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途中见杏花吴 融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小题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
答案
小题1: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或触景生情,且言之成理,也可)(2分。)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3分) 小题1:(1)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 (2)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 (3)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情怀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每点2分,其中答出情感给1分,分析给1分 |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首先回答本诗的手法:反衬,再结合诗句分析,最后回答作者的忧愁、苦涩之情。答出手法给2分,分析3分。 小题1:首先确立情感:惜春之情、流离之苦、故国之思,再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情感各1分,分析各1分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小题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这样景象的目的是什么?(3分) 小题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 小题3: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2分) |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明君①词 陈昭 跨鞍今永诀,垂泪别亲宾。汉地随行尽,胡关逐望新。 交河②拥塞③雾,陇日暗沙尘。唯有孤明月,犹能远送人。 【注】 ①明君:即王昭君,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②交河:古城名,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陇:即甘肃六盘山南段。交河、陇均泛指塞外边城荒僻遥远之地。③塞:边塞。 小题1:第五六句中最精妙传神的分别是哪两个字?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8分) 思 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小题1:第一节写了几个意象,并说出它们在情感表达上的共同特点和作用。(5分) 答: 小题2:“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表现了怎样的复杂感情?(3分) 答: |
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骢 马 万楚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沙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君能一饮长城窟,为尽天山行路难。 小题1:作者在诗中马有怎样的特点?是一匹怎样的马?(4分) 小题2:诗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结尾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也许——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a你的眼帘,/不许清风b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c松阴庇护你睡。/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小题1:第二节a、b、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后,恰当的一项是 ( ) A照飘树 B弄吹片 C拨刷伞 D射掠团 小题2: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夭折而作。表达的思想感情贴切的一项是( )A.表现父亲对死去的女儿无比疼爱怜惜,内心极度哀伤的感情。 | B.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咒骂的人声”强烈的不满。 | C.表现父亲为死去的女儿衷心祈祷,希望她能在地下安息。 | D.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安宁平静生活的强烈愿望。 | 小题3:这首诗中写出了夜鹰、蝙蝠、阳光、清风、松阴、蚯蚓、小草、黄土、纸钱等事物及有关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 )A.通过具体形象,象征社会的环境。 | B.通过具体形象,进行生动的比拟。 | C.通过具体形象,烘托真实的意境。 | D.通过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