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正宫·塞鸿秋薛昂夫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①至今寂寞彭泽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正宫·塞鸿秋薛昂夫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①至今寂寞彭泽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正宫·塞鸿秋
薛昂夫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
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①至今寂寞彭泽县。
注:①化用唐代灵沏和尚的诗句:“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
小题1: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小题2:这首元曲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

小题1:比喻(1分)(答对偶也可)开头以四个比喻组成排比,他们为富贵功名而像燕子一样奔波劳碌的时候,斯文消失,青春已“流如电”般悄然逝去,两鬓如白练斑白。(1分)他们投机钻营,人格丧尽,知识分子所应有的气节和尊严,已荡然无存。(1分)生动形象地勾画出官迷、政客的可鄙、可悲的形象特点。(1分)
小题2:这首元曲撕破了官吏的嘴脸,假名士的画皮。对这些猥琐小人“尽道便休官!”假扮清高,言行不一的无耻行径进行了冷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得分点:概括内容2分、揭露、讽刺各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开头四句,可抓住关键词 “功名”“斯文”“光阴”“风霜”(本体),“如”(比喻词),“燕”“线”“电”“练”为喻体,由此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分析表达效果时,可先大体解释四句的大意,然后结合着比喻句的生动形象的表达作用,把要描绘的对象特点如官迷政客的可鄙可悲的形象特点体现出来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理解前四句作者对官迷政客们的可鄙可悲的形象讽刺的基础上,结合着作者化用的唐代灵沏和尚的诗句,来体会作者的意图,即讽刺揭露官吏的嘴脸,假名士的画皮。答题时,先分析句子内容,然后再由内容的分析自然而然的答出作者对假扮清高,言行不一的无耻行径进行了冷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此类题一般采用“内容分析+体现了什么主旨(表达了什么情感)”的形式。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暮春即事
(宋)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小题1:从“动与静”关系的角度赏析《暮春即事》。(4分)
小题2:“闲坐小窗”与“闲敲棋子”中的“闲”情是否相同,请简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①玉瀣:美酒。 ②《黄庭》:道家经典著作。③元:通假字,同“原”。
小题1:请分析首句中“苍烟落照”四字的作用。(5分)
小题2:这首词抒写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联系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问题。(7分)
醉花间
南唐·冯延巳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小题1:“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一句,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3分)
小题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在词中所蕴藏的丰富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临江仙•信州作
晁补之①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②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注:①、晁补之:北宋词人。本词作于作者贬官监信州酒税时,词中的“江城”即信州。②、幽禽:指杜鹃,又名子规。
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二句写作者在信州时物质条件窘迫:无钱购房,只能在荒僻的野寺与僧人居住。
B.“松间”句从动态的角度描绘出一幅林间隐居图:每天采药、捣药,在竹间晾晒衣服。
C.“一个”三句从幽禽入手写自己的心境,“苦”“悲”二字直接表达了贬谪异乡的心态。
D.作者在末两句借用杜鹃的叫声,抒发自己思归的迫切心情,既新颖巧妙又含蓄生动。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8分)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写这首诗时,诗人正是四十岁,长安科考落第。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小题1:这首诗是在诗人心情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的,请分点概括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