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①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①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之时。柳宗元当时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② (zhǎn):吹动。③共来:指与柳宗元一同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同时被贬到漳州的韩泰、汀州韩晔、封州陈谏、连州刘禹锡。④百越文身地: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即蛮荒之地。文身:身上刺花纹,是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小题1:从全诗来看,诗人的茫茫愁思因何而起?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小题2:本诗颔联两句十分精妙,沈德潜对其评论是“言在此而意不在此”,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

小题1:(4分)①愁思起于眼前之景。诗人登楼见到的是辽远的荒漠,海天相接茫茫的一片,狂风无情地摧残着水中的芙蓉,大雨斜打着爬满墙头的薜荔,不禁触景生情,悲从中来,只觉愁绪万端。②愁思起于人生际遇。尾联“共来百越文身地”,交代了作者被贬蛮荒之地,且“犹自音书滞一乡”,诗人与友人同被贬谪,远离故土,彼此隔离,音讯不通,难免产生感叹人生际遇、思念故人之愁。(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
小题2:(4分)可从“象征”“双关”“借喻”“赋比兴”“借景抒情”“炼字”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示例1】①颔联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以自然景象托物言志——“芙蓉”与“薜荔”象征着诗人和诸友人高洁的品质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惊风”、“密雨”象征朝廷上那些猖狂肆虐地打击进步力量的反动势力。②这是景语,更是情语,是诗人仕途险恶的写照,诗人对险恶处境的忧虑和愤慨溢于言表。【示例2】颔联采用赋笔,竭力铺排描摹楼前近景,而且鲜明生动,借景抒情。“惊”“乱”“密”“斜”四字,用词贴切传神,透过这些字词,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暴风雨袭击鲜花香草的残酷无情;同时,我们也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诗人不露声色地于景物之中抒写了身世之感,这也正如沈德潜所说“言在此而意不在此”。【示例3】就颔联所描绘的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诗人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小题2:
试题分析: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禹庙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注】禹庙:即大禹庙。
小题1:颈联写庙外之景,你认为那两个字用的最为传神?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主要赞美了大禹怎样的精神?赞美英雄,感情基调多是昂扬向上的但诗人写景却用了"空山""荒庭""秋风""古屋"等荒凉的意象,有人说这与全诗的情感基调矛盾,你是怎样看待的?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③树烟。
①此诗写于元和十一年(816),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
②桂岭:五岭之一,山多桂树,故名。柳州在桂岭南。③荆、郢:古楚都,
小题1:颈联描绘了什么景象?简要分析其运用的手法及作用。(4分)
小题2: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柳宗元这首诗与严羽所说的哪些方面相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卞面这首元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8分)
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
序: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竞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主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星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①,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来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注]①萧鼓:.汉武帝泣汾河祭祀汾阴后土(地神)的时候,箫鼓喧闹,棹歌(渔歌)四起。
小题1:词的开篇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有哪些作用?(4分)
答:                                                                                     
小题2:“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这二句写大雁殉情前双栖双飞的生活情景。“天南地北”从空间落笔,“几回寒暑”从时间着墨,写出了大雁的形影不离、相依为命的生活历程,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铺垫。“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这四句写大雁殉情前细致人微的心理活动。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忆秦娥·郜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曾觌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注】作者南宋词人曾觌(dí)1169年隆冬去金国进贡时,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
小题1: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3分)
小题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小题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