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答题。(7分)菩萨蛮舒亶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①,西江潮欲平。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答题。(7分) 菩萨蛮 舒亶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①,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 ①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小题1:“催”字在词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貍称赞说“甚有思致”,请结合下片句子,谈谈你的理解。(4分) |
答案
小题1:“催”字表现击鼓开船,催促离人上船出发;而“留”字表现楼上把酒话别,难舍难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一“催”一“留”,鲜明的对比把将别而又不忍离别的情景映衬得十分强烈。 小题2:江潮来去容易,友人一别难相逢。饮尽此杯,不知何日才能重逢同饮。(或答“今日樽空而潮载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复送君归来”)借江潮抒别情,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汇着词人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浩渺的情思。(2分)从将别想到别后,笔意拓展,以问句结尾,表达了作者与好友的深厚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寄托了重逢的希望,情深意长。(2分)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催”之急更见“留”之切,所以答题时可从与“留”的对比中去分析将别而又不忍离别的情景表达的淋漓尽致的效果。 小题2: 试题分析:在诗歌赏析的表现手法的运用方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常用的手段,答题时,可从情与景的关系上去分析,一是要写出词作表达的感情,二是要写出这一感情是如何通过写景表达出来的,要突出其“思致”。如“江潮容易得, 只是人南北”,作者借江潮抒别情,表达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送述古【注】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 小题1:有人认为,这首词中“亭亭”“荧荧”两词极具表现力,请结合词句,选择两词中的一个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以下阕为例对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情感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习题。(6分) 落梅二首(其一) 陆 游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小题1:请简要分析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小题2: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格?(3分)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11分) 旅 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小题1:颔联用得很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试分析其妙处。(5分) 小题2:本诗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6分) |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县斋愁坐作 葛胜仲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公元1108年,葛胜仲由礼部员外郎被贬歙州休宁,这首词便作于此时。县斋:县衙斋室。 小题1: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愁绪?(5分) 小题2:“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后面题目。 归乡 陆佚仁① 万里归蓬万里云,关山过处忆犹新。 凄凄峪道金狄马,寞寞重山武穆心②。 故里梨园停宿雨,圩③中旧巷走乡音。 茶淡火熄人寂静,浅秋摇曳月黄昏。 注:①陆佚仁,明正德银川卫职方司书办,受刘大夏案牵连,被迫辞官。②北宋名将狄青,受朝廷猜忌,郁郁而终,葬于汾阳峪道河。金狄,墓前神道两侧的石人石马,其中的武将名金狄。武穆,指岳飞,因奸臣秦桧陷害,被召南归,风波亭被害,有词“小重山”。③圩:江淮低洼地区村庄周围防水的堤。 小题1:请分析颔联运用的手法和表达效果。(5分) 小题2:纵观全诗,说说诗人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