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渔家傲   朱服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黾解尽留无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渔家傲   朱服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黾解尽留无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黾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注释】①金黾:唐三品以上官佩金黾。②东阳:今浙江金华县。
小题1: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3分) 
                                                                                          
小题2:下片中“而今乐事他年泪”,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二评论说:“二语合参,可悟一意化两之法。”也即“一语两意”,请简要赏析。(3分)
                                                                                          
答案

小题1:(3分)上片即景抒情(1分)。写暮春时节,纤风细雨,烟笼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中;(1分)水流花落,春光将尽,惹人愁思,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惜春,表现了诗人不舍春离去的感伤情绪。(1分)
小题2:(3分)这句话,一方面写今日买醉春风里的快乐,实际表达的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1分);一方面借想象将来将追思今日之乐而不可再得的悲凉,何况今日东城买醉,仅为驱遣春愁,又非真正的赏心乐事;突出人生失意的哀愁。(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题干要求明确是写景情关系的角度,因此答题时就可想到即景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类似术语,然后根据诗句内容对号入座。分析抓住典型意象,然后展开分析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解析时要抓住“而今乐事他年泪”中的“乐”与“泪”来思考,思考二者的矛盾性,就能想到表面快乐,实则无奈、失意。然后结合前句“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的意思——感叹春来春去,虽然是自然界的常态,然而美人有迟暮之思,志士有未遇之感,这九十日的春光,也极短暂,说去也就要去的,即使解尽金龟换酒相留,也是留她不住的——展开分析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裴 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小题1:裴潾《裴给事宅白牡丹》诗中的白牡丹有何特点?是如何表现的?(5分)
小题2: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作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7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
小题1:这首诗写了_____ 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  ______、 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3分)
小题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玉 楼 春
宋祁(宋)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小题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5分)  
小题2: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10分)
蝶恋花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小题1:词的上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一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①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西岩:湖南永州西山。②欸乃:摇橹声。
小题1:“岩上无心云相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化用了《归去来兮辞》中         一句的句意。(2分)。
小题2: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