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客感黄景仁只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人间别是消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耳边隐隐清江涨,多少归人下水船。注:黄景仁:清代诗

春日客感黄景仁只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人间别是消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耳边隐隐清江涨,多少归人下水船。注:黄景仁:清代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春日客感
黄景仁
只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
人间别是消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
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
耳边隐隐清江涨,多少归人下水船。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35岁客死他乡。其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他所作的诗歌,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
小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的前两联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表现了怀乡思归之情。(2分)首联以“乡心落雁前”表现思归之迫切,以“只有”“更无”强调了这种感情的强烈;颔联以离别之销魂及春日他乡不敢登高望远,表现诗人怀乡的愁苦心情。(3分)
小题2:①融情于景。颈联景中寓情,虽是繁花似锦、芳草凄青的春日,但诗人听到的却是雨声淅沥,看到的是烟雾迷蒙,“烟”“雨”之景中,融入了浓浓的悲情。(3分)②反衬手法。尾联以江水上涨,别的游子乘船回家,反衬了诗人有家难归的惆怅,突出了思乡之情。(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只有乡心落雁前”遵循的是“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之法,首句即点明“乡心”。看到雁群,诗人心中全是思乡之情。雁是写乡情归思的传统意象,此句中的雁特别之处在于,其他诗歌里的雁多是归雁,即在秋季或秋冬之交由北南归的大雁,而此为春日由南北上的大雁。春日空中的大雁让诗意更加丰富——去年大雁南归时就曾触发过乡愁,将近半年时日,大雁团聚后又北上,游子却始终漂泊,且归期杳杳。“只有”二字表明“乡心”在诗人生活中的比重——它占据全部身心。“落”字将乡心比作可落可见的有形之物,强化了乡心的浓烈沉重。人间,人世间。别,离别。消魂,极度悲愁或欢乐,此指悲愁。客里,客在他乡。春,时值春天。望远,登高远望。是说与亲人离别是让人悲伤愁苦的事,对远在他乡的人来说,春日他乡不敢登高望远,表现诗人怀乡的愁苦心情。
小题2:后四句写春景给作者的感受,第三联写作者以久病多愁之身,面对迷人的春景却无心欣赏,他所留意的是那沥沥雨声,因这雨声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诗人独自行走在春草丛生的路上,感到草际烟波迷蒙使人黯然神伤。景中寓情。第四联由远处江水上涨的声音而想到归家的游子,而作者自己却有家不能归,真悲不能言也,在情感上使作者的愁更深一层。用的是反衬的手法。
点评:对于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对于学生来讲是个难点,往往把握不准,或出现答案要点的遗漏现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主旨往往依附于诗歌所写的景物与人事,所以我们在分析时,不仅要注意诗歌所写的景物特征和人事性质,把握情由景出,情由事生等普遍性规律,还要注意诗歌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借古讽今等手法的运用情况;同时我们要具备鉴赏诗歌的综合理解分析能力,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和意境。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鸣钟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唯有幽人自来去。
小题1:这首诗中,作者主要用什么手法来写“夜归”的?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从“夜归鹿门”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杜甫的《登高》一诗,称为古今七律第一,请简析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认为是《诗经》中最美的诗句,请加以赏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涛,然后回答问题。
游洞庭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小题1:简要分析首句中所写洞庭湖水的特点及作用。(2分)
小题2:简析第三句中“赊”字的妙处。(4分)
小题3:有人说该诗尾句“将船买酒白云边”是“似无理而实可玩味”,联系全诗,说说理由。(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 6分)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①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②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
小题1:“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中运用的动词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作赏析(3分)
小题2:简要分析”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