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题: 水仙子•寻梅乔吉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①。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题: 水仙子•寻梅乔吉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①。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题:
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①。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释:①缟袂绡裳:缟(gǎo)袂(mèi):素绢的衣袖。绡(xiāo)裳:薄绸的下衣。缟袂绡裳,多指妙美女子的着装。
小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元曲的前三句是怎样描绘“寻梅”的执着与艰难的。(5 分)
答:                                                                          
                                                                               
小题2:“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两句,分别采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感情是怎样的?(6 分)
答:                                                                          
                                                                         
答案

小题1:前三句借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不断转换,(2分)以及细节描写,(1分)写出了寻梅的执着和艰难。“冬前”“冬后”是时间的间隔,“溪南”“溪北”“树头”“树底”是空间的变换,“两履霜”是细节描写。(2分)
小题2:“忽相逢缟袂绡裳”采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把梅花写成了一位清雅飘曳的白衣女子,表达了终于找到梅时的那种喜悦心情。“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采用了对偶(或夸张)的修辞,表现了从醉态回到现实后的万分孤独和失落。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要求回答前三句中是如何写寻梅的执着与艰难,即赏析的是作者用笔的巧妙。前三句连续使用了相对的内容:“前”“后”、“北”“南”、“头”(上)“底”(下),这里既有时间的推移,又有空间的转换,而且通过细节把寻梅人的急迫心情和行踪描写得惟妙惟肖。因此,抓住这些词语就抓住了赏析的重点。
点评:做题也要审好题,搞清楚其题型以及这类题的答题思路和模式。本题中问的是元曲的前三句是怎样描绘“寻梅”的执着与艰难的。这种题型,其答题的思路就是要从描写的角度、描写的手法这两方面来考虑。描写的角度又应从时空和感官的角度来解答。手法上,又应从艺术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等这几个方面来考虑。
小题2:试题分析:要求从所给的三句话中体会修辞的运用,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词句写冷风中忽然闻到花香,原来梦寐以求的梅像一个美丽的女子出现了,但是酒醒之后现实却是令人“断肠”的。因此,从梦中梦醒的对比中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失落、凄凉的心情。修辞手法也很明确,把梅花写成白衣女子是比喻,“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是对偶。
点评:考点的重点在于把握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抒发的情感,以及在某个问题上的观点态度。诗歌是一个整体,对思想内容和观点的把握要以语言审读为基础,以形象鉴赏为突破,以表达技巧特别是艺术构思的把握为动力,全面分析。做这类题的解答,我们可以先抓住诗歌的标题,从而了解诗歌的题材,即诗歌的主题类别。比如本诗从标题看是送别诗,我们可以结合送别诗常表现的思想感情,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可以就比较容易了。
举一反三
咏笼莺①
  (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释]①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小题1: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试分析这样写的用意。(4分)
小题2: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江楼月夜闻笛       
刘沧
南浦蒹葭疏雨后,寂寥横笛怨江楼。,
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
河汉夜阑孤雁度,潇湘水阔二妃①愁。
发寒衣湿曲初罢,露色河光生钓舟。
[注]①二妃:指传说中舜的妻子娥皇和女英,死后成为湘水之神。
小题1:诗的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诗的颈联(第三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11分)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日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小题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闺思    【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注:①渔阳,征戍之地
小题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2分)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浣溪沙①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①这首词是词人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期间所作。②黄鸡:即“黄鸡催晓”,表人生短暂,语自白居易《醉酒》诗。
小题1:词中所写是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3分)
                                                                                  
小题2: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