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共 5分)虞美人·梳楼将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共 5分)虞美人·梳楼将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共 5分)
虞美人·梳楼
将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小题1:请分析词的上阙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2:请分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的写景艺术。(3分)
答案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阙表达了词人羁旅他乡的思归念远之情。丝丝的杨柳、丝丝的春雨表
达了思念的绵长;“楼儿忒小不藏愁”,是抒写了愁绪之烦多;“觅归舟”“和云飞去”则表达
了这愁是一种思归之愁
小题1:通过视觉描写了海棠、栏杆的明丽色彩,以明丽的色彩来反衬自己对家乡思念的
悲伤忧愁之情,这是借乐景来写哀情。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楼儿忒小不藏愁”,是抒写了愁绪之烦多;“觅归舟”“和云飞去”则表达了这愁是一种思归之愁。
小题1:此题是乐景来写哀情,反衬诗人对家乡思念的悲伤忧愁之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两个问题。
送别杜审言(唐)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③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
小题1:颈联中提到孙楚和屈平,有何用意?(3分)
小题2:结合全诗,简述首联“嗟”所包含的思想感情。(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分)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小题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诗人极写春日美景的用意是什么?(3分)
小题2: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作题。(8分)
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解】:本诗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青溪:今陕西沔县之东。
小题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是      诗;(1分)从题材上看,这首诗是    诗。(1分)
小题2:赏析“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11分)
江 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董颖,大致生活在宋高宗绍兴初前后,一生穷困潦倒,迫于生计而常年奔走异乡。
小题1:诗歌的前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5分)
小题2:诗歌的最后一句构思巧妙,前人称之为神来之笔,请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小题1:分析诗中“逾”“燃”二字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2:作者在表达情感方面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整首诗具体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