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4分)田园乐(其六)王 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小题1:这首诗的一二句写景手法有什么特点,请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4分)田园乐(其六)王 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小题1:这首诗的一二句写景手法有什么特点,请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4分)
田园乐(其六)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小题1:这首诗的一二句写景手法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小题2: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

小题1:王诗妙在有色,有具体鲜明的色彩描画,(1分)以及动静的和谐结合(1分)。(王诗对景物的色彩和形态进行了描绘。“含”与“带”,使客观景物带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显示了诗人“以景动人”的高超诗艺)
小题2:王诗通过恬静优美的田园生活描绘,(1分)抒发出诗人心境闲适恬静,享受田园生活的快乐,表现了诗人追求闲适宁静的生活情趣。(1分)(答出“恬静”之类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第二个特点是动静结合。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
小题2:这首诗勾画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桃红、宿雨、柳绿、朝烟、花落、莺啼等景物,“犹眠”一字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内心感受,抒发出诗人心境闲适恬静,享受田园生活的快乐,表现了诗人追求闲适宁静的生活情趣。
分析并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点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一、看背景: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三、看体裁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欣赏这句诗”等问题时,就考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四、看技法。五、看意象。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再宿武关
李 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小题1:有人认为,“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5分)
答:                                                                     
小题2:两首诗都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通过溪水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感情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①郊扉:郊居。
小题1:诗歌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概括。(3分)
小题2:本诗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小题1:这首诗先后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独出门前望野田”这一句在全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代乐府诗,回答后面问题。(5分)
苦寒行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众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苇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注释:①敕使:奉皇帝命令办事的使者。②热官:指有权势的大官僚。
③苇箔:帐幔和帘子。
小题1:从本诗中可以看出南宋边疆的官军生活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2分)
小题2:本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表现思想感情方面有何效果?(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小令,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沉醉东风·渔父
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①注:白朴,元代戏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蒙古灭金后,终生不仕。
小题1:这曲小令首句写景极有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后世有评论家说“不识字”的“烟波钓叟”其实就是作者的投影和化身,你怎么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