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杂诗二首(其二)曹丕西北有浮云,亭亭①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②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③。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杂诗二首(其二)曹丕西北有浮云,亭亭①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②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③。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杂诗二首(其二)
曹丕
西北有浮云,亭亭①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②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③。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注]①亭亭:远而无所依靠的样子。②飘风:暴起的风。③吴会:指吴郡和会稽郡。吴本是秦会稽郡,后汉时分为吴和会稽两郡。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何种景物?它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6分)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答案

小题1:浮云。特点:孤独无依,身不由己,漂泊流落。情感:①感慨生不逢时;②思念故乡,厌倦客居。
小题1:采用象征(或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手法。通过浮云的遭遇,揭示客子的心情。前六句写浮云遭遇飘风,表达客子生不逢时、孤独无依的凄苦;七、八两句写浮云不愿留滞他乡,点明客子思乡的主题。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6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⑴ 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3分)
⑵ 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7分)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南宋末年福建连江人,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隐居苏州。
小题1: 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它写出了菊花的           特征,表现了诗人的                       情怀。(3分)
小题2: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表达了南宋诗人不解的情结,朱淑真在《黄花》中也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请选择两个角度分析二者的优劣。(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古诗鉴赏(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  晴
刘  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径”,你认为哪个好,请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偏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这次流放途中。
小题1:全诗的诗眼就在一个“悲”字,请简述作者如何写“悲”的。(4分)
小题2:试就这首诗最突出的“对比反衬”手法作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阙题
唐  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怀?(3分)
(2)分析这首诗在写景上的特点。(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