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客中初夏   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小题1:这首诗的景物描写有远景有近景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客中初夏   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小题1:这首诗的景物描写有远景有近景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小题1:这首诗的景物描写有远景有近景,有虚景有实景,请分别指出,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5分)
小题2: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受到宋神宗支持,司马光竭力反对并于四年退居洛阳,直到十五年后哲宗即位才复出。这首诗写于退居洛阳之时,那么,这首诗是一首纯粹的写景诗吗?请加以分析。(5分)
答案

小题1:远景:南山  近景:葵花   虚景:柳絮    实景:南山、葵花。这些景物,互相映衬、烘托,形象鲜明,境界恬静,令人怡然陶醉在初夏美景中。(5分)
小题1:联系写作背景可知,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后两句所表白的便是诗人自己的情感态度:我不是那随风飞扬的柳絮,自然不会人云亦云附和王安石,我的一片忠贞爱君之心犹如一株向日的葵花。(5分)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景物描写,注意远景,近景,虚景,实景等。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6分)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小题1:诗人的菊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2分)
小题2:本诗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现这一现象的,试结合第四句进行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8分)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①。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赊(shē):远。
小题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颈联。(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采桑子
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倍,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
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小题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小题2:“绿树青苔半夕阳”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小题1:请分析颈联“邀”和“纳”二字的妙处。(6分)
小题2: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5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释】①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
小题1: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描绘的景象。(3分)
小题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