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淡黄柳姜夔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空城晓角,吹入垂

(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淡黄柳姜夔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空城晓角,吹入垂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
塘自碧。
【注】①寒食:即寒食节,宋时有郊游踏青的习俗。
小题1:上片末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上片从哪几个角度写出了“岑寂”? (5分)
小题2:虚实结合能较好地表达情感,请结合这首词简要分析。(6分)
答案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小题2:结合全诗,对整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B.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C.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D.对随遇而安、游走四海的人生命运的淡然。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倚杖侯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注】①雉雊(gòu):野鸡呜叫。
②《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
小题1: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全诗围绕“归”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垂虹亭
米 芾
断云一叶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
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注】:①垂虹亭:在江苏吴江县垂虹桥上。②洞庭:洞庭山,在昊江西南大湖中,这里以洞庭山代指太湖。③破:剖开。④桑苎:唐代陆羽号桑苎翁。他隐居吴兴,嗜茶,这里举陆羽以为同调。
小题1:宋代作家潘大临说:“五言诗第三字要响,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本诗最后一句“垂虹秋色满江南”一句中“满”字是响字,用得最好,为什么?(4分》
小题2:“断天一叶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共8分)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此诗是离开长安赠别王维所作。
(1) 尾联中有“寂寞”二字,从全诗来看,诗人“寂寞”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                                                                            
                                                                                 
                                                                                  
(2)“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兰花 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①柬:给……信札。②何事句: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③“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均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典故。
(1)这首诗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比喻共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3分)
(2)“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个名句人们传诵了三百多年,今天甚至成为许多文艺作品的标题。请你从诗句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角度谈谈它广为传诵的原因。(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