叙事的表达方式,(1分)写了扁舟昨天刚停泊,今天就来到高亭上,极目远望千里闲云,以解胸中郁闷之情,(1分)“孤”字见出他的孤独感,“目断闲云千里”也隐约透出念远、怀乡之意。(1分)作者的心情并不那么闲适,而是较为复杂。(1分)
小题2:借景抒情,(2分)借暮色寒鸦的雨后秋景来委婉地表达出了诗人心中惆怅落寞、烦躁难堪的思想感情。(2分)(或答:反衬、化用,“也不道、西风又起”是化用苏轼的“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表达出作者对似水的流年的感叹。用 “痴儿騃女贺新凉”作反衬,益发显得悲凉。)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起笔三句叙事:扁舟昨天刚停泊,今天就来到高亭上,极目远望千里闲云。“闲云”也显出一股轻松之感。但是,他毕竟是来散心的,以解胸中郁闷,“孤”字见出他的孤独感,“目断闲云千里”也隐约透出念远、怀乡之意。作者的心情并不那么闲适,而较为复杂,有如夏末秋初的黄昏那和着凉意的热燥,使人并不好受。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表现手法,答题的角度一般先考虑修辞手法,再考虑抒情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春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小题1: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景。(5分)
小题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②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有紫气,识宝之人挖地四余丈,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小题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
小题2:有版本将首联的“嗟”字作“闻”字,你认为好不好。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有全家团聚的习俗。
小题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所表现的诗人的心情。(2分)
答:                                                                                      
小题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与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你如何理解?(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江行赠雁   欧阳修
云间征雁水间栖,缯缴方多羽翼微。
岁晚江湖同是客,莫辞伴我更南飞。
归雁   杜甫
春来万时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注】①此诗写于欧阳修被贬谪下夷陵的路上。缯(zēng)缴(zhuó):猎取飞鸟的射具。
小题1:两首诗都写到了雁,各自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作分析。(4分)
小题2:两首诗借雁这个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是农历乙亥年。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作者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
(1)这首诗颈联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本诗的尾联。(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