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注

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小题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小题2:本诗颔联的“景”是如何表现“情”的?(4分)
答案

小题1: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小题1: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鹜“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解析
小题1:道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离家的日子,诗人是每天都在心头盘算的。天天盘算着,日子一长也就茫然了,“今几宿”的疑问,一则说明诗人离家之久,二则表明诗人心中盘算着回家的次数之频。桨声一如游子心中的离家悲歌,一声声、一阵阵,把心都敲碎了,更敲倦了。
小题2:本道试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解答本道题时,要紧密结合第(1)题的答案,进而从命题者所指定的“景”与“情”的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景”的区域为颔联,“情”为全诗;二是答出运用的表达技巧;三是指出这种表达技巧下的“景”;四是写出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着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湖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小题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两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江西雨景?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4分)
小题2: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8分)
江神子
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小题1:上片“水溶溶,飏残红。渡舟横,杨柳绿阴浓”四句虽是写景,却表现出了词人内心的丰富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下片“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小题1: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采莲女形象的异同(3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是怎样刻画采莲女形象的。(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10分)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①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②,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
梦儿中 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①维扬即扬州。②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即那边。
小题1:“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小题2:“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安乐窝
[北宋] 邵雍
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
拥衾侧卧未欲起,帘外落花撩乱飞。
【注】①安乐窝:邵雍的隐居之所。安乐:可解释为安闲乐道。
小题1:前两句“半记”与“不记”、“似愁”与“无愁”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分析诗的尾句“帘外落花撩乱飞”。(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