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小题。(8分)边 愁崔 湜①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②。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①崔湜,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小题。(8分) 边 愁 崔 湜① 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②。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 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 ①崔湜,字澄澜,唐朝定州人,曾在唐睿宗、玄宗时任宰相。②腓(féi):枯萎。 小题1:本诗一、二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小题2:最后一联描写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与前三联相比写法上有何不同?(4分 答: |
答案
小题1:胡天九月,草木枯萎折断,风尘四起,霜雪渐浓,令人生畏(1分)前两联描写了边地凄凉的景象(1分),渲染苦寒的氛围。(1分)烘托了后两联的客思之“愁”。(1分) 小题2:描写了一个闺中思妇,殷勤伫望的形象。(2分)前三联实写,最后一联虚写,(1分)由“边书驿骑”而引发的悬想,家中的亲人一定在巴望着“我”,准备迎接我在来年的春色中归来(1分)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紧扣原诗九月蓬根断折,衰草枯萎,及霜雪降临的景象,不难分析出描写的时节,写这样一幅衰败景象,则烘托、渲染之意显露无疑。在诗歌鉴赏中,一定要注意情景之间的关系,找准景物特点,要看出作者心境也就不会太难了。 小题2: 试题分析:“登楼遥望”是古诗中常用的描写“思妇”的场景, “思妇”“殷勤伫立”的形象通过这一描写跃然纸上。可认为全诗是以“我”的角度出发,想象家中的亲人正在思念远方的“我”,那么前三联为实写,尾联为虚写;也可从“思妇”角度看,前三联虚写,尾联实写,言之成理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①。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注: ①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所见之物。 小题1:诗人是如何表现居所之“幽”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清代梁清远在他的《雕丘杂录》曾说:“陆放翁诗,山居景况,一一写尽,可为村史,但时有抑郁不平之气。”请结合这首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碛:沙漠。)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小题1:两首诗在意象的选择和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何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结合两首诗的尾句,分析两首诗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4分)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13分) 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攲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 [注] 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叶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 小题1: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望海楼① 米 芾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口 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小题1:结合诗句,分析首联表现了望海楼怎样的特点?(4分) 小题2: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对比写景,请具体结合诗歌说明。(4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戏为塞外绝句(之六)① [清]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林则徐因领导禁烟运动而被革职,谪戍伊犁。这首七绝作于赴戍新疆伊犁途中。②笏:封建时代大臣朝见天子所执的狭长的手板。 小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答: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作具体分析。(4分) 答: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