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①一②题(8分)蝶恋花纳兰性德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①一②题(8分)蝶恋花纳兰性德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①一②题(8分)
蝶恋花
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小题1: 前三句借助刻画诗人形象来抒发感情。作者刻画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 简要分析“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
(8分)①“又到”句点明诗人重到当年分别之地;“不语”句勾画出诗人驻马立足,默默无言,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踏遍”句写出在清冷的秋季,诗人长久的徘徊在故地,不忍离去。
小题1: ②答案示例:诗人用“不恨”、“只恨”形成对举(对比),来突出“西风吹梦成今古”给诗人带来的痛苦。
解析

小题1:(2分,答出3句给2分,答出2、3句也给2分,只答第1句不给分。)表达了离别之苦,怀念之情,凄凉之意。(2分,答对一点就给2分,如答孤独、寂寞的给1分。)
小题1:(4分,只写“对举”“对比”“比较”,而没有具体分析给1分。能从其它角度如反语、比喻等分析,言之成理也可以。)
举一反三
(一)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①相逢。
问姓惊初见,②名忆旧容。
别③沧海事,④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小题1:在这首诗的方框格内选填相应的词语,其中最佳的一组是(   )
A.①才     ②称    ③离     ④语
B.①才     ②道    ③后     ④言
C.①又     ②寻    ③离     ④言
D.①一     ②称    ③来     ④语
小题2:对这首诗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弟”即表弟。诗题点明了诗的内容是写与表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
B.“惊初见”是说他们乍一见面,似曾相识,不免惊讶,即问“贵姓”。
C.“沧海事”用典,借指世事变化很大,暗含离乱之恨。
D.“秋山”一词点明了时令,也借秋高气爽表现了诗人见到表弟的喜悦之情。
小题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首五言律诗,韵律和谐,对仗工整。
B.第三联正面描写久别重逢情景,写出了由不识到相认、相忆的传神细节。
C.第三联与首句照应,写两人各叙分别后的情状,表现出了兄弟情深。
D.本诗采用浓墨重彩、层层渲染的手法,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一幕,有相当的感染力。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个意象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6分)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 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小题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2分)
                                               
小题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①,穷巷②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③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④。
  注释:①墟落:村庄。 ②穷巷:深巷。 ③雉雊(zhì gòu):野鸡鸣叫。
  ④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⑴这首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诗人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的?(5分)
  ⑵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 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 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三湘,泛指湘江流域
小题1:古人写诗讲求炼字之妙,力求一字传神,请赏析末句中“空”字的妙处。(3分)
小题2:送别诗千姿百态,各尽其妙,各具其情。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表达技巧。(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