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琴茶白居易兀兀①奇形群动内,陶陶②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③,茶中故旧是蒙山④。穷通行止常相伴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琴茶白居易兀兀①奇形群动内,陶陶②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③,茶中故旧是蒙山④。穷通行止常相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琴茶
白居易
兀兀①奇形群动内,陶陶②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③,茶中故旧是蒙山④。
穷通行止常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注]兀兀:性格高标而不和于俗。②陶陶:和乐貌。③渌水:琴曲名。④蒙山:茶名。即蒙山茶。
小题1:诗歌的前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诗中描写了诗人辞官后的“琴”“茶”生活,但全诗却表现出矛盾的思想,请对全诗的思想感情做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一二句总起全诗,①第一句交代了辞官的原因,因性情孤高而与官场风气相悖。(1分)②第二句交代和乐开朗的天性。(1分)③这两句直接抒发感情(1分),引出二三联对辞官后悠闲雅致生活的描写(1分);与尾联相呼应,为表达心系朝廷、壮心不已的情怀做铺垫(1分)。(只写“总起总用”没有分析不给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①首联表达了作者因与官场格格不入而产生的孤独,另一方面表达了一生保持的开朗旷达、洒脱乐观之情。②二、三两联写作者与琴茶相伴的生活的闲适、惬意之情,但又隐含了作者对“抛官”闲居的无奈与郁闷。③尾联作者一方面表达了看透“穷通行止”的豁达,另一方面却又表达了依然希望能重返朝廷施展抱负的心志。(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分析一二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要联系后面内容,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上作答。首联写自己天性开朗,旷达洒脱,与官场中的风气相悖,故寄身官场屡受排挤。“抛官”即辞官,退隐之后无早朝之扰,尽可春眠;年事已高,再无为搏功名而读诗书之累,更觉逍遥自在;二、三两联极写赋闲后的惬意之状,交代和乐开朗的天性;尾联表达了诗人想返回长安为国效力的愿望,却报国无望的无奈。由此可见一二句总起全诗,直接抒发感情,引出二三联对辞官后悠闲雅致生活的描写,与尾联相呼应。作答时要联系原诗句分析。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应点出诗人思想上矛盾在诗中的具体表现。首联表达了作者因与官场格格不入而产生的孤独,另一方面表达了一生保持的开朗旷达、洒脱乐观之情;二、三两联写作者与琴茶相伴的生活的闲适、惬意之情,但又隐含了作者对“抛官”闲居的无奈与郁闷,但他的忠君爱国之心无法掩饰,故此在尾联他仍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叹和欲展宏图的期望。“穷通行止”,这里的“穷”指报国无路,“通”指才华得施,“行” 指政见得用,“止”指壮志难酬。乐天的《 江南谪居十韵 》“壮志徒许国,薄命不如人。才展凌云志,俄成出水鳞。葵枝犹向日,蓬断即辞春……行藏与通塞,一切任陶均”正是这句诗的最好注释。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①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③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注】柳宗元曾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又贬为柳州刺史。而一同参加革新运动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此而分别贬至更荒远的漳州、汀州、封州、连州任刺史。①惊风:狂风。 ②飐:吹动。 ③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小题1:请概括颔联描写的景物特点,简析本联蕴含的深意。(4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梅花二首
苏轼
其一
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其二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注】《梅花二首》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
小题1:简要分析《其一》如何描写梅花的。说明《其一》中梅花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小题2:《其二》“开自无聊落更愁”句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试做分析。(3分)  
                                                                     
小题3:《梅花二首》中梅花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临江仙 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小题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4分)                                                                             
小题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题目。(8分)
浣溪沙
姜彧
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只疑误入武林溪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
【注】①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三月,姜彧作为河东山西提刑按察使,借视察水利的机会拜谒了晋祠,曾作《浣溪沙》二首,此为第二首。②武林,即今杭州,杭州山水佳称天下。
小题1:有人说,“山滴岚光水拍堤”中的“滴”字用得别出心裁,请加以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最后一句“一尊心事百年期”简要分析:本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客发笤溪
【清】叶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舟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小题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归客的情感变化。(4分)
小题2:第三句原为“忽讶推蓬吴语是”,请简要分析今本改句的妙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