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眼儿媚[南宋] 朱淑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眼儿媚[南宋] 朱淑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眼儿媚
[南宋]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小题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小题2: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锁”字运用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阴云密布、雾压朱楼的情景(2分),暗示了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1分),意味无穷。
小题2:下片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的手法(2分),通过对莺声、绿杨、海棠及红杏等美景的描写,化抽象为具体,表达了词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春)愁(烦恼、惆怅等)(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的特点理解及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可在整体感悟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最能体现景物描写特点的关键词来理解。一个“锁”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写出了阴云密布、雾压朱楼的景象,通过渲染这种阴暗的气氛,来烘托女子郁闷的心情。答题时,可先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再根据修辞手法的作用来答出诗人的情感。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可根据描写的内容及关键词来体会,颈联通过对莺声的描写,来衬托词人心中的春愁,化无形为有形,这种先写乐景,后写哀情的表现手法,教以乐景衬哀情。答题时,可先分析乐景的特点,再分析烘托的词人的心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题目了。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小题1: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的主要特色。(6分)
小题2: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情。(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不 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 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 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小题1:这首诗中,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杜甫对他有怎样的感情?(5分)
                                                                                  
                                                                                 
                                                                                       
小题2:这首诗歌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       ②卢龙塞:古地名。
小题1:请赏析首联“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的作用。 (5分)
小题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概括。(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回答后面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释:①趱:赶快。
小题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哪两个层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散曲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作赏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晓至湖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注】①折:弯曲。②景:影。
小题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诗句“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