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分)初见嵩山张 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释】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分)初见嵩山张 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释】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分)
初见嵩山
张 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
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
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释】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小题1:从形式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诗。(2分)
小题2:“数峰清瘦出云来”中“清瘦”一词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七言绝句(或七绝或绝句)(2分)
小题2: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既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3分)。体现了诗人感情外化、物我合一,可谓造语新奇。(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具体考查赏析该诗尾句“数峰清瘦出云来”的妙处和“清瘦”二字的精神内涵。“数峰清瘦出云来”是此诗最精彩的一句。天色向晚,北风吹散了云,吹停了雨,几座山峰的轮廓重又显现出来。浓云大雨中,是看不清山峰的。本来是由于云散雨歇,山影才再次出现的。但是一个“出”字,却把山峰动态化了,像是它们主动从云丛中挣脱了出来。
“清瘦”,使我们感到雨水荡涤后嵩山的洁净和峭奇。那映衬着数峰的天幕,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也是一碧如洗的,是纯净的。因为只有如此,数峰“清瘦”的形态才能被清晰地衬托出来,勾勒出一幅美丽的雨后群峰夕照图。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不光是造语比较新奇,而且在诗人审美意识活动中也反映了他的精神气质与追求。中国士大夫中一些高人雅士,正是常常留给后世以清瘦的印象。因此,“数峰清瘦出云来”,虽是写嵩山,却又是人与景物融而为一,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所以,本题要答得完整到位,不仅要求考生有很深的语言功底,还要求考生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小题1:请结合第三四两句,分析诗的前两句中“忽”“渐”二字运用的妙处。(5分)
小题2:从“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到“劳梦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踏莎行①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②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①绍圣三年,词人被贬徙郴州。本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春三月,作者当时寓居郴州旅舍。②幸自:本自,本来是。
小题1:这首词上片写景,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此恨无重数”是作者心中之语。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恨”有哪几重。(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注】本诗为作者元和十二年冬在江州所作,当时作者的弟弟白行简将于次年春天从梓州赴江州,先以信告知作者,这是白居易接到信后答复他的一首诗。
小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鉴赏尾联运用的艺术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后面题目。
定风波  李珣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识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注]希夷:指一种虚寂玄妙的境界。语出《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小题1:第一段中写景只提到了“云水”,请分析这两种景物在词中的作用。(6分)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
喜迁莺 晓行
刘一止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①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寒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这情味,望一成②消减,新还恶。 
注:①悄:宋人口语,简直的意思。②一成:宋人口语,一点点地,渐渐地。
小题1:词的上阕从哪些角度表现“晓行”?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新还恶”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