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梅花二首苏轼其一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其二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梅花二首苏轼其一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其二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梅花二首
苏轼
其一
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其二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注】《梅花二首》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
小题1:简要分析《其一》如何描写梅花的。说明《其一》中梅花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小题2:《其二》“开自无聊落更愁”句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试做分析。(3分)  
                                                                     
小题3:《梅花二首》中梅花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小题1:衬托手法。以“草”“棘”的枯败衬梅花的夺目;以狂风暴雪之恶衬梅花的坚强。特点:野梅超群脱俗、卓然不凡、坚强不屈。
小题2:用梅花的开则无所依赖,落则满腔愁情,喻指作者贬谪途中的孤寂落寞。
小题3:对梅花同情、尊敬与赏识,诗人孤寂与痛楚,坚强与通达。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分析把握能力。景物描写可分为正侧面。另外侧面描写又有衬托对比等手法。此题中没有正面描写梅花,只是在写梅花生活的环境如何恶劣,以此来衬托梅花的坚强性格。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分析诗歌借物喻人的手法。我们重点要明确借物的哪一点来喻人的何种品性。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开自无聊落更愁”无聊开落满腔愁苦。正好和诗人被贬途中的愁苦孤寂相照应。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蕴育的诗人情感的把握。咏物诗重在物我合一。强调诗人情感通过外物表现出来。诗人给予梅花坚强的品性,表达自己的坚强与通达。另外还带有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同情与尊敬之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临江仙 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小题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4分)                                                                             
小题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题目。(8分)
浣溪沙
姜彧
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只疑误入武林溪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
【注】①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三月,姜彧作为河东山西提刑按察使,借视察水利的机会拜谒了晋祠,曾作《浣溪沙》二首,此为第二首。②武林,即今杭州,杭州山水佳称天下。
小题1:有人说,“山滴岚光水拍堤”中的“滴”字用得别出心裁,请加以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最后一句“一尊心事百年期”简要分析:本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客发笤溪
【清】叶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舟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小题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归客的情感变化。(4分)
小题2:第三句原为“忽讶推蓬吴语是”,请简要分析今本改句的妙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常建与王昌龄为好友,常建作此诗时,王昌龄正在朝为官。
小题1:“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为该诗佳句,试作赏析。(4分)
小题2:前人用“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评价常建诗,就是说常建的诗有言此意彼的特点,试分析这在此诗中是如何体现的。(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小题。(7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柳宗元21岁入仕,一生26年的仕宦生涯竟有16年遭贬谪流放。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被贬于永州时期。
小题1: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早梅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3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